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然而,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實現構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影響,飽受磨難的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目標的征程中再一次遇到了新的挑戰,尤其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關鍵環節的農村,帶來了重大考驗和新的沖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關鍵;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農民是重點。而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和公共衛生防御能力還很弱,廣大農民居住分散、應對疫情的風險意識和防控能力尚不高。因此,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既保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這一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的完成,又保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的偉大目標任務如期實現,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農村脫貧攻堅的巨大挑戰。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大農民就業帶來巨大挑戰。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9077萬人,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這些農民工大都分布在城市的建筑、餐飲、服務等行業就業。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市中的這些行業普遍停業,除少數企業有條件開工以外,絕大部分企業復工遙遙無期,廣大農民工蝸居在家,心急如焚。這是一個巨大的群體,他們的就業狀況如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目標任務的實現,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帶來的第一個挑戰。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村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正值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期間,也是“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光值萬金”的農林牧漁等農村產業發展的黃金季節,農民無法及時購買種子、化肥、農藥以及相應的生資農具,及時投入農業生產。春節長假期間正是鄉村旅游的黃金時節,草木泛綠,油菜花開,城市人口返家休閑,親朋好友,天倫之樂,舉杯換盞,激情消費,本應火熱的農村旅游市場、農家樂消費,以及中國農村春節期間特有的舞獅舞龍、鄉村小曲等文化產業,受疫情影響而瞬間凍結。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程發布的《2020春節黃金周居民旅游消費趨勢報告》預測出游人次將達4.5億人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得這一切幾乎歸零,農村旅游景點關閉,農民文娛活動取消,城市居民終止出游,民宿酒店關門,農村旅游黃金季不再,農村產業恢復發展難度加大。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村潛在的養殖業帶來巨大影響。2019年的非洲豬瘟和生豬養殖公共政策失誤,造成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至今尚未完全恢復。此次由野生動物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整個社會對野生動物噤若寒蟬。而農村的特種養殖,諸如農民養蛇、竹鼠、野豬、果子貍、狐貍、水貂、鱷魚等各種野生動物,是土地增值、農民增收、產業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民增收、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村中這一尚很脆弱、但效果明顯的特種養殖業,可以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對野生動物的公共政策“矯枉過正”,也將會對農村潛在養殖業和農村增收帶來實際影響。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收入減少的效應十分明顯。廣大農民收入的增加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任務的實現。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直接威脅到廣大農民收入的增加,按照2019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962元的標準,近3億農民工70%以上不能到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徹底控制至少需要3-4個月,2億農民工的工資性收入損失總計將達到3萬億元,如果加上農村旅游業、文化產業、農林牧副漁產業、交通運輸業等直接和間接損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村農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帶來的損失不會少于10萬億元。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農村脫貧攻堅的最大挑戰,其造成的后遺癥可能會持續至2020年下半年。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的出現,對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是實實在在的,但我們并不悲觀,提出挑戰的目的是為了化挑戰為機遇,變危機為生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橫無際涯,動力澎湃,波瀾壯闊,其奔騰向前之勢絕非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飄風驟雨所能動搖。信心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有著現實發展的堅實支撐,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強大、有韌性與有活力的經濟基礎,疫情對農村脫貧攻堅帶來的沖擊只是短期的、階段性的。因此,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新冠病毒肺炎防御阻擊戰,使中國的經濟社會快速恢復正常,實現2020年確定的經濟社會各項發展指標,啃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這塊硬骨頭。
首先,要堅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這是保障2020年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只有有效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在農村地區的發生,才能保證農業生產正常恢復、農村產業正常發展、脫貧攻堅有序進行、農民工正常就業、農民收入正常增長。
其次,積極推動農村各項工作復工復產。要在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動、組織和督促廣大農民抓住季節,適時進行春耕春播春種,恢復農業生產,保證今年的糧食穩產豐產,避免“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春”的情況發生。同時各級政府部門加強統籌規劃能力,大力發展農村互聯網+,為廣大農民工的正常外出務工提供各種支持和幫助。
再次,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農村的財政和金融支持。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目標的順利實現,必須有政府的財政和金融支持,一方面改善農村的環境公共衛生,加大農村公共衛生設施建設,補齊農村改廁、改水、垃圾處理和危房改造等“短板”,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另一方面通過財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庭院經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最后,充分運用惠農、富農、強農的公共政策,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中國是一個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只有農民實現了脫貧、農村實現了小康,中國才稱得上真正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了小康。因此,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始終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政府要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出臺惠農、富農、強農的公共政策,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支持大農業、家庭農場、小農經濟并行發展,改革農村土地制度,鼓勵社會資本下鄉發展種植、養殖和農村旅游產業,讓農民通過土地獲得收益,既保證米袋子、菜籃子、肉兜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障農村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作者系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