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龐慷濤:中國歷史上三次鄉村振興

[ 作者:龐慷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6-15 錄入:王惠敏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鄉村振興運動,是由一組文人政治家發起并推動的,他們圍繞“重農抑商”這一政治主張,先后向漢文帝、漢景帝建議,發展農業,振興鄉村,從而達到安民定國的目的。

  公元前178年,23歲的賈誼向漢文帝上《論積貯疏》,大膽建言重農抑商。他舉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句話提醒漢文帝,治理國家首要的是農民富足。他提出,積貯是國家的命脈所在,讓老百姓歸于農業,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勞動而生活,那么積貯就會充足,百姓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能富足安定。

賈誼從西漢政權初立,物資匱乏、經濟凋敝、農業蕭條的現實背景出發而提出的“重農抑商”的系列主張,在根本上符合西漢王朝長治久安的利益,客觀上也是當時振興農村、安定農民、發展農業的良策。這些擊中時弊的建議,局部得到了漢文帝的采納。其主張雖然以發展農業、積累貯糧為核心,但也從根本上帶動了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相對富足。

  承續賈誼的主張,晁錯繼續高擎“重農抑商”的政治大旗。公元前168年,即賈誼郁郁而死的當年,晁錯向漢文帝上了一道奏章,再次呼吁重視農業,振興農村,這道奏章就是有名的《論貴粟疏》。他向漢文帝提出:作為明君,應該貴五谷而賤金玉。要使百姓安心從事農業,關鍵在于提高糧價;而要提高糧價,關鍵在于讓百姓拿糧食來求賞或免罰。

  應該說,“貴粟”和“積貯”的主張是一脈相通的,但晁錯的主張似比賈誼更進—步,點到了農業發展、農村發展的根本。經過文景兩朝堅定不移的推進,“重農抑商”成就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村振興的面貌,西漢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景象,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農村發展—派繁榮。

  到宋代,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二次全面深入的鄉村振興運動。這一運動基于地權的高度分散和高度流動這個背景,更基于地主、富農、中農、佃農以及雇農這幾個階層的嶄新形成,思想上啟源于宋儒的宗法建設,實質是藉此重建鄉村組織,政治上體現在王安石變法上的保甲建構,文化上依賴于社會組織的重建和穩定。由是,建設宗法組織、修族譜、立祠堂、定鄉約,都在宋代蓬勃出現并完成。這一歷史時期的鄉村振興,得力于思想文化建設,得力于宋儒的理論性創新和建構,當然,也更得力于兩宋持續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宋代的鄉村振興運動使封建社會以來的鄉村振興和發展,第一次有了文化的靈魂和根基。《清明上河圖》作為一個真實的歷史文獻,不唯是宋代商業繁榮的見證,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動記錄。

  上承兩宋,明代的鄉村振興運動核心還是在于思想文化的建構和進一步完善,這個歷史時期內,大儒的理論體系構建功不可沒。一是王陽明心學的價值,用在鄉村振興運動上,就是“鄉規民約”的重建。他學宋人呂大鈞的《呂氏鄉約》而創的“南贛鄉約”,在江西廣為流傳,深有影響。二是大儒邱濬的鄉村組織創建的意義。“鄉約”完善的同時,明朝的鄉村振興運動中,也注重家風對鄉村振興的影響,明大儒邱溶提出的若干振興鄉村的各種具體建議,都得到了有效的創建和試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鄉紳階層在明中葉以后的形成和發展,對明代鄉村振興的作用不可忽視。作為中國鄉村社會管理中重要的一環,從這一時期開始,鄉紳階層在鄉村治理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鄉紳興,鄉村興”成為明代鄉村治理中一個特殊的現象。作為架構上層政治和底層民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其對清代乃至民國時期的鄉村治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看歷史》2017年1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