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產品供應鏈是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消費的全過程, 面臨較高的不確定性。從農產品供應鏈的含義入手, 著重介紹農產品供應鏈的組織模式、質量保障、信息管理、風險規避和收益管理等方面對相關研究進行綜述, 并指出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
農產品供應鏈是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消費的全過程。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極容易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因此造成較大的產中損失;又由于對運輸倉儲條件要求相對較高, 還面臨著較大產后損失。農產品供應鏈整個過程中面臨著的高不確定性使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國內外對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主要以實踐經驗總結、定性分析為主, 定量分析和模型構建研究相對較少。而且這些實踐研究大多集中在供應鏈的組織模式、質量保障、信息管理、風險規避和收益共享管理等方面。因此, 本研究主要從以上5個方面對農產品供應鏈的相關研究進行總結論述。
1、農產品供應鏈組織模式
關于供應鏈組織模式的研究相對較多。早在1963年, Mighell等就提出農產品供應鏈縱向協調概念, 認為縱向協調作為組織模式創新, 可通過契約制、價格體系、縱向一體化等方式來實現[1]。Royer等將交易成本理論、委托—代理理論等引入農產品供應鏈組織模式的分析中, 認為應該通過合同等縱向協調方式取代傳統的市場運作模式, 以提高供應鏈的總體運作效率[2]。Grimsdell以英國某農產品公司的農產品供應鏈為研究對象, 指出建立一個高效率的鮮活農產品供應鏈應具備產品的規?;\作、企業之間的戰略聯盟、企業的動態的柔性生產、產品供應的連續性、產品的質量控制以及與此相關的通訊技術等6個基本條件[3]。Ferto等認為農業屬于高風險行業, 而供應鏈組織模式的選擇對農業供應鏈整體運作風險的大小有很重要的影響, 其以匈牙利農業市場為例, 通過實證研究發現, 供應鏈渠道模式的選擇受交易成本影響顯著, 并提出提高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效率的縱向協調的供應鏈組織模式[4]。Ferguson認為加拿大有機小麥市場作為一個較新的領域, 有助于價格發現的公共信息較少, 屬于信息不對稱領域, 因此利用交易成本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信息經濟學, 從理論上闡述了不同供應鏈組織模式對供應鏈運作效率的影響, 認為通過生產者自己組織的公司進行供應鏈協調對生產者有利, 但由于利潤分配上存在差異, 對經銷商不一定有利[5]。譚濤等從國外已有的較為成熟的農產品管理模式入手, 分析中國現行的兩種主要供應鏈組織模式 (以加工企業為中心的供應鏈組織模式和以物流為中心主導的供應鏈組織模式) 的利弊, 提出進一步優化中國農產品供應鏈組織模式的對策[6]。胡定寰認為相比千家萬戶分散的小農戶而言, 超市可以更好地提供安全、優質的農產品, 而且政府對超市的監管成本遠低于對傳統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的監管, 因此, 中國企業可以采用“超市+龍頭企業+農戶”的供應鏈模式, 引導小規模農戶進入超市供應鏈, 加快普及安全、優質農產品的步伐[7]。張學志等以中國農產品供應鏈為例, 研究了農產品供應鏈最優運作模式及選擇問題, 指出核心企業對于整個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核心企業的不同, 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可以分為以企業化的批發市場、農產品配送中心和產供銷一體化為核心的3種運作模式, 這3種供應鏈運作模式各有優劣[8]。楊學義等構建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供應鏈組織模式, 并提出通過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業, 建立先進的信息共享平臺和完善的利益協調分配機制等措施來實施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9]。
2、農產品供應鏈質量保障
由于農產品屬于生活必需品, 所以產品質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Sakun指出食品可追溯制度可以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提高產品信息的可行性, 降低農產品供應鏈中的生產運營成本, 減少由于食品召回產生的損失[10]。
由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很多學者都以自己國家的農產品供應鏈實際情況為分析背景, 提出了農產品質量保障方面的相關建議。Fearne等以德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的鮮活農產品銷售為例, 探索了零售商質量保證計劃 (Quality assurance schemes, QAS) 對提高供應鏈績效的作用, 研究表明QAS可以減少消費者感知風險和增加消費者信心, 與農產品供應鏈績效正相關[11]。夏英指出中國農產品在種植和養殖過程中, 不同程度地受到農藥、化肥、工業等“三廢”的污染, 因此, 加強對食品質量的反饋和控制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點[12]。Van der Vorst以歐洲的食品行業為例, 強調保證食品安全和減少食品召回的主要手段是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統, 同時需要繼續探索一些更快、更便宜、更敏感、更準確的方法來保證食品安全[13]。
3、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
Poole等認為由于農產品的特殊屬性, 農產品市場的不確定性要高于其他市場, 因此, 信息管理在農產品供應鏈領域顯得尤為重要[14]。張敏指出供應鏈相關企業之間的信息暢通是實現整個供應鏈穩定的基本保證, 也是實現供應鏈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前提, 而中國農產品流通體制過多地依賴于傳統的批發市場是造成信息鏈被阻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針對不同農產品可以采用拍賣制的批發市場來保證農產品供應鏈的信息暢通[15]。Duan等指出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為供應鏈提供了降低成本和服務改進的重要機會, 然而互聯網技術在農產品供應鏈, 尤其是在鮮活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應用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 并以中英兩國中小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為例, 對比分析了這些技術在兩國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應用狀況, 指出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在運用信息與通訊技術等方面與世界存在的差距[16]。
周樹華認為連鎖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改善生鮮農產品流通過程的信息流和現金流, 實現生鮮農產品流通全過程的綜合價值最優, 并指出構建連鎖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體系必須與連鎖超市的采購與物流流程變革過程同步進行[17]。陸杉基于完全信息條件下無限次重復博弈和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基于聲譽機制的有限多次博弈, 研究影響農產品供應鏈建立和完善信任機制的因素, 提出應建立適當的農產品供應鏈成員進入機制、完善的激勵機制、規范的約束機制, 確保整個農產品供應鏈實現雙贏或多贏的協同效應[18]。Chen等以印度ITC公司 (the Imperial Tobacco Company of India Limited) 為印度農戶提供E-Choupal計劃為背景, 研究信息共享條件下雙方決策的變化, 研究發現:第一, ITC為農戶提供的非正式合同的效果等同于正式合同;第二, 對于ITC而言, 為沒有參加E-Choupal計劃的網外農戶提供培訓 (信息共享) 是最優的[19]。
4、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規避
由于農產品的特殊屬性, 整個農業供應鏈面臨著諸多風險, 因此,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規避問題也成了學者們的重要研究對象。Bendiksen等通過對挪威魚類農產品供應鏈進行相關實證研究發現, 相關新技術設備等的應用會極大地提高產品質量、規避供應鏈風險、增加產品競爭力, 對農產品供應鏈乃至整個農產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20]。Lowe等認為農產品供應鏈是以較長的交貨提前期、不確定的供需關系和較低的利潤為特征的高風險行業, 并由此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用到的技術工具, 并推斷農產品供應鏈未來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21]。
Pathumnakul等以泰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為例,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農產品供應鏈協調問題, 認為有效的階段計劃能夠減少庫存成本, 降低供應鏈風險[22]。徐娟等結合鮮活農產品供應鏈的特點, 將鮮活農產品供應鏈突發事件風險分為農戶生產風險、運營風險和突變需求風險三類, 并提出相應的風險規避策略[23]。Chen等認為在信息共享條件下, 很少存在欺騙[19]。
5、農產品供應鏈收益管理
Widodo等指出農產品從生產到最終銷售的整體損失率高達20%~60%[24], 因此, 在引入農產品損耗函數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能夠最大化滿足需求水平的農產品供應鏈收益管理模型。趙曉飛等從供應鏈聯盟的角度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利益分配策略進行了分析, 研究了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的農產品供應鏈聯盟利益分配策略, 構建了基于非對稱信息下供應鏈聯盟利益分配模型, 并給出了農產品供應鏈聯盟發展建議[25]。但斌等在構造了一個指數形式的新鮮度衰減函數的基礎上定量研究兩級鮮活農產品供應鏈協調問題, 研究發現在考慮價值損耗的情況下集中式決策不能使鮮活農產品供應鏈達成協調[26]。林略等分別從收益共享和時間約束角度分析了鮮活農產品三級供應鏈的契約協調問題, 并通過數值仿真量說明了結果的正確性[27,28]。陳軍以生鮮農產品損耗控制為切入點, 以零售商生鮮農產品經營的利潤和社會外部性作為對比尺度, 研究了生鮮農產品的庫存補貨策略和供應鏈協調策略, 從利潤最大化和損耗最小化的對立矛盾出發, 提出減少周期利潤以更大幅度降低損耗的控制方法并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得出當集中式決策下的訂貨周期等于分散式決策下的最優訂貨周期時, 系統實體損耗最小[29]。吳忠和等在考慮損耗和新鮮度的影響下, 研究數量折扣契約如何協調供應鏈應對突發事件, 研究表明當突發事件造成市場需求、價格敏感系數和產品運輸時間同時發生擾動時, 通過調整數量折扣契約參數可以實現對供應鏈的協調[30]。
6、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 雖然關于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多, 但通過系統建模的方式對農產品供應鏈協調問題進行研究相對較少, 即使有少部分文獻以建模的方式從需求預測、生產計劃、存貨管理和運輸管理等方面探討降低農產品損耗率的解決方法, 但很少有涉及當今最流行的新技術, 諸如物聯網、區塊鏈等的應用。即使將物聯網引入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 也只是從物聯網技術的一個方面———RFID對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構建或者對整個農產品供應運營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方面進行分析, 但這些研究均未考慮投資物聯網技術后如何進行信息共享、成本分攤以及利潤分配等問題。可以說從投入成本、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角度進行農產品供應鏈協調的研究幾乎沒有, 因此未來應該更多地從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投入等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影響著手研究, 并研究引入新技術后的信息共享、成本分攤以及利潤分配等問題。
作者簡介: 付娜 (1979—) , 女, 河北唐山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農業運營;
基金: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TJGL17-021) 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展望2019年0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