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周立華等: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之路

[ 作者:周立華?張志兵?劉勝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19 錄入:王惠敏 ]

——湖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紀實

近年來,湖南省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推進新時期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全省堅持高位推動,出臺政策文件,培育服務組織,完善服務網絡,發展服務帶動型適度規模經營,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夯實農業社會化服務基礎。一是健全政策支持體系。2016年,湖南省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湖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湖南省“十三五”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通過完善公益性服務體系,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農村服務網絡,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為解決小農戶“種不了地”和“種不好地”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湖南省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面達到70%左右”的目標任務,制定了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業全過程社會化服務、培育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農業社會服務基礎建設的具體舉措,明確了相關扶持措施。雙峰、桃源等縣成立了黨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組長或顧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導機構。衡南縣、桃江縣出臺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指導文件。衡陽縣將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工作納入對鄉鎮目標管理范疇,量化考核。二是加強服務網絡建設。強化縣鄉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位一體”公共服務職能,推動農業公共服務向鄉村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延伸。整合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服務資源,建設一批功能多元、設施配套、服務優質、運行規范的“一站式”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村集體為載體,建立村級服務站點,打造覆蓋縣、鄉鎮、村三級的農業公共服務網絡。三是推進農業服務發展。依托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采取試點示范、購買服務、農業生產托管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先后在桃源、祁陽、湘鄉等12個縣市區開展全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產生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加強服務組織培育,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近年來,湖南省結合現代農業兩個“百千萬”工程建設,通過開展示范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組織創建,實施農機項目補貼和農業企業項目補助,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等措施,積極扶持興辦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的各類服務型經營主體,培育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有效提高了服務主體專業服務能力和組織帶動農戶能力。同時,大力鼓勵規模化的農業服務主體,或引導分散的農業服務主體采取各種聯合的方式,組建農業產業化或服務聯合體,整合農資供應、農機服務、技術咨詢、農產品購銷等服務資源,采取規模化集中供給服務的方式,提高服務的專業化程度,打造了一批服務強、技術硬、品牌響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擴大了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到去年底,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4989個,其中,參與服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3629個、農民合作社18866個、農業企業3161個、其他9531個,服務對象299.67萬個,其中接受服務的農戶252.98萬戶,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988.98萬畝。今年,湖南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產業興旺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家有實力、有品牌、運行規范、與社員利益聯結緊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展10000戶產業特色明顯、經營管理規范、綜合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家庭農(林)場示范場”“培育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目標。這些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提升了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服務規模,推動了湖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蓬勃發展。

加快服務體系建設,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一是發揮農業公共服務優勢。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組織優勢和公益性服務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在農業服務主體的合作與跨區域作業中,加強組織引導與技術支持,通過實行部門聯動制度、建立為農服務協同機制、推進信息共享、分類制定服務組織方案等措施,為農業服務主體規模化服務提供全方位支持。組織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業服務主體,在糧油等領域利用不同區域氣候條件下作物生長成熟的時間差異和現有農業現代技術裝備,開展跨縣域、市域甚至省域農機作業。在服務區域特色主導產業方面,積極探索“超市”式服務,引導農業服務主體組建跨區域的農事服務超市,發布農資價格、農情、植保以及農產品市場供需等信息,提供農業生產全程“一站式”服務。二是抓好農業服務平臺建設。著力打造農業服務公共平臺,創新政府服務模式,以信息技術運用為手段,鼓勵各地探索構建區域性農業規模化服務綜合平臺,更大范圍整合優質服務資源,實現農業服務供需雙方有效對接。目前,湖南省在省農委建立了為農服務信息綜合平臺,開通了12316熱線電話,通過手機下載APP軟件實現了農信通即時服務。同時,引導各地以農技部門、科研機構為依托,打造農業服務科技支撐平臺,為農業專業化、規模化服務提供技術保障,如益陽的智慧農業服務“益村”平臺。出臺《湖南省農村專業經濟協會促進辦法》等政策,鼓勵發展農業專業技術協會、農業服務行業協會和農業服務區域聯合協會,以各地涉農中介組織為基礎,積極打造農業中介服務平臺,促進農業服務的平等競爭、公平交易。目前,在湖南省民政廳登記成立的涉農行業協會商會有54個,這些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發揮作用,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市場供需、技術標準、品牌營銷等方面的社會化服務。三是構建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包括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中心、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所)等在內的農村土地流轉公開市場,積極培育土地流轉服務組織,支持從事農業生產托管等社會服務機構建設,完善土地流轉信息收集、處理、存儲及傳遞方式,推進“互聯網+縣鄉村”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設,保障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97個縣市區建立了土地流轉交易有形市場,建立了包含鄉鎮村在內的土地流轉交易中心1841個。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按照“五個一”要求,加強仲裁機構和能力建設,妥善調處土地承包和流轉糾紛。去年,農村累計發生土地承包經營糾紛19671件,調解處理糾紛19598件,其中鄉村調解18671件,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糾紛案件1000件,其中已調解927起、仲裁73起,案件結案率100%。

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推進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一是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發揮新型經營主體與服務主體的品牌、市場、生產組織、專業服務、人才技術與服務帶動等優勢,引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通過合同、合作、合股、合并等多種形式進行聯合,采取托管服務、訂單服務、平臺服務、站點服務、股份合作、代耕代種等方式,幫助小農戶選準產業機會、對接市場需求、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發展能力,形成了“合作社(大戶、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服務站+農戶”“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直接服務農戶和農業生產的有效服務模式。二是促進小農戶融合發展。大力引導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與小農戶構建合理分工、合作經營、共享收益、共進共贏的利益共同體,通過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的整合,推進小農戶與各類服務主體之間的協調融合,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農業生產資源、信息資源、服務資源共享,扶持小農戶以現代理念經營農業、以現代生產技術從事農業、以構建利益共同體獲利農業,促進小農戶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創新惠農利益分享機制。在試點中,突出強調要完善小農戶分享現代農業發展紅利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生產托管、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帶動普通農戶參與規模化與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品牌創建,讓小農戶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讓小農戶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更強的競爭能力,激發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內生動力。

作者單位: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農經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經營管理》第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 久久午夜视频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