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松:鄉土文化是如何在城鄉二元結構下生存的

[ 作者:李松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08 錄入:王惠敏 ]

一、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認識鄉土文化

若以二元的方式來看待當今的國家和社會,城鄉這兩個視角是非常常態的??偟膩碚f,我們現在經常提的幾個話題,包括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全都離不開鄉村?;诙嗄陱氖旅耖g民族文化工作的經歷,我在與鄉村的頻繁接觸中收獲了許多的感觸,也一直期待能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2010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成為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這是在國際語境中提出的口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怎樣去理解國際博覽會呢?1915年,我們中國的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榮獲金獎。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博覽會是每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把相應的物產聚集到一起。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覽會,主題是“人類、居住、環境與科學技術”,當時每個國家都在會上展示自己的技術力量,有高鐵、航空技術、航天技術等。到了2010年,所有技術展示則轉變成為表現我的文化是怎樣的來服務,這種變化不僅是上海世博會的一個主要標志,而且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都具有標志性意義。

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發展成了第一要務,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大多數人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價值判斷非常認同,但我個人對這個口號有所保留。因為世博會的展覽每個省都要參加,當時我就跟貴州的同行說,貴州不要完全跟著這個口號走,要考慮實際情況,保持城市和鄉村的良好互動才能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的主要管理部門是一個國際化的機構,據說他們傾聽了這個意見,在貴州的西江專門搞了一次世博會的論壇,那是一個新開發的苗族村寨,主要討論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我們說一下城鄉的概念。城市是深入人心的,無論是在整個的國際主流中還是在中國的社會主流中,城市都是現代化的代名詞,代表著未來。對于鄉村我們也有一個大致的印象,比如它的經濟欠發達,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屬于比較后端的。生活在鄉村中的人有一個標志性的稱謂就是農民,進城務工之后又被稱為農民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之所以會關注到鄉村的生態空間,主要是因為我們開始消費原生態和農家樂了。

農家樂相信大家都了解,并不是指農民的樂,而是農民為城里人準備的休閑娛樂空間,實際上是為了謀利,沒有真正的快樂的意思。除此以外,城市人在享受了現代化成果之后,發現了生態環境的問題,認為在鄉村中可以逃避這些問題,逐漸意識到鄉村的有機食品、青山綠水都是好東西。所以每到周五的下午,城里的車都擠著出城。另外還有資本向鄉村的涌入。城市的空間有限,于是各個城市都建造高樓大廈,只要電梯能把人拉上去,就不斷把樓往高里建?,F在世界范圍內,幾百層的高樓比比皆是。比之擁擠的城市空間,有心人就抓住了城市人對居住別墅和四合院等獨立建筑的向往,在寬敞的農村制造了新的商機。農村就成為了一個有前景的消費市場和資源空間。

總結我們對鄉村的一個基本印象。對于鄉土社會,很多人認為城市應該幫扶一下,因為它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間。在我看來,能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能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基本上全看鄉村。因為城鄉經濟差距大,只有鄉村的人們富起來,才能使整個社會達到小康。

那么,我們該如何認知鄉村?除了商業價值以外,鄉村還有別的價值嗎?就我個人的總結來說,它還具有這樣的價值:由生態文明與社會和諧構成的鄉愁?!班l愁”是一個被寫進中央文件的詞匯,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留得住鄉愁”又是要留住什么?鄉愁不是一種懷舊,也不僅僅是兒時的回憶,也不是像農家樂一樣的,我們在城市里待煩了就可以去休閑或休息的一塊地方。鄉愁是對中國古老文明的一種延續,是從農耕文明開始,經過漫長的歲月流逝和時代變遷而不斷凝練出的鄉土社會所具有的自治和管理能力,是一種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傳統,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基因。我們有很多優良的文化傳統,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地區丟失的速度比較快,反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有所保存。這些優良的文化傳統是寶貴的財富,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正是文化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未來全球化的秩序是什么?就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在一起和諧相處。道理很簡單,相同的文化很有可能會產生相似的想法,兩個想法類似的人,其創造力就相當于一個人,也就是1+1=1。如果100個來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想法都差不多,那這100個人的創造力也就相當于一個人。反之,文化背景不同,想法也就不同,這樣才能互相交流、討論、刺激、學習、進步。由此可見,文化的創造性恰恰在于多樣性。

那么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什么樣的呢?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對我們的傳統文化作出過這樣一個概括性的總結:“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在形容多種文化融合統一時他用到了一個詞,叫“無與倫比”。鄉村文化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同質化,它也是具有多樣性的。許多人盡管遍歷人生,仍然會不時回過頭來懷念自己的家鄉,因為家鄉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獨特的地方,這種獨特的情感依戀就屬于文化創造性的源泉。

我們可以從時間和空間這兩個維度來理解鄉土社會的真正價值,從時間上看,它傳承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空間上看,它代表了文化的多樣性。從這兩個價值維度來理解鄉土社會,對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坐在一起談身邊存在的問題,假設總共有100個問題,是不是有那么幾個能從鄉土社會的傳統里面找到解決之道呢?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我個人以為,從宏觀上講,人類社會解決未來問題的很多方法在他的“童年”,即早期智慧。以中國為例,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倡導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解決未來問題的鑰匙也許一直藏在人類古早的智慧中,關鍵看今天的我們能不能從傳統中去發現這些價值,這也是國家不惜動用公共資源來保護文化遺產的邏輯起點。

二、民俗中的鄉土文化

對大多數城里人來說,鄉村只是旅游觀光的地方,在這里我就給大家展示一些鄉風民俗,然后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體會,看看能不能達成一些共識。

這是藏族的插箭節。

這是春節期間的唱戲表演,一般最先唱的是酬神戲,臺下和閣樓上有很多老鄉在看。這種傳統在城市里是沒有的,在鄉土社會中也即將消失。

這是河北農村春節期間的節目“火流星”,也就是打鐵花。中國人過節必須要紅火,若說日子過得紅火那便是極致的好了。紅火不是指個人財產表增加了多少,也不是指一個人多么有能力或權力,它是一個公共性、群體性的詞,沒有人群湊在一起就不能稱之為紅火。

這是嘉榮地區的藏族中老年人在過節前排練舞蹈。就像城市里有廣場舞一樣,鄉村社區中也有舞蹈。不過鄉村中的舞蹈大多與某種信仰有關,所以具有儀式感,規范更多。此外,鄉村的跳舞幾乎是大家都會參與進來的盛事,聯絡感情和促進團結的作用比城市顯著得多。

這是苗族的姊妹節,圖為過節前母親在為女孩打扮。

壯族有個螞拐節,“螞拐”是青蛙的意思,是壯族祖先崇拜的圖騰,圖上展示的是過節時跳的螞拐舞。

這是彝族的賽馬。

瀏覽這些照片是什么意思呢?一來是希望大家看到文化的多樣性,二來是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外在符號,但又似乎離城里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城里人還會有像照片中那樣大規模的群體聚會嗎?現在我們的交流基本上都靠微信,逢年過節的時候也不可能像鄉土社會一樣手挽著手載歌載舞。我們從這些照片中看到的是一種離我們越來越遠的生活狀態。照片中列舉的民俗活動還有更多更為藝術的表達,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這些都是學者們關注的東西。總之,鄉土社會中的民俗具有非常美麗豐富的外在表象,但我們單是欣賞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想要真正認知到自身的文化傳統,關鍵還是要探討文化符號背后的意義。

我們能接觸到的文化符號大多是在旅游的過程中,或在查閱雜志和攻略時看到的,那么它們具有怎樣的意義呢?剛才我們說傳統文化中藏著解決人類未來發展問題的鑰匙,但是真實的現狀是什么?如果讓城里人偶爾去消費一下鄉村文化,相信他們是很樂意的,但真要讓鄉村文化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去,似乎又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有權力要求人們保留原始的生活狀態,尤其是在人們不太愿意保留并且這樣做看起來現實意義不大的情況下。這就陷入到了一種很糾結的狀態中。

文化符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這是我想跟大家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我們來看一組城市和鄉村的對比圖。

這是城市人樓道里常見的景象。

我們再看鄉土社會,這是貴州黔東南侗族的一個傳統村落。大家可以找一找圖上的鐘鼓樓,仔細看的話挨著很密的就有三四座。引用現代化城市常用的一個詞,這些樓都屬于村落中的公共空間,供大伙平時議事、祭祀、唱歌或聚會時使用,不屬于哪一家或哪個人。那么,這些公共空間是由什么機制建立起來,在什么觀念的指揮下建立起來的呢?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維護它?這都是文化研究者會追究的問題。這個傳統村落中的公共建筑不用政府投一分錢,全是老百姓自愿湊錢蓋的。

除了鐘鼓樓之外,傳統村落中的公共空間還有很多種存在形式。比如我們漢族地區的宗廟,供奉神祇的廟宇,甚至村口的大槐樹,老百姓平時習慣到那里去吃飯、聊天,或是解決村里的事情。再比如村里的大賣場或水塘,它不屬于任何一戶人家,因為大家共同擁有,所以誰也不會去破壞它。像這樣的場所在城市里被稱為公共空間,由政府統一管理。那么在農村由誰來管理呢?由大伙兒一同來管,這是延續了好幾千年的傳統,也是城市和農村的差別所在。

對社會公共事項的組織能力和安排能力應該是現代化乃至后現代化的一個特點。在調查侗族村寨鄉土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哪怕真的很窮的寨子,他們要蓋一座鼓樓,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把錢湊出來,蓋好以后,貼上幾幅寄托著美好心愿的吉祥話或對聯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舉行活動時大家都會遵守規矩,平常輪流進行打掃,這樣的公共空間不需要其他額外的費用維護就能使用好幾百年。

再回過頭來把這種對公共空間的管理和利用方式與城市樓道里面的景象作對比,嚴格意義上說現代社會的公共空間建構比傳統社會差了許多,問題出在哪里?我個人覺得是文化的差異。城市人普遍認為依靠規定、法律、私有化、自由市場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當所有的東西都納入規定以后,才發現人心是散的,人們對很多道德層面上約定俗成的東西沒有辦法遵守,這樣的社會管理成本非常高?,F代城市社會為什么呼吁公共性?我們有錢乘地鐵、坐飛機,但是我們或擁擠或喧嘩,沒有公共秩序,而過去我們沒錢的時候坐馬車,卻懂得禮讓。這種公共性的缺失事實上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傳統給丟了。

鄉村中的公共性表現在哪里呢?侗族有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叫侗族大歌,是一種沒有伴唱的合唱,在藝術領域里非常著名。侗族大歌的現世,顛覆了世界音樂史上中國沒有多聲部合唱的定論。合唱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多聲部由兩到四個聲部組成,所有人發出的音色都不一樣,合在一起成為好聽的和聲。尤其在西方的宗教音樂里,這種音樂形式更是經過了長期的培育,顯得格外突出。

歐洲古典的合唱需要器樂的配合,有一套獨特的和聲及聲音排練方法,好讓各個聲部的聲音組合起來是和諧的。侗族的合唱發現于五十多年前,它沒有經過教堂和宮廷的洗禮,也不是主流社會演變的結果,而是老百姓自己琢磨演繹出來的藝術。因為不需要伴奏,沒有西方的和聲規律和技巧,這種奇特性再加上異常漂亮的聲音,使他們每次在音樂節上演唱都能獲得大獎。

我們把合唱藝術置于不同的文化環境里。西方有唱詩班,他們用宗教的理念來引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使他們追求聲音的和諧,這樣的文化再加上一定的和聲技巧,成為了西方的合唱藝術。這種合唱藝術傳到中國以后,被我們的主流社會放到了幾乎所有的藝術院校里,作為金科玉律來指導中國人的學習。對于合唱,一百年來我們現代音樂的教育體系就是這樣設計的。我們再看侗族人的社區,在那些我們認為很落后的不發達的地區,卻延續了另一種毫不遜色的合唱文化。

侗族大歌代表了兩重意義:第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天人合一”。這種歌曲的曲目大多跟自然密切相關,歌聲大量模仿了自然界的聲音,比如鳥叫、蟬鳴等,惟妙惟肖。對城里人來說這種聲音有點難以想象,因為我們平時聽到最多的就是汽車的馬達聲。第二是人與人的和諧。進過鼓樓的人應該不難發現,鼓樓的樓頂有一個穹頂,具有非常好的聲場效果,除了鼓樓以外,中國的古戲臺很多也具有一定的聲學能力,在這樣的場所對歌,聲音會更有感染力,更加好聽。一般村人從三四歲開始,就會在歌師的帶領下練唱侗族大歌。

大家仔細想一下,以現代人的角度看,那么多人能坐到一起認真耐心地對歌,是多么和諧,多么了不起的情景。把那么多人組織到一起,為了使大家的聲音互相協調,一練就是幾個小時,那人們必然得有那個時間和心情。只有在心態上達到和諧共融的狀態,聲音才能自然而然的合到一起去。久而久之,它就在無形中使人與人之間能夠長期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

我們曾舉辦過七屆歌唱大會,只要是合唱,就沒有任何其他的歌能跟侗族大歌相比。它包括了男女聲、童聲,還有其他聲音等,一架伴奏的鋼琴都不需要,一開口聲音就是準確的。如果我們把這種外在的藝術跟侗族悠久的文化傳統聯結在一起認真去考察的話,我們會發現農耕文明中很多偉大的創造不僅是歷史的,也是當下和未來的。我們期待城市人的未來也能這樣和諧,也存在侗族大歌這樣的藝術表達,不僅局限在歌唱技巧上,更有文化意義上的傳承。

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在對它的語言體系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侗族沒有創造“鎖”這個詞,包括好多其他的現代詞語他們也是沒有的,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傳統語境中沒有這碼事?!版i”是人類有了分工,產生分裂,占據了私有財產之后才會創造的詞,侗族之所以沒有,是因為他們為了防火把財產集中起來一同保管。在侗族的寨子里,財產和房子是分成兩邊放置的,中間是一條過火道。木質結構易燃,萬一著火了,燒毀了房子還有財產,燒毀了財產還有房子。不管是打下來的麥子還是老人的壽材,所有貴重的物品都集中放置在一起,自然就不要鎖了。傳統的侗寨都是如此,不過現在也慢慢學會上鎖了,可能也是現代化的影響。不管怎么樣,這種公共性,這種由農耕文明養育出的文化價值,對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及未來社會的建設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

這是彝族的賽裝節,彝族的支系特別多,圖示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他們的服裝上繡有馬纓花,顏色艷麗,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沖擊力。當地人認為馬纓花代表著多子多福,是不允許采摘的。他們的民族文化及服裝審美都有著豐富的內涵,不過今天我希望大家關注的并不是這些內容,而是要追問一句為什么他們這么多人愿意聚集在一起過這個節?為什么他們具有這樣的高度認同感?

單就我們調研過的這個彝族社區來說,歷史上的彝族有一種“伙頭制”,簡單來說就是大家輪流擔任領導,管理村落的日常事務,一年一輪換。村里田地的收成都會統計到領導那里,再由領導給大家分配。宏觀一點思考有點像現代社會的納稅,我們納稅給政府,再由政府管理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結構。賽裝節實際上是每年更換伙頭之后舉辦的社區聚會,聚會后還有祭祀神祇的儀式,之后就可以開田進入春耕了。到了來年的同一時間,大家又開始討論更換伙頭、聚會,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

作為村落領導的伙頭還有很多細致的需要遵守的民俗約定,比如如何待客,做事要公平公正,需要承擔很多的責任等。沒有公田了以后這個制度還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65年底才中斷,這是相當令人感動的。對于“伙頭制”來說,沒有公田就意味著領導沒有經費,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繼續履行領導的職責,那這個領導就光剩下什么?支出,也就是賠錢。久而久之村人都入不敷出還不上債了,這個傳統也就延續不下去了。

我了解到,最后兩次實行“伙頭制”是在1964年和1965年的時候,由村里的兩個特別有能力,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兄弟擔任領導。在他們的文化傳統里有一種基本的觀念,誰當領導是要費力吃虧的,為了履行領導的職責,即使欠了債還不上也要把事情做好,對現代社會來說這也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覺悟,也是因為受到了客觀因素的制約。因為他們終生都要在這個村落集體中生活,擔任領導那一年干得是好是壞決定了他們在村里的評價和位置,甚至會影響到祖先及后代的評價。正是這種主人翁意識和榮譽感,使他們能將這項傳統堅守下去,延續了很長時間。日常生活中的彝族還有其他的信仰,比如畢摩文化。一個窮困地方的人們能具有如此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傳統,無疑是令人驚嘆和感動的。

當地人窮到怎樣一種地步?我采訪過畫面中間的這位老太太,從1962年開始她就是文藝骨干,跳舞的時候排在第一個。當時我問她:“您覺得窮到什么程度?”她說:“窮到要死了?!卑凑宅F在的標準,這肯定是精準扶貧的地方,進到一戶人家,整個屋子里只有八塊磚頭,一個木板,一張羊皮和一個火塘,基本上一眼就全都看遍了。但就是這種生活條件,他們過節的時候還能有那么充實的精神生活,所以有時候窮跟文化不應該成正比,窮未必就沒有文化。

我們外部社會的人經常舉著長槍短炮一樣的鏡頭去村落里拍來拍去,大部分人關注的都是他們的藝術表現,卻很少有人能追及他們背后的文化傳統。為什么他們能夠在那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擁有那樣優秀的組織動員能力和秩序?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這張圖是哈尼族人每逢節日都會從事的一項娛樂活動——打秋千,這種文化背后的含義我們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是苦扎扎節,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讓大家對這個節日有一個初步認識。

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苦扎扎節可能比現在的更加奇特,這是一個原生態的節日,沒有受到任何不良文化的影響,完全是他們本民族文化傳統的延續。若非要說有什么現代化的痕跡,那就是他們使用的交通工具由過去的騎馬、步行變成了乘坐摩托車,組織聯系方式變成了使用手機。該怎么理解現代社會中存在著這樣的文化傳統呢?包括我們這些做文化研究的人,在面對它的時候也覺得有點兒五味陳雜,你會覺得它很新奇。該如何定義這種文化?它屬于開放的還是落后的?

我只能用自己個人的認識和對其文化背景的了解來跟大家做一個大致的交流。首先我們要理解,在很長很長的歷史階段中,人類都認為人口是第一生產力。漢族現在還流傳著老祖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訓誡,像人丁興旺這樣的詞我們一直都在使用。有時候家族能不能進一步延續或發展,可能就差幾口人,這是多么嚴峻地問題,對吧?尤其是對農耕文明時代及仍處于農耕時代的文明,這種圍繞人口形成的文化體系是非常合理且有秩序的。西南諸多少數民族的婚姻制度因為與現代社會所處的生產狀態和價值觀念不同,所以很難被我們理解,比如摩梭族的走婚,但它其實就屬于此種文化體系的范疇,在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非常地合理。

西方文化中不乏對人體藝術的表達,他們還有狂歡節、花街游行等在我們看來非常開放的節日慶?;顒樱聦嵣现袊约阂灿蓄愃频拈_放的文化要素孕育在古老的農耕文明中。就拿哈尼族的婚姻習俗來說,在把人口作為第一生產要素的價值觀念下,男女青年最看重的不是婚姻儀式、性關系,也不是貞操,而是女方生了孩子以后放在誰家里。當地人講“婚不落夫家”,就是說在一戶人家生了孩子還不行,必須把孩子留在這家才算正式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完成整個婚姻的責任。他們婚前的交往以生育為目的,滿足了人性、自由、開放的條件。我們剛才看到的苦扎扎節就是為了鼓勵男女青年充分交往而舉行的,結合他們的生存現狀和文化傳統,我們多少就可以釋然了。

從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對當下有指導意義的一些東西。比如剛才說到的摩梭族走婚。通過對摩梭文化的調研我們發現,就結果來說,這種文化呈現出的摩梭人的社會現狀是:他們的兒童有人撫育,老人有人照料,這兩個指標令他們的社會結構非常穩定。此外,婦女一輩子都不用離開母親,這是多么令人有安全感的事啊!認識這種文化,務必要先真正地去了解它,然后發現它真正的價值?,F在我們提倡創新型發展,在哪個方面創新呢?我覺得首先要在文化理念上有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和思維。

傳統社會中的道德倫理和價值觀念強調秩序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以爭取用最低的管理成本有效管理不同的生產力單元。過去,無論是國家、族群還是家族,對一個地方的管理都會形成一套管理。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適應社會變遷,適應新的生產力水平并作出調試。我認為要維護這種體系和秩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共同體,永遠使集體所擁有的共同利益處于最大化,從而達到令維護它的成本最少、最優的目的。

中國鄉土社會的習俗體系,以文化之網維系著強大的社會組織和動員能力,包含著具有多樣性的人類生存智慧,這種智慧對中國未來的建設發展又能發揮什么作用呢?我們不說向這些傳統學習,但它至少是一面能夠照鑒現代社會生活的鏡子,也許我們關于未來的一些想法就和過去的一些觀念和主張不謀而合。這種對傳統,對鄉土社會的發現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文化學者來說更是一個專門的學問,它實際上是一種人文素養,反映了對不同文化,尤其是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探尋訴求。

任何文化或文明體系如果失去了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深刻了解和認知,就失去了具備優秀創新能力的基礎,這是哪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會例外的。沒有一種文化能斬斷自己的尾巴,它一定是建立在自身傳統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黨大力提倡要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這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含義。中國夢的實現有賴于中華民族對自身傳統的重新認識和借鑒。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面向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保護鄉土文化價值

鄉村是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話題,我們從鄉村中發現了很多價值,那么怎么才能保護這些價值呢?我們迄今為止對鄉村做的事,是否切實保護了它的價值?保護鄉村價值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我想簡單把自己在這方面的工作體會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具有全局意義的鄉土社會傳統智慧并不是城里人的紀念品,而是要全面伴隨城鄉現代化進程的精神財富。農村不應僅僅是城市的后花園和擴張空間的儲備。對鄉土價值的低估和利益訴求的功利化、庸俗化、多元化,使得鄉土文化保護表面化、碎片化、商業化成為常態。而非自治的“傳統”和“優秀”的選擇權的異化,常常在邏輯起點上就失去了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們在貴州有一個村落調研點。十幾年了,就說當地老百姓的房子,城里人認為舊房子很珍貴,應該保存起來,于是就納悶他們怎么把老房子拆了改用鋼筋水泥,包括知識分子和搞古建筑的專家在內,也都認為老房子應當保留。但是如果你跟當地老百姓一塊兒過日子,你就知道貴州的地皮是非常非常緊張的。為了節約空間,他們連曬谷子都是在竹竿支起來的架子上。把谷穗掛在一根根竹竿上,既防止耗子糟蹋糧食又能保持新鮮,不進糧倉,也不需要多余的房子貯存。村里人去串門的時候就挑個擔子,前后都掛著谷穗,吃的時候現脫粒、打米,所以他們吃得總是比城里人新鮮健康。

正因為貴州的土地資源稀缺,所以它大部分的土地都用來種地了,那么在建新房的時候,當地人考慮到鋼筋水泥房的房頂可以干很多事情,就實用性和空間利用率來說它比傳統民居增加太多功能了,自然就用水泥房替代了傳統民居。城里人來了之后說,我補你錢,你再把瓦片房蓋回來,為什么?你不這樣搞誰來旅游,誰來瞧你?這種旅游景點的打造就使農村成了城里人的紀念品。

鄉村的很多文化價值被低估,主要表現在以旅游為目的的鄉村規劃和設計上?,F在我們一提到對農村的開發,首先就是對土地的占有和流轉,這種把農村利益和土地、人和土地割裂開來的做法,我認為是具有很大風險的。即使讓社區組織將人們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打造一種符號,這種保護的意義也并不是很大。我不反對符號化的保護,但是保護要與當地文化結合,尤其要將群體性共同體文化的核心統一起來。如果我們強硬地把商業化作為一種優秀的選擇加諸在農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依靠商業化呈現出一種非自發形成的由人編排的文化傳統,這是否符合當地民眾的意愿呢?通過進一步地追問我們不難發現,這種開發實質上不能稱之為社會建設,而是在利益驅使下把鄉村資源化的一個過程,對鄉村的長期發展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再看一個例子,上面這兩張圖是廣西,這些老百姓扛著銅鼓準備去慶祝節日,然后就被包圍了,有一排人把他們堵在路上拍照。這個景觀能表明主流社會和鄉土社會的互動嗎?鄉土社會最珍貴的是鄉村人的生活智慧和生存狀態,這種東西理論上是不能被參觀的,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待客來傳遞。我在參加旅游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追問,如果一些人的生活被另一些人參觀,這是不是一件能被長期接受的事情?現代社會的人們都注重隱私,我們到底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關注農村?

這種符號化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實際上這涉及到對傳統倫理的認知和使用問題,或者說文化尊重問題?,F在鄉村旅游的本質類似于把農村拿出來放到舞臺上作為藝術表演給城里人看,然而事實上農村人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不是為了表演給城市人看的,旅游似乎是他們為了謀求自身發展而采取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反過來說,城里人沒有擺出讓農村人參觀的架勢,農村人為什么進城了?因為城市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這跟我們去鄉村旅游消費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那些鄉村文化的真正價值到底能不能得到保護?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是不是能妥善處理好文化尊重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找到其他更好的發展方式?這都是需要我們繼續追問的。

剛剛我們說鄉土文化保護工作存在著碎片化的問題,碎片化是什么意思?比如前面我們說的賽裝節,它是一個完整的文化事項,往大了說,就像全國人大會議有主席團會議、大會發言、國家領導人作政府工作報告、文藝節目表演等若干項目一樣,是由許多流程組成的。賽裝節是彝族在輪換領導人時舉行的節日,背后有一套儀式,如果我們只關注和保護它唱歌跳舞歡慶的部分,把其他的傳統都丟掉,那就是把它由整體切碎成了一個個小塊,造成了碎片化。另外,在保護鄉土文化的時候,我們會按照學術分工對不同事項進行分類,比如音樂專業的就去保護音樂,舞蹈專業就去管跳舞,這樣各管一攤就造成了二次的分割切碎。在實際工作中這種分類是必要的,若把它放到鄉土社會的大眾生活中去,就能關照到各個文化事項間的關聯性。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說文化之網,無論拆了哪個窟窿都會產生連帶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鄉土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遵循三個原則:文化尊重、公平發展、以人為本。

第一是文化尊重。每一種文化都是平等的,包括西方文化在內,我們在面對任何一種不同的文化時,都應該抱著尊重的態度,不能輕易批判哪一種文化,也不能盲目崇拜哪一種文化,要有選擇的能力。各種文化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當我們進入到鄉土社會或一個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時,若能持一種仰望而非俯視的態度,懷著敬畏之心去感受,就能發現這里邊的無窮奧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進入到一個苗族村寨時的心情和去美國波士頓的心情是一樣的,那說明你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文化感受能力。

第二是公平發展?,F在大家總是把農村當作一個獲取資源特別便利的地方,比如在鄉村以比較低的價格購買土地或長期租地。這種發展模式下的農村與城市不是合作共贏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博弈關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方式讓城鄉實現合作共謀、平等發展,但仍然有一些自主發展質量非常高的鄉村。

第三是以人為本。社會的發展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指標,它說到底是人的發展,新的發展理念所追求的效果就是在尊重人的基礎上實現和諧共享及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系原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宣講家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视 |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图片 | 亚洲综合图区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