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的總目標之一,近日出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更是把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作為重要內容加以具體化。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名片,也是億萬農民美好生活的物質載體和精神歸屬,打造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科學有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內容。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幾個關鍵點。
做好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民對鄉村生活環境改善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新農村建設的帶動下,農村地區的新建房屋越來越多,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農民建房的隨意性和自發性引起鄉村建設缺乏統籌規劃的問題。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村莊布局有其歷史性和自然性。受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民習慣以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房屋建設選址隨意,布局混亂。相對于城鎮,農村規劃投入偏少且缺乏前瞻性,形成了村民住宅“滿天星”式的分布格局。二是村莊管理者和村民的規劃意識和能力有限。一些農村地區的道路鋪設、房屋建設、休閑娛樂場所建設風格迥異、標準不一,公共空間被侵占、違規搭建、村道狹窄、建筑風貌雜亂等問題層出不窮,使得很多鄉村“只建設,不美麗”,遠遠達不到宜居標準。三是規劃設計單一。一些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簡單理解成對民房的翻新、翻建,于是造成“有錢的蓋房子,沒錢的刷房子”“有錢的搞大拆大建,沒錢的搞村容整潔”,千村一面,僵化教條。對于村莊功能布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重要景觀節點設計等的規劃較為欠缺。
破解村莊建設無序散亂的問題,要科學引導、規劃先行、有序建設。其一,科學制定村莊規劃。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合理地設計農村居民點的數量、布局、范圍,明確生產、生活、服務各區塊的布局與建設規模,做好農村土地整治規劃、村莊建設布點規劃、農民集中居住區規劃等,引導村莊建設有序進行、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其二,統一實施建設標準。要加大農田水利設施、房屋建設的協調管理,統一開展建筑物外觀風貌驗收,科學規劃道路、水電、通訊、衛生間、停車場、休閑場所、商業區等配套設施。縣域整體規劃要有所側重,明確重點鄉村和一般鄉村、重點功能區和輔助功能區,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優化、分工明晰、宜農宜居。
其三,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對于處在城鄉結合部的近郊鄉村,應利用相對豐富的公共資源和服務,打造中心村,改造自然村,抓好鄉鎮生態環境整治,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綠色農業,對接城市人口需求。對于處在偏遠地區的純農業鄉村,應依據自身地理和人文特點挖掘特色,分類規劃,分層推進,如革命老區可以依靠紅色資源開發紅色鄉村旅游,生態環境美譽度高的鄉村可以依靠綠色資源打造生態有機品牌等,通過分類推進確保美麗鄉村建設的靈活多樣、“一村一品”。
打造特色產業,構筑經濟基礎
從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郁、生活品質普遍高于城市是現代化美麗鄉村的特點,而鄉村生活品質的基礎在于堅實的產業。然而,從我國鄉村產業發展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鄉村產業鏈條不夠完整。大多數鄉村存在產業單一、產業環節少等問題,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制約了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例如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鎮,雖然通過對煤炭塌陷地整治美化,打造生態濕地公園,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名氣和口碑,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但是從文化產業發展角度看還存在不小差距:文化產品不夠豐富,品牌價值挖掘不夠,產品營銷渠道較為單一,景區缺乏特色的配套餐館、酒店以及其他休閑設施,附加經濟效益較低。另一方面,鄉村產業的產品服務缺乏創新。農村產業與現代科技結合不夠,轉型提質難度大。由于科技和人才力量十分薄弱,以及現代經營理念和創新意識缺乏,導致農村產業化程度低,產品生產主要依靠傳統經驗,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不強,如一些村莊建設的采摘園,存在果子質量不高、銷路不好等問題。對于以發展文化、旅游為主的鄉村,相關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消費者參與程度低,觀光型的較多、參與型的較少,活動內容單一,缺乏互動,影響經濟效益。
破解美麗鄉村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應從延伸產業鏈條,創新產品服務入手。一方面,要注重農業由第一產業向全產業鏈的延伸,強調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壯大傳統種養殖業,同時大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由縣鄉政府引導,村級組織主導,打造“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充分挖掘美麗鄉村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加強科技支撐,引入現代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美麗鄉村產品服務質量。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載體,創新發展模式,將農業、文化、旅游、社區連接起來,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利用鄉村的山水資源、林田湖草、鄉村文化,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業,打通城市資源流向農村、城市經濟輻射農村的通道。在創新農業產品服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有效利用村社能人的帶頭作用,積極借助返鄉創業者的創業創新熱情,形成建設美麗鄉村產業基礎的多方合力。
凝聚鄉愁記憶,凸顯人文內涵
凝聚鄉愁,傳承文化是美麗鄉村建設中尤為重要的內容。鄉村最值得珍惜的資源就是它的文化印記,這也是美麗鄉村建設最應該倚重的優勢。長期以來,我們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更多關注外在的美化,忽略了精神人文層面上的美化和歷史的傳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錯誤觀念的影響,“舊的就是不好的,鄉土的就是落后的”,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時,往往貪新求洋,忽視對傳統建筑的保護。很多農村將極具地方風格的房屋拆除之后,在原址上建起了和城市一樣的樓房,且不說質量如何、是否有浪費,這些毫無特色的火柴盒建筑,對鄉村景觀的破壞是難以彌補的。另一方面,個別地方對政策理解不到位、執行不到位。出于對耕地資源的保護,國家實施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但個別地區由于認識不準、操作不當和監管不力等問題,為了獲得建設用地指標,盲目擴大對農村傳統民宅的拆除和宅基地復墾的范圍,忽略了對具有歷史價值建筑物的保護,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破解美麗鄉村建設中歷史傳承流失的問題,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在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過程中,要“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生態牌”,美麗鄉村建設應該圍繞著歷史人文景觀、民族風俗習慣等獨特資源做文章,在堅守中求新求變,做到“既見新村又見鄉音,既見新貌又留古韻”。德國在進行鄉村建設時,非常注重對傳統的保護。走在進行過村莊革新的鄉鎮街道上,處處能夠看到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建筑,這些建筑雖然大多經歷了戰火的洗禮而進行過翻修,但建筑風格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模樣。即使是新建的建筑,也被要求在外觀上與周邊的傳統建筑保持統一的風格。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始終堅持在發展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傳統,村莊傳統的風貌被保留下來,這在當時被認為是落后的做法,但現在成了資源優勢,傳統建筑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來這里度假。巴伐利亞州有1300 萬人口,而在2013 年接待的外地游客就超過3000 萬人,以人均居住3 天計算,游客的住宿費一年就可以為巴伐利亞州政府提供約10億歐元的稅收,傳統文化的經濟價值顯現無遺。
轉變生活方式,踐行綠色發展
推進農民生活方式綠色化轉變,不僅可以倒逼生產方式綠色化發展,而且可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但是不可否認,目前在推動綠色生活方式時也存在一定的困境。一是農民對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農村地區教育不發達,人們的環保意識相對欠缺,開展綠色生活行動較少。二是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盡管黨和政府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高度重視, 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其根源在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我國縣級以下沒有相應的環保機構,制度和法律不完善,各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工作進度緩慢、效率低。最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綠色產品供給嚴重不足。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需求增加,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綠色標準、認證機制,導致綠色產品市場魚目混珠,難分真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扶持,綠色產品的生產成本高,售價高,市場推廣難度較大。
破解鄉村綠色生活方式難以推廣的問題,需要從思想、制度、市場等方面多管齊下。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綠色生活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廣綠色服裝、提倡綠色飲食、鼓勵綠色居住、普及綠色出行、發展綠色旅游。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積極發揮網絡媒體優勢,開發面向全民的綠色生活APP,讓農民隨時隨地了解綠色生活方式的相關政策法規。讓農民充分認識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重要性,加強自律,自覺養成綠色生活、勤儉節約好習慣。二是要進行科學的制度設計。一方面要通過制定和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規范政府、企業和公眾的職責和義務,例如2016年環境保護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應按照相關要求,結合地區特色,因地制宜制定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還應建立起使廣大農民自覺參與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制度激勵,調動農民的主觀能動性。例如20 世紀70 年代韓國的“新村運動”,政府通過引導性的獎補政策,充分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規范綠色消費市場。消費作為生活方式的一大領域,規范消費市場對農民生活方式的綠色化轉變意義重大。應制定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標準,加強綠色產品的標識管理,規范綠色產品的銷售來源和渠道,加強執法監管力度,強化對綠色產品價格的監測和管理,引導企業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引導農民樹立綠色消費理念。
作者簡介:鄒一南: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張煥:北京城市學院城市建設學部講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