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表明,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在現代化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教訓。有的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農業發展跟不上,農村發展跟不上,農產品供應不足,農業被國際大資本壟斷,不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大量失業農民涌向城市貧民窟。鄉村走向凋敝,工業化和城鎮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會動蕩,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拉美國家的阿根廷就是這樣。當然,這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領導體制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問題,也就是國家的現代化道路和目標,還有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問題。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當前,我國正處于正確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歷史關口。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國際環境下,我們自力更生,依靠農業農村支持,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推進了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農村勞動力、土地、資金等要素,快速推進了工業化、城鎮化,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我們也看到,同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相比,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步伐還跟不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現象比較突出。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下決心調整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
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在我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這也是客觀規律。即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仍將有4億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村4億多人口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奮斗道路證明,我們黨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本身就代表了廣大農民的利益,從黨的根本宗旨上講,把農村建設好,讓6億多農民兄弟、近3億的農民工兄弟過上幸福生活,是黨的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黨永遠不會改變的初心。從文化發展規律上而言,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業開國的民族。我們的文化基因中蘊含了豐富的農耕文明元素,如果說,我們以否定農耕文明的代價來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就是在文化上自斷其根,一個無根的社會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動力,失去根基,現代化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任何現代化都需要從自身文明當中生長出來,只有當現代化成為民族每個成員的內生力量,成為這個民族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根系強壯牢固穩如泰山,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
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這個階段,特別需要我們挖掘自身的內生力量,并將這些內生力量轉化為自身不斷革新的制度、體制和機制的創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和行動能量。
在黨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2018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新成績,糧食再獲好收成,鄉村振興開局良好。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對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在過去一年的鄉村建設實踐中,也暴露了鄉村工作的短板,讓我們深刻領會到總書記所說:“農村的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彼?。一定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立足中國國情和本地本土的鄉情、民情,按照客觀實際、客觀規律來辦事。
中央文件中并未提城市化,而是城鎮化,就是預設了鄉村振興戰略要走的是“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其中,農業農村要優先發展,具體體現是四個優先:即“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四個優先”是鄉村核心地位的突出顯現,是我們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心、信心的堅決體現。具體說來,就是破除城市中心主義,把人、財、物和項目優先投入農村。
我的理解是:城鄉要融合,不等于城鄉一樣;城鄉有差別,不等于城鄉差距;抓本土本色,促進綠色特色化;促創新發展,謀求可持續發展。
總書記對城鄉融合和鄉村發展工作中,指出了正確的思路:“建設新農村要注意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不一樣,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不一樣,城郊型和純農村不一樣,杜絕盲目攀比、反對貪大求洋,防止照抄照搬,避免千村一面?!彼?,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深化對鄉村價值的認識,挖掘鄉村的多重功能。把更多的人才、項目、資金都吸引到農村來,把鄉村建設成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美麗家園。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本文是作者在2018年第三屆河南愛故鄉文化節論壇上的發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綠色中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