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中國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專家沙龍上的發言
美麗鄉村,產業興旺是根本,沒有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只是一副空皮囊,沒有內容,沒有營養。結合咸陽產業發展的經驗,我的觀點是:產業興旺必須做到“四化”:
一是特色化。特色化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特色化首要的標志是地域特色、地域品牌,比如咸陽的馬欄紅蘋果種植區域是咸陽北部五縣,該區域經中國農科院權威認證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蘋果生產七項氣象指標的最佳優生區。還有咸陽茯茶,以優質黑毛茶為原料,經發酵和發花工藝產生“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咸陽茯茶有“三個不能制”的特色:離開咸陽的氣候不能制;離開涇河的水不能制;離開咸陽古老的制茶工藝不能制。
二是規模化。沒有規模,農產品就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咸陽的蘋果產量(500萬噸)和奶山羊存欄(65萬只)占全國的1/9。只有規模上去了,才能拉長產業鏈。
三是品牌化。農產品品牌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品牌就意味著歷史、文化、責任、誠信、安全等內涵,品牌就是放心,就是高質量高品質,只有挖掘好,運用好,保護好它,才能讓農產品牌這塊金字招牌實至名歸,才能以品牌促消費,以消費促增值,以增值促進農民增收。比如咸陽馬欄紅蘋果2018年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中國果品流通協會開展中國果品區域的品牌價值專項評估,“咸陽馬欄紅”品牌價值62.35億元,列全國第四。咸陽的袁家村、馬嵬驛已成為全國鄉村旅游的標桿,經有關專業部門的初步評估,“袁家村”品牌價值50億元,“馬嵬驛”品牌價值30億元。袁家村、馬嵬驛已經走出咸陽,把品牌和理念輸出到全國。
四是組織化。組織化表現為體系化,就是要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就是要做到種養加銜接,產供銷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也就是我常講的“六次”產業。即一產接二連三坐四望五達到六次產業。一產是種養;二產是加工或生產農產品;三產是銷售;“四”指生態化、綠色化,即提高產品品質,提供健康安全的農產品;“五”指信息化,即以信息化助推農業現代化,當前要重點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咸陽的武功縣提出“買西北賣全國”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經驗很好。體系化或"六次產業"的核心是充分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目的是將更多的增值收益保留在農業,盡可能把農產品價值鏈上的每一段利潤“吃干榨凈”,促進農民增收。
推進鄉村振興,我認為關鍵是三點:一是黨建引領。壯大農村基層黨組織,使基層黨組織真正能有力量、能引領。二是組織起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把農民嵌在產業鏈上,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帶動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三是共同富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凡是以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為目標的鄉村振興實踐就一定會成功,凡是借鄉村振興之名單純以個人贏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都不會持久。
以"四化"為內容的產業興旺必然使美麗鄉村有了堅實的支撐。持續的抓下去,一個生產美產業強、生活美農民富、生態美環境優、人文美民心和的鄉村振興畫面將呈現在我們面前。王潔實老師為咸陽美麗鄉村代言,那時候,他走在這樣的鄉村,再次唱著“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這首歌,會有另一種滿滿的幸福感。。。謝謝。
作者簡介: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城鄉一體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共咸陽市委農工辦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四德講堂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