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汪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美麗鄉村”

[ 作者:汪欣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19 錄入:王惠敏 ]

曾幾何時,鄉村原野風景如畫,是鐫刻在文人墨客心靈深處的牧歌田園,是人們蕩滌靈魂塵埃的故土桃源。

今日的鄉村,在城市文明的沖擊下,愈發顯得滄桑。曾經欣欣向榮的生活氣息隨著青壯年勞力的流失而不復存在,三三兩兩的老人穿梭于舊宅殘壁之間,樹木掩映之下的村落顯得暮氣沉沉,成為中國大地千千萬萬座普通村落的群像。

重建“美麗鄉村”勢在必行。那今天,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美麗鄉村”呢?

鄉村之美,在于村容村貌之美。

村落景觀直接關系村落的精神面貌,宜居的村落環境是留住人的首要條件,因此改造村落景觀成為鄉村建設者的第一要務。從垃圾處理、廁所改造到道路維修、基礎設施改造,再到村容村貌的藝術化提升,鄉村建設者不斷深入地優化村落環境,試圖為村民和游客創造一個既舒適宜居又能帶來藝術審美體驗的美好鄉村環境。

近些年來,不管是載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古村落,還是散落于南北大地、隨歷史沉浮千百載的普通村落,抑或是被城市包圍而邊緣化的城中村,不斷成為藝術家、設計師、建筑師以及鄉村創客們實踐鄉村建設藍圖的基地。他們的介入,為鄉村建設的未來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那就是創造出一座座充滿藝術感的現代村落。

鄉村建設不應是整齊劃一、千篇一律的模式復制,而應是具有本土特色、充滿歷史感和現代藝術設計感的新型家園。相比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我們更加期待充滿藝術美感的現代鄉村。

鄉村之美,在于村民安居樂業。

人口流失是當前鄉村社會所有問題之癥結。人們出走的根本原因,是一畝三分薄田已經無法滿足生存需要。生存,除了填飽肚子,還有教育、醫療、娛樂、社區服務等等之需求。

教育是社會階層流動的最基本機制,也是農村子弟改變命運的最重要途徑。當前,一些農村的學前教育缺失,九年義務教育因中小學校拆并減少而缺少活力。農村子弟,或輟學,或進城讀書。改變農村的教育現狀,增加教育資源投入,已是建設農村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

醫療是困擾農村人的又一重要因素。醫療資源匱乏是農村社會歷來已久的難題。從鄉鎮衛生所到縣城醫院,

到地級市醫院,再到省城醫院,進而輾轉至大城市大醫院,幾番周折之中,既耽誤病情,又耗費錢財。改變農村當前的醫療現狀,才能讓人們無后顧之憂地安居故土。

精神愉悅亦是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娛樂生活與設施的匱乏使當前的農村生活比較枯燥乏味。伴隨著空虛

的生活狀態,一些農村地區“黃賭毒”現象不時發生,淳樸民風漸失。增加農村地區的文化和娛樂設施建設,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社區服務是現代農村社區建設必不可少的內容。隨著傳統宗族等組織結構的消解,農村社會的社區服務斷檔,公共衛生管理、幼兒托管、老人以及病殘者照撫等問題突出,需要通過完善社區服務體系來得到解決。

鄉村之美,在于和諧的人際關系。

和諧的鄉村社會應建立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之上。合理有序的村落管理對于維系村民人際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有效的公共機構則保證了村落管理的良性運作。傳統的村落社會,宗族祠堂在管理村落公共事務、維系村民團結上曾起到主導作用?,F代社會,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委員會等現代村落管理機構。在構建現代新型農村社區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村落管理模式,鼓勵村民參與村落公共事務的決策與管理,創造村民共治的機制,提升村民參與建設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在共同建設家園的過程中增強村民的認同感。

公共空間是村民聚會休閑和商討事務的場所,對于聯絡村民感情至關重要。傳統的祠堂、戲樓、廣場等公共機構在現代村落中已經喪失了這些功能。

現代村落需要重建新的公共空間,為村民的接觸互動提供場所和機會,使村民走出家門,有處可去。這些公共空間可以是文體活動中心、圖書館、茶館水吧等休閑活動場所。公共空間還可以舉辦文藝活動、節日慶典,以此促進村民的感情交流。

促進村民之間的交流互動,是維系村落和諧人際關系、構建和諧村落環境的基礎,是現代鄉村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鄉村之美,在于充滿希望的未來。

只有讓鄉村擁有可持續發展的自生能力,人們才能看到充滿希望的未來。只有對未來充滿希望,人們才能真正地回歸,鄉村才會成為充滿社區認同感的家園。

傳統農業經濟不足以支撐現代鄉村社會發展。只有尋找和發掘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為鄉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實現鄉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自我更新。利用互聯網為農業賦能是很多農村地區積極嘗試的方式,比如農產品、土特產網店,網絡經營為農民提供了便捷而廣闊的銷售平臺。文旅產業為鄉村經濟賦能也是各地農村積極尋求的發展道路,比如開辦農家樂、民宿,舉辦鄉村創意節慶活動,發展體驗經濟;研發文創產品,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旅游產業、特色產業等新的經濟形式,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多元思路,為村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些經濟發展模式能有效帶動鄉村社會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讓村民看到鄉村朝氣蓬勃的未來。

美麗鄉村,應該是一個充滿希望和人情味的、多元化的現代生活社區,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家園。保護傳統文化,不是回歸到封閉的社會文化環境;建設新農村,也不是割裂傳統,另建樓臺。我們的美麗鄉村,不僅希望出走的人回歸故園,也歡迎八方來客和他們帶來的先進文化,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多樣的更加豐富的生活。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一级a爱片国产亚洲精品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日日夜夜一区二区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