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啟臻:堅持農民在農業農村中的主體地位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12-24 錄入:易永喆 ]

記者:中央提出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您給我們談談什么是農業現代化,什么是農村現代化,兩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

朱啟臻:中央文件里面對農業現代化的表述寫得很清楚,比如用現代的機器來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武裝農業,用現代的組織形式來經營農業,用現代的理念來引領農業。這些理念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發展的、綠色發展的。

農村的現代化包括很多方面,水、電、路、氣、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要現代化,老百姓的住房和生活方式也要現代化,鄉村振興其實就是實現鄉村現代化的過程。

現代農業和現代農村應該是什么關系?我們考察鄉村的成長過程就知道,鄉村之所以產生,就是由于農業生產的存在。在游牧時代,老百姓趕著牛群、羊群,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住所,所以不存在村落;有了農耕文明,農業生產依賴于土地,而土地及土地上面的作物是不能移動的,人們一戶一戶定居下來就形成了村落。在村落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首先就是要適應農業的生產、遵守近地原則,便于照料農作物和飼養的牲畜。再如庭院經濟,在房前屋后可以種瓜種豆、養雞養豬,還可以發展編織、釀造、織布、印染等手工業,都依托于村落的形態。

如果我們不清楚村落和生產的關系,破壞了村落,生產就會遇到麻煩,這是村子對農業的影響。我們還可以看到村落對耕地保護的重要作用,外國人到中國以后,除了看長城很驚奇,看到中國的農業也很驚奇,驚奇的是中國老百姓種地,越種越肥沃。我們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沒有使土地變得貧瘠,這就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以鄉村為圓心,畫幾個同心圓就會發現離鄉村越近,土壤越肥沃:近處是菜地,用來種菜;再遠一點,良田;再遠一點,村落夠不著的地方,地荒了,只能種草、種樹。村落的這種半徑是根據生產力的水平和老百姓的活動范圍來決定的,所以村落對農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記者: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如何實現有機結合?

朱啟臻:農業和農村的關系相較于傳統社會是不是發生了變化?實際上農業和鄉村的關系依然沒有變化,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讓它更現代化,因為農業的生產特點并沒有變化,它有生命性、周期性、季節性。作物有生命性,需要人照顧,下雨了,作物需要灌溉,農民把水引到地里去;發洪水了,作物需要防澇,農民又把水排出去。農民在災害天氣下是往地里跑的,不像城市人往屋里跑。

今天的鄉村要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可能不一定家家戶戶都繼續養雞養豬,我們可以建家庭農場,在農場里種養是結合的;也不一定晾曬,可以在村里建統一的烘干設施和設備,為農民提供服務。但是農民還是一定要住在離地最近的地方,這樣土地才能夠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農業生產才能夠保持高效。農民無論處在大平原還是丘陵,哪怕大平原里面有一大塊地,也會在地的某個位置上建一個臨時住所存放一些農具,這就是人和土地的關系。

現在中央提出要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廠、手工作坊和鄉村車間,手工藝的發展在很多地方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它是依托于村落的,沒有村落,我們哪有這些手工業的存在?我們現在強調文旅農的融合,發展融合產業同樣需要村落,沒有村落,我們到哪去?旅游、休閑、民宿……在樓上還有民宿發展的空間嗎?不可能。所以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村,依然離不開農業和鄉村的這種密切關系。

記者:關于農業和農村的關系您講了很多,農業和農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朱啟臻:農業社會學其實探討的是農業的本質問題,農業和政府的責任,農業和農民的關系,以及政府和農民的關系。農業和農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什么是農民?靠種地來取得收入的人是農民。農業是離不開農民的,只有農民能夠種地。那么其他人能不能種地呢?理論上不可能,現實生活中也不可能。很多人認為現在我們老齡化了,很多人不種地了,能不能把土地流轉給工商資本和企業,由企業來種地,其實不現實。因為我們說農業的特點決定了農民是最適合農業生產的主體。

無論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農業的勞動對象都是有生命的物質,它不是工業的礦石、鋼鐵。既然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就需要高度的責任感,要對勞動對象負責。只有農戶自己給自己干才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勞動方式。為什么我們中國農村的改革1978年從小崗村作為標志性的包產到戶開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實包產到戶就是把土地給農民,自己給自己干,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結果就迸發了極大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短短幾年時間幾億貧困人口脫貧了,有飯吃了。這個規律直到今天也沒有發生變化,只要農業特點不變,農業和農民的關系就不會發生變化,所以農戶經營是最適合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

這些年農戶經營確實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在2009年的時候寫過一本書《農民為什么離開土地》,就講了這個事情。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老齡化問題,現在村子里面去種地的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人,找到一個50歲以下的都很新奇。老年人種地一是力不從心了,二是影響了科學技術的普遍應用。今天我們要想給農民講科學技術,已經見不到80年代那個場面了。那時我們講怎么施肥、怎么灌水、怎么增產,農民如饑似渴地來學習,一個教室里坐著很多人,連窗臺上都趴滿了人來聽課。今天我們要講這些東西,可能得靠物質刺激,因為小農戶采不采用科學技術,對自己的收益微不足道,對他們形成不了刺激。

任何一個農業離開了農民都難以為繼。舉個例子,十幾年前,一個大老板流轉了一座山的花椒,有可行性報告,一年可以賺1000多萬元。但是到了秋天的時候,他突然明白一個道理,采花椒還得雇人,雇人少了還不行,但他面臨的問題是雇不了人,老年人不敢雇,上山爬樹,摔下一個來就吃不了兜著走。年輕人在城里打工,會在農忙的時候請十天半個月的假來給你打工嗎?不會,雇不著人。我們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物質,你不采,花椒就落地了,這位老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沒辦法,花椒落地,一年收成就沒有了。

有沒有一個現實的可以解決問題的措施?有,中央文件寫得很清楚,以農民為主體,誰的花椒給誰,種花椒采花椒是農民的事情,別人都干不了,只要這個花椒能賺錢,農民夜里不睡覺都可以把它采下來,這就是農民。企業干自己該干的事,比如說收農民的花椒,加工打造品牌,出口到全世界,獲得比較高的利潤,保護農民的利益。我們組建合作社,也可以按照交易額再把利潤返還給農民,這樣就形成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一種銜接。

什么叫小農,什么叫大農?本質上不在于一個人種多少地,而在于我們有沒有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把他們組織起來,形成規模,這就是規模效益的本質。

記者:現在鄉村的現實問題是老齡化非常嚴重,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怎樣提高農民的主體地位呢?

朱啟臻:要解決目前小農戶在農業經營中存在的老齡化、兼業化問題,組織創新很重要。但是任何的創新都不能違背農業的特點和農業發展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我們經過幾十年苦苦探索總結出來的農戶經營。農戶經營遇到問題了,不是要消滅農戶經營的基礎,而是堅守基礎,在以農民為主體的前提下進行創新。

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的時候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這個表述非常符合農業的特點和規律。

有人說我國人多地少,家庭農場不可能實現,那是他不知道什么叫家庭農場。首先家庭農場是以自家的勞動力為主要勞動力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打工農業是不可持續、成本不可控的農業形式,家庭農場是自己給自己勞動,不是給公司打工,堅持了農民主體。

家庭農場有幾個特征:第一,自己給自己勞動,不雇工;第二,充分就業,不用去兼業,一年都有事干;第三,主要收入來源于農場的經營,收入還比較高。符合這三個特點,就是家庭農場。有人問我多少畝才是家庭農場?符合這三個條件沒有下限,夫妻兩個人就種兩畝地,建兩個溫室大棚,自己給自己勞動,一年都有事情做,每個大棚收入四五萬,兩個十來萬,比打工強,還不用背井離鄉,這就是家庭農場,小微家庭農場。2012年我在黑龍江做調研的時候研究家庭農場,我問老百姓,一個人如果有的是土地,你最多可以種多少?告訴我300畝,如果家里面有3個勞動力都可以開著拖拉機種地,那么這個家庭農場的上限可能到900畝,那是可以經營的,不用雇人。

去年我又到了黑龍江,又問農場的職工,現在如果有足夠的土地,你最多能種多少?告訴我1500畝。拖拉機變大了,機械化程度提高了,一個人可以種1500畝,那家庭農場看幾個勞動力了,兩個勞動力就會到3000畝,這就是家庭農場。在不同的地方種的作物不同,種蔬菜的、種果樹的,在平原還是在丘陵,家庭農場所能經營的面積都是不一樣的。

未來的現代農業的基本組織形式一定是家庭農場,家庭農場有很多優點,農戶的優點它全繼承了,它就是一個擴大版的農戶。原來我家里有2畝地、5畝地養活不了全家,現在有50畝、100畝、200畝、1000畝了,就有了適度的規模。

有了家庭農場以后,人們對土地和種田的態度發生變化,比如對科技的需求增加。一個農民有幾畝地的時候無所謂,當他有了200畝地的時候就會四處來尋求科學技術,這就是家庭農場和傳統的小農戶的一個區別。

但是家庭農場也會存在問題,像賣難、農資成本過高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通過什么來解決?通過更高一級的組織形式——合作社來解決。現在小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動力不足,兩畝地加入什么合作社,但是家庭農場就不一樣了,他們組織起來可以保護自身利益,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樣合作社就有了微觀動力。我們把成千上萬的家庭農場組織起來,合作社就真正地實現了農戶和市場的銜接,可以統一采購農資和機械化服務。面向家庭農場,規模效益就出現了,還可以打造品牌、搞加工業,使產品增值,把利益返還給農民,這樣一個組織形式應該是未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記者:眼下農民種地的收入普遍較低,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如何把年輕人留在農村,甚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就業?

朱啟臻:中國農業的潛在危機是未來誰種地的問題。我們到處去看,都是老年人,有的地方出現了土地拋荒的現象,現代農業不可能寄托在老年人身上,需要高素質的年輕農民不斷地補充到農業的隊伍里來。如何吸引年輕人留在鄉村,吸引鄉村以外的人返回鄉村,就成為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問題。

人才不振興,誰來發展現代產業?誰來建設農村?我們當然要吸引人才,有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把鄉村建設好。過去的鄉村就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誰愿意住在鄉村?現在我們有個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可以讓城市人更羨慕,城市有的鄉村都有,鄉村有的城市未必有。鄉村能創造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環境,才有人愿意到鄉村。

第二,創造尊重農民的社會氛圍。過去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有一句話最勵志,你不好好學習,將來當農民。不好好學習的人才當農民,這樣一種文化氛圍怎么能吸引人到鄉村去呢?所以我們要改變這樣的氛圍,把農民作為一個受尊敬的職業來對待和看待。

第三,增加農民的收入。說一千道一萬,如果在農村掙不著錢,過著很貧苦的生活,甚至都養活不了自己,還有人搞農業嗎?所以一定要增加農民的收入,發展特色農業和融合農業。

我在研究農業社會學的時候把農業從性質上分成兩類,一類是政府的農業,一類是農民的農業,這兩類農業性質不同,追求的目標不同。政府的農業追求的是一個國家的農業安全,是物質的極大豐富。市場供應充足,心里邊才踏實。然而只要稍微過剩一點點,所有的價格都會下來,因為賣不出去你就會降價,你一降價他也跟著降價,最后降價也賣不出去,總有人賣不出去,這就是農民收入長期得不到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途徑:第一,政府增加給農民的補貼,經營農業的人可以拿到政府比較多的補貼,就彌補了收入的不足;第二,發展特色農業和融合農業,這是給農民帶來收益的農業,我們對特色農業不會像一般的糧食和蔬菜那樣控制它的價格,有的蘋果要賣到500塊錢一個,你只要有特色,你就去賣,賣出去農民就增加了收入,所以我們要通過發展特色和融合來提高農民的收入。

記者:特色農業怎樣發展才能更健康,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朱啟臻:有的地方發展特色農業沒有致富,是因為它發展的根本不是特色農業,比如過去我們種的菜花是白色的,后來有一個新的品種,是綠色的菜花,西蘭花,說這是特菜,專門加個特,作為特殊農業的特色蔬菜,裝成箱子作為禮品,我記得當時賣到100塊錢一盒,但是很快就賣不成了,滿大街都是綠菜花了,它就不特色了。

我們說的特色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在某個區域或者具體到某個村莊在產業上的表現,它包括了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等。以地域特色為例,通俗地講只有這個村子長這個東西,其它地方不長,就是這個地方的特色,或者其它地方也長,但它長不好,沒有這么好的品質,也是這個地方的特色。我們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每個村莊你認真去研究,都有其它村莊不具備的這樣的特色,都有這個村民引以為自豪的,比其他村強的這樣的產品,千萬別說沒有特色,我們都一樣,那是你根本沒有去研究。

我舉個典型的例子,在十八大以后,總書記提出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河北有個縣的縣委書記和我說我們那兒看不見山,也望不見水,每個村都是一樣的、同質的,產業就是玉米和小麥,村容村貌也都同質化,記不住鄉愁,我能搞點特色嗎?我就跟他講了這樣一個道理,他在其他地方參觀的時候也看到了特色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啟發。

他回去以后一個村一個村地考察村里有什么特色,有一個村里一個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回村用糧食作畫賣給老外,一幅畫可以賣上萬美元,他一看這不就是傳統手工藝嗎?過去我們家家戶戶的老百姓都會用它來作畫,只不過過去粘的可能是燈芯草和麥稈。縣委書記就對美術學院的畢業生說你別自己去粘,你設計圖案去打市場,讓村里邊老百姓來做這個東西。現在是全國文明的糧畫小鎮,也是全國手工藝品的集散地。去年十一期間書記給我打電話說來了十萬人參觀、考察、學習、體驗、旅游、休閑。類似這樣的小鎮他在縣里面一共做了17個,每個都取得了成功,每個村都是有特色的,這就是發展特色農業。

發展特色產業要遵守一個原則是什么呢?小而精,精而強。過去到現在為止,規模做大做強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骨子里邊。特色農業應該堅持小而精,我們有本事讓它做大,絕沒本事讓它做強,它滿足的不是社會大眾所有人的需求,而是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這樣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價值。

所以我們發展特色農業,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特色,找到這個特色和把特色放大的途徑,但是這個大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堅持特色基礎上的小而精,精而強。

記者:中央鼓勵發展融合產業,我們也經常聽說文旅農融合的說法,融合產業究竟是什么?

朱啟臻:融合農業有兩個表述,一個是產業鏈的延伸,產業鏈從一產、二產到三產延伸,把每一個環節增值的收入都留給農民,農民的收入就增加了。另一個是功能的擴展,農業有多功能性,它不僅有生產功能,還有生態功能、景觀功能、教育功能。通過勞動教育吸引孩子們到這兒來進行農事體驗,孩子受到了教育,老百姓也獲得了多種收入,這是我們說融合農業的幾個方向。

那么問題就在于什么叫融合、誰跟誰融合。舉個例子來說,我有一年到貴州去,從機場到駐地的路上見到一景,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還有彎曲的公路,兩邊裊裊炊煙,特別漂亮好看。那裊裊炊煙是老百姓在公路的旁邊支上石頭,烤玉米,賣五塊錢一根。我說你怎么賣這么貴?一天能賣多少根?一個季度能賣多少天?老百姓回答說都是五塊錢一根,一天賣百八十根,一個季度賣十天半個月吧。司機說朱教授他一天賣200根都不止,一個季節得賣20天到30天,我說就按他說的最低的算,一天100根500塊,賣10天5000塊,那個地方是國家級貧困縣,一年可以種兩季玉米,最少收入1萬塊。

后來他們給我提供一個準確的數字,烤玉米的農民一年平均收入六萬塊,種玉米都說不賺錢,他們為什么能掙這么多錢?因為融合——背后就是自己的承包地:種地,第一產業;玉米掰下來就烤:加工業,第二產業;加工完就賣:服務業,第三產業,這就是產業鏈的融合。利潤都留給了生產者,老百姓就增收了。

我們到歐洲去參觀酒莊酒,一個200畝的葡萄園,為了釀出好酒,選擇好的品種進行科學管理,都是自家釀出酒來,請大家來品酒、賣酒。我也看過養100頭奶牛的有機牧場,擠奶后不直接賣奶,做成奶酪賣,這都是融合產業。

融合產業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融合一定是在生產者內部完成,而不是在生產者的組織之間完成。我們在搞融合產業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鄉村存在的重要意義。鄉村是融合產業不可或缺的要素,鄉村本身就是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現在講文旅農的融合,文化在什么地方?文化就保存在鄉村,鄉村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寶庫,文旅農的融合一定是鄉村和農業的融合。

理解了農業和鄉村的關系、農業和農民的關系,我們就知道應該做什么。像中央講的,未來我們要把農業變成有吸引力的產業,搞農業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獲得多方面的收獲,農業才有吸引力;要把農民變成受尊敬的職業,有安逸的生活、可靠的收入保障、良好的生活環境;還要把鄉村建成幸福美麗的家園,有青山綠水、良好的生態、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樣的鄉村才有吸引力,才能夠實現振興,同時也可以促進產業的興旺和發展。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三農大家談》第3季第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三级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脚交在线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