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引用三首詞的名句來喻意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需要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他認為,大事業(yè)和大學問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要具有堅韌不拔、百折不勞的精神,甚至有為事業(yè)獻身的精神,經(jīng)過艱辛的探索和不倦的追求,才能有所成就。新時代當下,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更要有先生所說的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立志——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句話喻意說在做事治學伊始,要樹立遠大的志向,耐得住寂寞,高瞻遠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員干部要牢牢樹立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志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的畢生追求。人民是查看黨員干部工作成效的檢驗人,是評閱黨員干部工作成績的閱卷人,是促進黨員干部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監(jiān)督人。黨員干部做事首先立志要為人民,把人民放在首位,這是歷史得出的結(jié)論和亙古不變的真理。
第二境界:守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話喻意說在做事治學的過程中,不忘初心,堅守初心,為最初的夢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拼搏、奮斗。
黨員干部在踐行為人民謀幸福和為人民服務的征程中,蹚地雷陣、涉深水區(qū)、啃硬骨頭,這些階段和過程是必然的,是難免的。要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敢于擔當、鞠躬盡瘁的大無畏精神。有擔當,敢作為,才能在“真刀實槍”中磨煉品質(zhì)、修養(yǎng)黨性、實現(xiàn)價值,在摸爬滾打中增長能力,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jīng)驗。只有不懼艱險,勇挑重擔,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無愧于人民。在面對新形勢時,銳意進取、奮力拼搏,不畏艱難困苦、迎難而上,達到一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狀態(tài)。
第三境界:所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喻意經(jīng)過艱辛探索,終有所得所悟,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在為人民謀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可能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奮斗仍一無所獲,但我們堅持下來后,當我們看到人民群眾露出幸福的微笑,當我們看到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們的付出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回頭看走過的路,我們內(nèi)心變得從容、坦然、平和。這是厚積薄發(fā)、功到自然成的結(jié)果。在由失望到愿望達成的欣喜之時,就會發(fā)現(xiàn)干事得心應手,成功自然會如期而至。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褒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功名利祿都是虛幻,我們所做的,就是人民所期盼的,我們所追求的,就是人民所追求的。
這三種境界,是人生的三個境界,更是黨員干部應有的三個人生境界。只有我們黨員干部努力修煉各自的人生境界,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
作者單位:合江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