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晚,澎湃新聞梳理公開新聞報道后發現,自2018年9月26日河北灤縣撤縣設市獲批以來,全國再無撤縣設市新增案例公布,全年數量就此定格。(1月1日澎湃新聞網)
撤縣設市是發展城鎮化的重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地方發展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晴雨表。正是如此,在“解凍”撤縣設市的審批后,有不少地方紛紛開始對標找差距,努力補齊發展短板,有的甚至是先行一步,成功獲批。在這種發展張力的刺激下,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撤縣設市的序列中。
固然,撤縣設市是地方發展的未來趨勢。但是,評價一個地方的發展質量,評價標準是多元的。如果過分看重某個指標,很可能會偏離原本發展方向。其實,在國內不少縣區,其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并不比一些已經成功撤縣設市的地方差,它們之所以沒有跟風申請,主要在于考慮的方面比較多,尤其是市民的獲得感受。
事實上,城鎮化發展最終還是要體現以人為核心。倘若不顧及群眾感受,一味地擴土地、劃片區、豎高樓、建馬路等,縱使城市發展得再大,也會缺乏城市溫情。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理念就是,不斷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需求,著力改善好民生。也只有不斷完善好城市功能元素,讓市民能切切實實感受到發展所帶來的高質量變化,城鎮化發展才會擁有持續動力。
由此來看,對于已經成功撤縣設市的城市而言,獲批并不是終結,相反更是開始。這是因為,不同的發展階段,群眾的需求指標也會有所差異。既然追求了更高一級的發展,那么就更應該在就業、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進行制度探索,進而不僅要在城鎮化中幫助群眾實現公平公正的社會權益,還要構建起良好宜居的生活環境。
總之,撤縣設市的初衷就是使城鎮化從“土地城鎮化”轉到“人的城鎮化”軌道上來。只有讀懂了“解凍”撤縣設市審批的真實含義,才能讓城鎮化人口愿意來、留得住。尤其是,無論怎樣發展,城鎮化發展都要遵循規律。當“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配合出了發展節奏,那么由撤縣設市所帶來的乘數效應必將會惠及到更多人民群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