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是農業經濟強國, 擁有典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其農產品產量穩居世界前列。農業生產高度發達致使美國農業產量出現相對過剩, 農業經濟危機伴隨著農業的發展不斷出現。美國在漫長的農業發展歷程中, 共發生了四次農業經濟危機, 它們有著不同的原因和背景, 但并沒有阻礙美國農業的發展;相反推動了美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鞏固了美國的農業霸主地位。
1、引言
美國的農業經濟危機是因資本主義商品性農業生產高度發展而產生的, 它不是由于缺少糧食或農產品而引發的“不足危機”, 而是由于本國的農業生產遠遠高于本國的消費需求、在滿足本國的農產品消費后還有大量的剩余、農產品供過于求、生產過剩而引發的“過剩危機”。美國的農業經濟危機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 美國的農業生產力極其雄厚, 1975年1個農業從業者生產出的農產品可以滿足約80人的消費需求[1], 僅占美國總人口3.1%的農業生產者可以創造供全國人口消費的優質廉價食物。美國農產品的對外出口額約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0%左右, 世界上沒有一個其他國家的農業發展可以達到如此高度。其二, 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導致美國國內農產品產量過高, 糧食庫存量增多, 農產品價格下跌, 農場主難以實現基本盈利, 大量中小農場主虧本、債臺高筑, 農業市場動蕩不安, 從事農業生產的風險逐步加大。農場主為避免破產而尋求利益的最大化, 采用各種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作物產量, 導致“過剩危機”反復出現和擴大, 但也保證了美國的農業生產力、農作物產量和國際農產品市場份額穩居世界農業霸主地位。
2、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奠基農業霸主地位
美國自建國以來, 共爆發過4次農業經濟危機。在美利堅合眾國成立時, 美國尚處于依靠直接經驗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傳統農業發展階段, 直接使用鐵、木農具從事農業生產, 毫無技術可言。19世紀40年代, 美國政府鼓勵并支持西部地區的農業生產開發運動, 使該地區發展成為美國主要的糧食產區, 農業實現了從傳統生產方式到以畜力為主要動力的半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19世紀70年代, 在農業市場蓬勃興起、農業生產高度繁榮的背景下, 美國農業向大農場發展模式過渡。農場主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 懂得農業生產的技術、農業發展的管理以及農業銷售市場的預測, 是十足的農業資本家。在農場主追求資本利潤的欲望推動下, 美國農業機械化蓬勃發展, 機械化程度不斷提升, 農業生產水平迅速提高、生產率上升、產量增加。農產品的產量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需求, 而且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此后還存有大量的剩余。政府逐步完善了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 使得交通運輸更加便利, 并進行農業科研教育推廣, 增加農業經費投入, 讓農業生產有了基本保障。此外, 確立了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理念, 促使美國農業保持著可持續發展。由于當時國內市場需求和對外出口數量有限, 剩余農產品越積越多, 農業市場漸漸處于過度飽和狀態, 美國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產生。
美國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持續到19世紀90年代才有所緩解。當時國際工業市場處于上升期, 加大了對農業原料的需求;世界人口規模擴大、移民潮出現等因素使得農產品的消耗和需求逐年增加;歐洲部分國家為對外侵略戰爭做準備大量進口糧食, 促使美國農產品的出口量逐漸增多, 國內囤積的農產品減少。到1900年, 美國的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 但在出口貿易中農產品出口量還是超過非農產品, 占出口商品總額的61%[2]9。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 世界對糧食的需求猛增, 美國農產品對外銷售供不應求, 美國借此從根本上擺脫了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的困局。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的解決使美國賺取了大量的經濟利潤, 農產品出口不僅賺取了大量外匯, 而且改變了美國當時的貿易逆差, 推動美國從債務國轉變為債權國。如美國在1914年只有22億美元的凈債務, 到1919年卻擁有將近64億美元的債權, 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農業外貿市場。在利潤的推動下, 美國農業漸漸實現了良種化、機械化和化學化的轉變, 大農場經濟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農業進程中普遍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 美國650萬農民耕種35 000萬英畝 (1英畝≈0.405hm2) 的土地, 養活了5倍于其數量的人口[4]。同時, 在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中, 美國農業還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商品銷售市場, 為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日后美國大農場經濟生產模式、超高效率的農業生產率和天文數字的農產品生產在此時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3、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促成農業霸主地位
美國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爆發于20世紀20年代的“柯立芝繁榮期”, 此時農業與工業快速并行發展, 國民生產總值從1920年的862億美元猛增至1929年的1 044億美元[5]。但由于農產品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 過剩的農產品大量積存在庫房, 出現了果蔬來不及采摘潰爛在地里、大量牲畜被宰殺、牛奶倒進河里的局面, 農業市場陷入混亂, 農業經濟危機爆發。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農業危機被卷入大危機中, 使其更加嚴重。困局在短時期內難以解決, 農業所面臨的不僅是生產與消費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對生產結構進行全面調整。直到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 采用政府強制手段直接干涉農業生產, 調整農業政策來控制農業市場的運行, 限制和削減農產品過剩程度, 才扭轉了危機持續惡化的局面, 控制了危機進一步擴大的態勢。“新政”并沒有致力于解決農業經濟危機, 相反政府主動長期保持農業經濟危機狀態, 通過不斷調整農業政策引導農業繼續高速發展。“新政”的農業政策首先是資源的保護政策和現代科技研發政策;其次是促進農業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包括農產品價格收入保障政策、農業信貸政策、農業稅收政策和農產品對外貿易政策等[6]16。它們不僅使美國農業發展有了良好的基本保障, 而且在農業經濟危機時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調節生產關系的作用。“新政”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農業生產, 改變了當時盲目的生產方式, 在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同時使美國農業完成了由小農經濟到大農場經濟的過渡, 有利于機械化、大規模、高水平、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的確立。在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的持續發展過程中, 新技術被用于農業, 農業化學、生物科學等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確保了美國農產品產量的持續增長。在“新政”的推動下, 美國農業生產技術、單產和農業總產量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過剩的農產品導致危機進一步加深。
在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的解決過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新政”規定的農產品對外貿易政策促成了美國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霸主地位的確立, 即以“對外傾銷”解決農產品過剩問題, 首次明確了“對外傾銷”而不是“限制生產”是解決農業經濟危機的最佳途徑[2]303。因國內消費有限, 美國的農產品大多數出口到國際市場, 政府也一直支持農產品的對外出口以減少本國的農產品庫存量, 在確保國內農業市場價格穩定的基礎上賺取相應的國際外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 交戰雙方都需要大量的糧食儲備, 紛紛從美國進口各種農產品, 戰后初期各國的恢復階段對農產品的需求更加巨大, 美國借機以農產品對外傾銷的方式徹底解決了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所有庫存農產品全部以高價傾銷到國際市場上, 美國的“農場凈收入由1939年的44.89億美元猛增到1946年的152.52億美元”, 農場主在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繼續擴大農業生產, “美國的農業生產指數在1948年為88, 比1939年的68增長了29.4%;1948年農場凈收入達到177.89億美元, 接近于1939年的4倍”[2]24。第二次農業經濟危機從生產、銷售、利潤和國際市場份額占有率等各個方面確立了美國無可動搖的農業霸主地位。
4、第三次農業經濟危機鞏固農業霸主地位
美國第三次農業經濟危機產生于“黃金時代”, 從1948—1972年長時間內沒有得到化解。隨著20世紀6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 新式現代機械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以及對化學、生物技術的研發突破使當時的農業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時間農產品的產量遠遠大于人們的需求。1970年美國官方宣稱, 美國平均每1個農業就業人員的產品可以供應的人數1910年為7.07人, 1940年為10.7人, 1960年為25.8人, 1970年增加到47.1人。換言之, 當時美國農業中1個人的勞動收獲量可以養活將近50人[2]29。在有限的農產品需求下, 隨著農業科技化程度的不斷提升, 美國農產品庫存量激增, 導致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 農業經濟危機再次爆發。針對第三次農業經濟危機, 美國政府先采取了“休耕補貼”的措施, 但并沒有達到減少、控制農產品產量的目的。接著政府收購了農業市場上過剩的農產品以確保農業市場的平穩運行和農場主的基本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 使農場主得到一部分農業收益, 但本質上卻是變市場積存為政府積存, 使得政府財政經濟方面的支出增多, 過剩的農產品依舊存在于美國的庫存中[7]。同時因財政支出過多, 政府不得不采取加大通貨膨脹和農業稅收的方式來調節收支平衡, 這等于將負擔又轉移到了農場主的頭上。因政府的保障性購買、農業稅加大, 農場主又擴大農產品的產量。這樣政府與農場主之間相互轉嫁農業經濟危機的影響, 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此時, 美國政府也在積極開拓農產品國際市場, 將農產品不斷對外傾銷, 以此減少本國農產品庫存量。直到1972年世界性的自然災害使世界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 蘇聯等國向美國進口了大量糧食, 美國長期囤積下來的農產品趁機一售而空, 此次危機才得以解決。
在美國第三次農業經濟危機的解決過程中, 美國不但攝取了巨額的經濟利益, 而且將過剩農產品轉化為國際政治和外交的武器, 借助自身農業發展的絕對優勢在外交中推行“糧食武器”戰略, 以此加大對貧糧國家的政治、經濟控制, 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6]5。“糧食外交”這一詞匯由美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提出, 他認為在世界性的自然災害、糧食危機和戰爭爆發時, 美國“糧食外交”的政治意圖更加明顯, 往往有許多附加要求和條件。美國企圖憑借農產品的對外出口推行“糧食外交”戰略, 以援助救濟等為借口, 讓農產品進口國被迫執行利于美國政治目的的政策, 或是達到美國想要的其他意圖[8]。可見, 美國的農業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為政治利益服務的, 國內發達的農業生產力讓美國有資本去推行“糧食武器”戰略, 并以此保障其在對外交往中的絕對優勢。美國從第一次農業經濟危機到第四次農業經濟危機, 一直主動保持農業生產過剩, 意圖讓農產品變為政治、經濟的籌碼, 以便開展“糧食外交”。尤其是在第三次農業經濟危機期間, 美國在農業貿易的對外發展中推行霸權主義, 企圖以糧食控制其他國家, 憑借自己富足的農產品實現政治、經濟、外交利益最大化。當時, 美國國內農業生產膨脹, 供給嚴重高于需求, 政府為穩定國內市場收購了大量的農產品。美國一方面積極擴大農產品的對外出口, 另一方面對進口國提出一系列附加條件和苛刻要求, 意圖借助農產品的出口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美國政府以“換貨”的名義用糧食資源直接從需要從美國進口糧食的國家換取了大量戰略物資和礦產資源, 保存了本國的錳、鋁、錫等資源;通過糧食加強了對日本的經濟控制, 使日本被迫接受“貿易自由化”的主張, 日本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美國政府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保障了政治利益, 并憑借危機中過剩的農產品鞏固了農業霸主地位。
5、第四次農業經濟危機凸顯農業霸主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者曹永福曾說:“在31個經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國家當中, 美國人均可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 是德國的3倍、日本的15倍。土地規模化經營增強了美國農業國際競爭力, 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釋放了大量勞動力。”[9]這類似“馬太效應”, 依靠擁有的物質財富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同樣美國借助自身的農業優勢使其農業的發展越來越繁榮, 農業霸主地位不斷鞏固。美國第四次農業經濟危機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 從1972年起各國紛紛從美國搶購糧食, 美國農場主為使生產效益更高而不斷擴大再生產, 導致美國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產品的庫存量暴增, 僅1981和1982年就分別比上年增長了68.6%和43.7%;與此同時, 美國農場主的純收入1982年比1981年下降了27%左右, 農業債務問題困擾著許多中小農場主, 農場兼并盛行。到1990年美國只有1.8%的人口 (460萬農民) 生活在210萬個農場里, 中小農場幾乎不復存在[10]。農場主不得不生產更多的農產品用于還債, 使得農產品的產量始終保持上升趨勢, 農產品庫存量不斷增多, 谷物過剩嚴重, 農產品價格下降幅度更大, 農場主大量拋售已有的土地, 使得土地價格驟降, 這對于農業市場的穩定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加上美國與蘇聯爭奪國際霸主地位, 對其實行了“糧食禁運”政策;同時其他農產品出口國增加了國際市場的農產品供應量[11], 美元升值使美國農產品出口陷入困境。美國第四次農業經濟危機凸顯了農業生產高度繁榮時才會出現的農業收入高度萎靡狀態。
第四次農業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 因“冷戰”結束后俄羅斯和東歐等國從美國大量進口糧食而告終。從農業經濟危機的爆發到危機的解決, 美國發揮了自己的農業優勢以尋求經濟利潤。1988年美國小麥的國際市場份額達到46.9%[12];1991年美國玉米出口額占世界玉米出口額的90.65%, 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89.37%[13], 均居世界首位。當世界性糧食危機爆發時, 其他國家面對的是世界糧食價格提高所帶來的供給不足問題[14]。而美國依靠自己的農業優勢絲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甚至可憑借農產品的國際輸出換取政治、經濟利益。人口激增、自然災害、工農業不協調等因素使得糧食成為很多國家急缺的戰略物資, 無論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是漲是跌, 美國均可從中獲利。在糧價上漲時, 單純的糧食對外出口足以確保最基本的利益;在糧價下跌時, 依靠國內發達的工業生產發展食品加工貿易, 則可實現農業利益的最大化。相比其他的農產品出口國, 美國具有廣闊的國土、發達的科技、大量的人才、高水平的機械化生產等優勢, 其他農業出口國所帶給美國的國際競爭是十分有限的, 美國的農業霸主地位無可動搖。當美國遭遇次級貸款所引發的金融危機時, 它可以利用糧價飆升獲得高額利潤, 從而完成部分金融危機的轉嫁。如今貿易全球化使得從生產到消費的周期越來越短, 加之美國農產品對外出口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寬廣, 美國農業霸主地位更加凸顯。美國農產品產量、出口量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 農業生產始終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在20世紀末期美國糧食總產量已經高達世界總產量的20%左右, 被譽為“世界糧倉”。
6、美國農業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可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 但中國人均耕地面積位居世界第80名之后。中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與美國相反, 美國農業經濟危機產生過多的農產品而中國需要增加農產品的產量;中國從來沒有農產品過剩而發生過農業經濟危機, 相反以前雖倡導自給自足但有時會突發糧食危機造成饑荒。分析、研究美國農業經濟危機的產生與解決, 回顧其農業現代化發展歷程, 借鑒其農業發展的有益經驗, 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1 逐步調整農業政策, 確保糧食穩定生產
美國農業經濟危機的解決離不開農業政策的調整, 農業政策對農業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 政府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農業政策。中國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實施、農業稅的取消等措施使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有所提升, 但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城市建設。政府必須進一步完善農業政策, 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以立法的形式確保農戶的基本利益, 讓農戶樂于從事農業。同時, 政府應當鼓勵發展自然生態環保型農業, 利用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彼此相互依存的關系, 依靠科技保護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16], 促使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協調發展, 形成農業持續發展的穩定格局。
6.2 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農業財政科研投入
美國農業經濟危機期間, 其農業依舊保持高速發展, 這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引導。美國的農業生產自建國之初就受到了政府的支持, 政府對農業的財政補貼支持力度很大, 加上美國依靠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專業的技術人員在技術上不斷研發突破, 使美國的農產品生產穩居世界前列。在農業經濟危機期間, 政府的經濟投入會不斷增加, 在奠定農業發展的基礎上保障了農民的利益。同樣, 中國的農業在發展過程中, 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改善地區間農業發展的不平衡狀態, 完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 中國政府應當持續增加農業科研投入, 如同美國在農業經濟危機期間不斷進行農業化學和生物技術等的研發一樣, 形成系統的研發團隊, 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與可能。
6.3 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推廣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美國農業經濟危機的產生并不是源于農戶生產時的自發性和盲目性, 而是由于美國農場主大多都經歷過對農業生產的全面系統學習, 懂得農業生產并了解農業市場動態, 在農業生產中會運用科技手段提升農業生產率, 促使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中國農業發展同樣需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使其學會運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以減少對農業的人力成本投入, 解放土地對人力的束縛, 讓農民積極地參與現代化的農業生產, 懂得農業市場的運作規律, 憑借專業知識使農業發展得到突破。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世界農業2018年1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