1、農業只在工業化時期被稱為“第一產業”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關于如何實現農村產業興旺,好多人還在運用“農業作為第一產業”這個概念來討論產業興旺。
請問各位:“農業什么時候變成了第一產業?”教科書上有沒有?當我們把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的時候,是不是會產生某種偏差?用這一概念來指導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我們把農業一產化的時候,或許已經把農民增收的可能性給斷掉了。
全球各種經濟體,特別是農業,沒有哪一個經濟體是靠農業的一產化使農民增收的,這幾乎是一種不可能,所以當我聽到有人提問“如何把農業發展成為一種產業”的時候,我常常感到基本概念需要重新界定。
北方旱作農業至少具有八千年歷史,而八千年歷史中只從當代開始作為了第一產業,當我們進入工業化的時候,農業產生的剩余價值是為工業化服務,所以,只在工業化階段,農業才被作為第一產業。
進入21世紀,中國正在強調我們的重大轉型是什么?為什么要轉型?是因為進入轉型前,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1998年中國出現了生產過剩,當時我還一直在農業政策部門工作。
1998-2018年,20年的農業產業化歷程中,大家都以為農業天經地義就是第一產業。很少有人想到,農業產業化僅僅是工業化時代相對于工業發展要求而產生的概念。當我們因工業化的生產過剩而轉型為生態文明的時候,農業就應該是“多業態”的。
今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有人在解讀中央一號文件時,認為農業應該六產化,什么叫“六產化”?就是鄉村百業興旺。所以,怎么可能是一產呢?
好多人說,農民工進城已有兩代人了,他們返鄉創業也不會從事農業生產了。誰說他們回來不會從事農業了?鄉村只有農業嗎?回看中國上下五千年,鄉村一直處于“多業態”狀況。
只有當你把“農業”局限到一產化思路上的時候,你才會一籌莫展。
前不久,一位縣委書記說,他們縣滿打滿算,還能集中的土地就剩下三千畝,分布在不同的山溝,怎么才能實現產業興旺?恰恰是不能用一產的思路去實現。如果能實現真正的城鄉融合,能夠推進市民下鄉,能夠推進多業態的產業融合,你就贏了。如何利用好產業優勢,才是今天真正的問題意識。
2、鄉村振興需要社會企業與綠色生產方式
我們在遭遇第一次產業過剩的時候,工商資本企業要求下鄉,想占有鄉村的資源,推進資本化,這是我們在生產過剩狀況下的不得已而為之。鄉村振興要求的是社會企業,社會企業概念是在21世紀,人類在工業化生產過剩走不下去的時候,當金融資本不斷地將人類導入嚴重的危機的時候,人們開始意識到“不能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于是企業開始轉型為社會企業。
西方的一些大型的,特別是現代企業,比爾蓋茨、巴菲特提出“裸捐”,都在虛擬產業上,不是在實際產業上。而這些概念傳到中國,卻沒有相應的回應,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分子依然在拿著過去的老教科書講“企業只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我們沒改,是因為我們現有的知識體系是落后、過時的。希望我們一起努力,革新農業一產化的概念:“產業興旺并不指的是一產化的農業”,如果僅僅搞一產化農業,絕對搞不出產業興旺。
中國現在最大的的趨勢是向生態文明轉型。今天輿論的不理解,是因為過去一直走工業化道路的慣性。當我們用工業化的思維改造農業的時候,已經造成了農業強烈地負外部性:大規模的嚴重污染。
中國目前的面源污染一半以上是由農業貢獻的,農業的產出抵不過產生的污染危害性,點源污染可以用技術手段防治,面源污染根本不可能用技術手段,只能改變生產方式。所以,我們國家提倡綠色生產方式,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要轉向綠色生產方式。
大部分縣存在財政虧損,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現有資源按三級市場設置,設計一個可以在資本市場交易的資本品,用金融的投入替代目前過度負債的財政。在生態文明戰略指導下的體制設計,絕不是我們傻大黑粗的市場化,不是簡單的把資源賣給來投資人,過去的招商引資模式都已過時。
我們需要聯合各地的社會企業,作出深度的市場設計,才能實現金融對高負債財政的替代。現在不是沒錢,而是金融資本過剩;過去產業化的思路,使得我們沒有找到方法,將金融作為資本要素引入充滿資源的鄉村;在于我們沒有轉變思想,沒有跟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資本必須下鄉,因為資本留在城市沒有出路。
鄉村需要把豐富的資源轉化為資本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做過國家試驗區的嘗試,怎么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怎么把農村的產權股份化,怎么把股份上市交易,都有經驗。后來因為學習美國式的工業化發展模式,便被擱置遺忘了,我相信未來這種模式會重新興起。
生態文明為什么強調“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化在哪里發展?
城市是反生態的,生態化只在鄉村。我們用城市化的思路改造鄉村,走得是反生態化的道路。從這個角度來看,產業興旺乃是百業興旺,從一產化到六產化,產業化升級蘊含巨大的利潤空間,可以帶動貧困縣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1998年用產業化的思路改造農業,到2005年,我國農業主產品的人均占有量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從那以后,仍然沿著產業化思路發展,導致了當今農業矛盾的集中爆發。
今天找不到出路,是因為我們大部分農產品的成本高于國際市場價,意味著“地板在天花板之上”。好多人認為國家應該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民增加補貼,這是黃箱政策;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是“綠箱政策”,但被各地政府嚴重覆蓋。各種矛盾集中爆發,所以強調綠色生產方式,即“兩型經濟”: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3、小農經濟模式:歐洲與東亞日韓臺
我們一直走不出去困境,是因為我們現在的話語體系照搬了殖民化的話語體系。大農場國家,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眾多的大農場主中沒有一個是“原住民”,美國的原住民只剩2%,所以,只有外來的殖民者,搶奪了當地資源,才做大農場主。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國家,不能學殖民者思維做大農場農業。
歐洲5億人,聚集在一個半圓形的大陸上,沒有條件發展大農場,以小農場為主,定位是多功能農場,強調資源環境的保護。而且,歐洲農業的60%以上是市民農業,是市民下鄉搞農業,靠的是社會力量,不是技術力量。
綠黨政治成為歐洲的政治趨向,所以當按自由貿易原則與歐洲交易時,歐洲靠社會壁壘,而不是技術壁壘來交易,比如西方以“工廠化密集養殖虐待動物,沒體現社會福利”為由,拒絕進口中國的畜牧產品,證明了歐洲的小農生產是以社會壁壘來保障農業安全。而中國技術、社會力量薄弱,成為發展中國家農業設防最低的國家。
讓我們來看看,可以代表東亞模式的日韓臺模式,是把全部農業經濟領域資源都放在“綜合農協”,不允許任何企業進入農村,直到本世紀初才開放自然人進入。綜合性農協包含了工商行、農商行、超市、農資業等的多功能業務,政府只需補貼農協一家,實行免稅等賦予農協最大優惠,只要求農協收益的50%以上必須返還農民。因此,日韓臺模式同樣是小農經濟,但它得到的收益60%以上來自非農的壟斷性收入。
東亞模式不是我們現在的體制,而且在整個東亞農業體系中,唯我們中國最為激進,幾十年走下來導致了目前農業矛盾的集中爆發。
東亞模式本源于“均田免賦”儒家思想。16世紀之前,整個東亞國家都在學習“均田免賦”的儒家思想。均田免賦不是共產主義,是傳統儒家文化圈的基本政治內涵,是要讓農民得到長期穩定的經濟合作關系,是自古長期穩態社會形成的社會結構。國家發生動亂,都是因為打破了這種穩態結構,因為貧富兩極分化是萬惡的根源。
4、實現鄉村振興的緊迫性:維穩
從上世紀的生產過剩引發世界大戰,到本世紀的金融過剩引發全球動亂,人類發展主義的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中國當前遭遇的是雙重危機:第二次生產過剩、同步發生金融過剩;而金融過剩、財政拮據條件下,金融替代財政成為不二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替代財政得有相應的制度設計,不能粗放的推進。
在今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之前,我們強調的一直都是加快城鎮化,現在強調的是財政金融優惠政策向三農傾斜,意味著政策導向的替代。我并不反對城鎮化,但是我們現在遭遇到嚴重挑戰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穩定鄉村這個勞動力池。
因為社會危機必然導致企業倒閉、大量失業人群造成勞動力回流,這個情況下鄉村的衰敗意味著矛盾的疊加,最后危機嚴重爆發。所以說,實現鄉村振興是國家遭遇巨大挑戰的時候,維護國家穩定的基礎。
舉幾個高度城市化導致嚴重社會危機的例子
“去鄉村”的拉美化陷阱:高度城市化與貧民窟同步
加快土地集中和城市化=空間平移集中貧困+黃賭毒泛濫黑社會治理
失去食物主權的教訓:跨國公司掌控農產品貿易只為國際市場獲利而不為本地負責,致使食品從國外進口價格高于發達國家,造成勞動力成本過高,沒有工業原始積累條件,只能賣資源;無資源可賣則墮入極貧國家
當前委內瑞拉因動亂產生的人員外逃,根本原因不是集權制度弊端,而是委內瑞拉殖民化經濟造成的90%的城市化率。一旦政府不能向這90%的城市化區域足夠的財政補貼,就好造成上街游行鬧事,資源再多也沒用。
如果把中國城鎮化率提高到70%以上,動亂將會如影隨行。
城鄉融合應該繼續放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橋梁,帶動市民下鄉和社會資本下鄉,而不是簡單的招商引資。如何實現大資本的社會化,如何實現大資本與農村社會的和諧,應該是城鄉融合的其中之意。
而且不能農民的組織化,不能以按手印式的合同作為考慮農民權益的標志,應該與農民組織代表直接對接,而不是一個個的小農。否則,排斥農民權益的后果,就會演變如印度“合法”土改轉化為農民武裝斗爭。
5、農業與生態環境危機+挽救實踐
現代化陷阱:全球三大資本過剩導致農業與生態環境危機
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過剩,中國沿著資本化市場訊跑的結果是全面生產過剩,而過剩的結果是危機的爆發,危機的遞次轉嫁,轉嫁到最后就是生態農業危機的爆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建設研究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