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一個在村上當組織員的同學聊天,聽到對方這樣抱怨:本來以為自己辛辛苦苦從早忙到晚,干活干得多、干得好,就能夠通過選舉,名正言順地成為村“兩委”干部。但是,現在村支部換屆選舉需要書記推薦,才能進入候選人。沒有被納入候選人隊伍,又怎么能夠過得了“選舉關”呢?
“辛苦付出必定能夠帶來收獲。”本來我想用這句話去安慰這位同學。但是,他后面所說的話,卻令我大吃一驚:書記推薦的候選人,大部分都是他親戚,或者是非常好的朋友,根本就沒有把我們這些本來就在村上干活的人納入考慮范圍。
無獨有偶,筆者想起曾經有一次,一個在其他村任職的年輕小伙子和我談心:哎,現在我很想辭職,能力強了并不是一件好事,現在我們村的書記對我非常警惕,很多工作都躲避著我,害怕把我培養起來了,換屆選舉時頂替了他的位置。
可以說,這兩名村級年輕后備干部的心聲反映了基層后備人才的一種狀態:那就是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諸多“既得利益者”的干擾,讓他們無法真正得到高效的培養,無法在寬松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或許這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背后潛藏的隱憂依然值得警惕。
毫無疑問,基層農村需要人才,需要高素質人才,但是,現實狀況卻事與愿違。一些年輕人不愿意呆在基層,寧愿到外面打工掙錢,也不愿意在基層組織掙那點“微薄”的收入。但是,卻依然有一部分年輕人對基層組織的工作很感興趣,甚至通過聘用等途徑,進入了基層組織,而對這部分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關系著基層后備人才是否充足,關系基層后備人才隊伍的水平。
現實中,基層黨組織書記掌握著占比很重的提名權。為了讓基層黨組織書記能夠心無旁騖地干事創業,各級黨委政府賦予了其很多權力。但是,如果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私心太重,這種權力很可能會被濫用,導致村級組織人才培養出現“圈子化”,久而久之,會讓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權力不受制約,甚至會引發基層治理過程中的腐敗問題。從基層人才隊伍角度來講,不僅影響基層后備人才隊伍的培養,更可能讓基層組織出現后繼無人的狀況。影響的,將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長遠發展和基層群眾的幸福指數。
警惕村級組織人才培養的“圈子化”,對癥下藥,強化權力約束,讓村級組織人才隊伍培養多些純凈,少些私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