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縣域發展推到了前臺,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緊密相連,切中要害,具有話題性和討論空間。
一、縣域要充分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系統的規劃與全面的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統領和總抓手。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的關系,才能更好的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五位一體”總布局在縣域鄉村的具體落實。鄉村振興二十字的總要求涉及到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精神文明、社會治理、農民生活等“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的內在要求,是“五位一體”總布局在縣域鄉村的具體落實。只有堅持這五方面一起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縣域發展的全面進步、才能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補齊縣域鄉村發展的短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最突出的體現是在縣域農村農業: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農業的質量發展不充分;農業生產的規模和效益不平衡,農業的效益實現不充分;農業的生產與生態功能不平衡,農業的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各類經營主體發展不平衡,小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不充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縣域融合發展的有力保障。縣域是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交匯點,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銜接處,生機勃勃的縣域經濟是國家經濟新增長點,是最重要的基礎和動力源泉。鄉村振興就是城鄉之間的要素、資源、產業、空間等多方面進行融合,不斷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四個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縣域融合發展中意義重大,我國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不僅基礎較為薄弱,而且涉及人口多,實現難度大。農業農村現代化能否如期實現,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體實現。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縣域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二、縣域推動鄉村振興要把握著力點
農業及農村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縣域則是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保證。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農業發展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健全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以及農業的基礎地位才更加鞏固。也只有縣域經濟發展起來了,帶動了農村的商業、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毫無疑問,縣域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要想實現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發展是關鍵,縣域農業農村振興是關鍵,各位縣委書記是關鍵。全國2800多個縣(市、區、旗)就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
我們要以優惠的政策、精簡的審批、精細的服務、便捷的融資等舉措,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新入駐企業、農業嘉年華、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一批 “鳳凰”來落戶,為縣域發展拓展了消費能力、蓄積了人力資源。
產業融合發展,是時代要求,更是縣域自我發展的要求。具體要根據實際情況,以特色優勢產業為抓手,結合文化旅游等資源,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促進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等產業穩定發展,及時形成“產品互推、資源共享、平臺共建”的融合發展格局。
縣域經濟推動鄉村振興,主體在企業、在園區。企業聚人才,園區聚人氣,更聚“財氣”。鄉村振興需要有具體抓手,而企業和園區就是兩大抓手。越來越多的縣市在申請農業項目,建設產業園,科技園,田園綜合體等,這些都需要企業的參與,一是因為企業有資金,二是因為企業有人才,能真正實現長遠的穩定發展。
縣域經濟推動鄉村振興,要合理布局,統籌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突出“鄉村振興一盤棋”理念,統籌擺布功能區塊,發展重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各個環節,讓鄉村振興有章可循,科學推進,科學布局,根據現實基礎和實際條件,合理規劃建設時序,分步實施。
三、縣域要大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即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是具體針對二十字要求作出階段性謀劃,分別明確目標任務和細化實化具體操作,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有序推進的重要依據。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也是縣域發展的根基。當前,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縣域發展必須清晰這一趨勢,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推動提高農業體系供給質量和效率。去年是“農業品牌推進年”,今年是“農業質量年”。
關于推進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四個大的方面入手。
(一)推動農業優質化、特色化、綠色化、品牌化,深化縣域農業轉型升級
一是要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并舉,把農業標準化作為關鍵抓手。農業標準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能夠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二是要注重高產與高效協同,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鏈接三產融合,加大農產品加工業扶持力度,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水平發展,以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引領產業發展。三是依靠科技與主體,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綠色高效發展,推動我國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四是強化培育與保護同步,做足品牌文章。
(二)品牌強農引領縣域質量興農戰略
農業品牌化是生產導向轉變為消費導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帶動我國農業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促進生產經營者規范生產投入品和生產過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消費者提檔升級的需求;有利于促進推動農業高端化發展,從產業鏈頂端帶動整個農業產業鏈條的轉型升級。
(三)市場渠道帶動縣域農業產業提升
實施產銷對接,產品生產是基礎,市場流通是關鍵。在農產品由數量走向質量、由產品創建品牌的過程中,市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要始終注重研究市場,尊重市場規律,積極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變化,調優、調高、調精農產品生產。不斷強化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延伸產業鏈。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一是要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農產品市場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加強農產品流通和營銷,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助力解決部分農產品賣難、賣不出去、賣不上好價的問題。二是創新現代流通方式。要創新短鏈流通模式,推進產地市場和新型經營主體與超市、社區、學校等消費端對接,發展訂單農業,形成線下資源與線上需求高效對接的流通渠道,減少市場流通環節,促進產銷高效對接。
(四)產銷對接助推縣域產業發展和扶貧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產業扶貧,產銷對接是關鍵。在提高產品生產質量提升和現代流通方式構建的同時,抓好兩個方面。
一是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提升價值鏈,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要在推進多方合力上下功夫,在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形勢下,加快形成產銷精準對接、互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是運用多種方式產銷銜接,完善供應鏈。針對不同的農產品種類、地域情況和市場經濟環境,要不斷完善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產品直銷等多種農產品產銷對接模式。大力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大數據建設,發揮“線上+線下”互補優勢。開展展會促銷、網絡促銷等多種對接方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決策。縣域是主戰場,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縣委和縣委書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責任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縣域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縣域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這次在江蘇宿遷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就縣域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各界關心的問題一起探討交流,也是本次大會探討話題的價值所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