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邁入新發展階段,郴州市對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全力打造“一級六區”,立足本土資源優勢和特色農業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聚焦“四大百億產業”,特色產業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提質;常態化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變“盆景”為“風景”;“小村民”助力“大治理”,鄉村治理機制進行新探索;打響“湘南紅”紅色文旅品牌,傳統文化傳承提升有力;“土專家”攜手“田秀才”,鄉人才隊伍建設扎實有效。但也面臨城鄉融合要素供給與支撐不足、地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轉型發展亟待升級、傳統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的融合亟待加強、林地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的問題亟待解決、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業供給短板亟待補齊等挑戰。因此,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夯實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郴州市需要以區域戰略規劃為引領推動縣域城鄉融合發展、以打造公共品牌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化、高端化升級、以地域特色文化賦能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林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著力補齊農村社會化服務短板
關鍵詞:鄉村振興 特色產業 郴州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郴州市對標省委“三高四新”戰略,全力打造“一級六區”,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力促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一、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郴州市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舉全域之力一棒接一棒接續奮斗推動鄉村振興,著力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發展格局,努力闖出一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一)聚焦“四大百億產業”,特色產業區域布局不斷優化
郴州市立足本土資源優勢和特色農業產業,推動以柑橘、蔬菜、茶葉、生豬“四大百億產業”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1.高效率推進項目達產達效。出臺“四大百億產業”實施方案,成立“四大百億產業”全產業鏈推進工作專班,推行鏈長制管理,建立“四個一”工作模式,“掛圖作戰”,壓茬推進項目建設。篩選汝城繁華辣椒生產線項目、郴州展翔臍橙加工產業園項目、狗腦貢茶5G智慧現代產業園項目等71個企業項目進行重點培育,總投資79.2億元。目前,全市蔬菜播種面積、柑橘種植面積、茶園面積分別達179.7萬畝、91.8萬畝和41.5萬畝,“四大百億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500億元,成為郴州現代精細農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引擎。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72個納入重點調度的新建、續建“四大百億”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2.9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45.7億元的93.8%。
2.高質量打造產業主體。新增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汝城辣椒產業),8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園區承載功能逐步顯現。依托園區,全市已初步建成臨武鴨全產業鏈、宜章臍橙全產業鏈、永興冰糖橙全產業鏈、汝城辣椒全產業鏈“四個全鏈條”。新認定省級龍頭企業17家,市級龍頭企業8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1家,6家企業獲省“百企”培育項目。新增1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6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宜章長村臍橙產業),2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桂東清泉茶葉產業、桂陽蓮塘中藥材產業)。
3.高標準培育特色品牌。以“湘江源”蔬菜、“湘南臍橙”“湖南紅茶”“郴州福茶”等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以“二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基礎,加快構建農業品牌體系,積極打造知名農業品牌。目前,全市共有綠色、有機及地理標志農產品214個,“湘江源”授權蔬菜基地23個,“郴州福茶”企業26家。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以供粵港澳大灣區一個標準要求,加大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力度。全市已建成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126個,數量位列全國第二。資興東江蜜桔入選人民優選(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基地并授牌。
4.高水平推動農產品產銷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郴州配送中心和“湘江源”蔬果郴州配送中心正式運營。截至2021年12月底,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郴州配送中心完成8.05萬噸農產品銷售量,交易額5.2億元。共向大灣區銷售生豬130萬頭、果蔬295萬噸、水產品255萬斤。與興盛優選、叮咚買菜等電商頭部企業開展合作,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近200家龍頭企業與興盛優選進行了接洽,線上累計銷售特色農產品近500萬斤,總金額約1400萬元。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取得突破,農產品出口額突破1000萬美元,同比增長224.7%,出口額達100萬美元以上的龍頭企業有4家。
5.高成效強化資金支持。引進現代農業項目38個,總投資136.6億元,已到位資金35.5億元,項目開工率近90%。呈報省農業農村項目28個,資金到位共計10.05億元。精心包裝“三農”領域重點項目220個,總投資11.265億元。2021年安排1350萬元專項資金對“四大百億產業”實施獎補。加強與金融、擔保機構對接,分別與建行、農行、農發行等銀行簽訂金融服務協議,授信貸款額度超100億元;湖南農擔郴州分公司累計放款802筆,金額6.55億元。幫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減輕融資成本,54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享受財政貸款貼息資金2002萬元,貼息資金在全省排名第五,撬動和引導了社會資金17.2324億元參與鄉村產業發展。
(二)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提質
郴州市按照“五年過渡期”各項要求,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落實“四個不摘”的總體要求,以鄉村振興“二十字”為基本遵循,扎實推進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1.機制創新走在前列。郴州市突出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率先建立市級防貧監測幫扶平臺,得到了原國務院扶貧辦高度認可,并在全省推廣。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國防返貧檢測信息系統中郴州市納入重點監測對象9633戶21539人,無一人返貧致貧,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2021年10月4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從“半條被子”到“幸福日子”》專題報道汝城縣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做法;10月23日,在人民日報社人民網主辦舉行的2021年鄉村振興大會上,郴州作為全省唯一受邀參會的市州,集中展示了“弘揚‘半條被子’精神、‘捂熱’一方經濟”的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2.抓產業就業保增收。積極有序引導和幫助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增收,截至2021年12月27日,已實現16.9173萬個脫貧勞動力穩就業,超過2020年底的15.7325萬人,完成進度為107.53%。全市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21470人,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以強化“兩業一扶”為重點,投入中央財政銜接資金4935.4萬元,安排項目132個,新增公益性崗位222個,全區脫貧人口穩定就業3355人。
3.綜合保障優化提質。以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為重點對全區全部農村房屋進行了監測普查,通過動態監測、臺賬管理、隱患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全覆蓋、無遺漏,保障農村居民基本住房安全全覆蓋。持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排查,及時發現問題、加快補齊短板,堅決守住農村飲水安全底線。抓好社會兜底保障。為應對2022年脫貧人口醫保幫扶政策調整,郴州市創新方式,通過“五個一批”(宣傳發動一批、干部幫扶一批、村民過橋一批、社會資助一批、政策保障一批)推動脫貧人口和監測幫扶對象參保。建立了鄉村振興、民政、人社、醫保等部門的定期比對機制,截至2021年12月15日,郴州市2022年脫貧人口、監測幫扶對象參保完成率達到100%,走在了全省各市州前列。
(三)常態化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變“盆景”為“風景”
郴州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農村綠化美化,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轉變村莊建設大投入、大建設的思路,不搞“高大上”的“盆景”,而是就地就近節約、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將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變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實現鄉村“兩型”發展。
1.農村改廁“過三關”,“改”出新格局。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采用“村民點頭、愿改先改,村民點單、自主選擇,村民點評、全程參與”模式,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嚴格落實“首廁過關制”,建管并重,確保改廁質量。全市已建設農村戶廁14743戶、農村公廁107個。累計改廁戶數92.60萬戶,建成衛生廁所83.68萬戶、農村公廁4599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37%。郴州市農村廁所革命成功模式得到了胡春華副總理的高度肯定,資興市大王寨村在全國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推進會上被兩次重點推介。蘇仙區探索的改廁“過三關”模式也頗有成效。第一關:“首廁過關”。蘇仙區8鎮1街道全面建成“首廁過關”展示現場,116個村嚴格按照標準實施改廁。第二關:施工監管關。各鎮改廁專干必須做到每戶選址到場、開工建設到場、關鍵部位施工指導到場、竣工驗收到場等“四到場”。第三關:農戶滿意關。竣工后,首先由村級驗收過關,其次鎮改廁專干驗收簽字、區改廁辦按20%的比例抽查復檢過關,最后要過農戶簽字確認結果滿意關。通過實施“過三關”制度,累計實施戶改廁11143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84%。
2.垃圾分類兌積分,“兌”出新風尚。為了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工作,蘇仙區在飛天山鎮和平村開展垃圾分類減量“綠色存折”積分兌獎制度,提高了老百姓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利用村里的閑置地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分類處理站”,招聘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負責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揀收集、垃圾分類“綠色”存折積分登記工作,村委會設立了積分兌獎處,老百姓憑積分到村里兌取毛巾、洗衣粉、香皂等日常用品。通過“綠色存折”積分兌獎這一妙招,老百姓初步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并養成了正確投放垃圾的習慣,加快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的進程。依靠成功經驗,棲鳳渡鎮河頭、崗腳、莊門、瓦灶等村垃圾分揀中心已建成,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正在擴大試點范圍。目前已建成中心鎮垃圾收集中轉站14座,聘請農村專職保潔人員1740人,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常態化運行機制。
3.收取“三費”用于民,“收”出新觀念。2021年,蘇仙區在32個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中試行“三費收取制度”,即通過村民理事會組織向村民收取一定的環衛保潔費、自來水水費和建房保證金,以此發揮村民在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的主體作用。如,在飛天山鎮清江村,向村民收取每人每年10元的環衛保潔費,主要用于村里的日常保潔、保潔員獎勵和環衛設施維護等,費用不多,老百姓也能承受。老百姓繳納保潔費后,紛紛對村里的環衛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對保潔員進行監督,落實自家房前屋后的“門前三包”制度,農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環境變好了,也帶動了本地的鄉村旅游業發展。
4.村莊整治得實惠,“換”出新面貌。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最大的難題是農村空心房的整治問題。蘇仙區將農村空心房整治與土地占補平衡項目相結合一起推進,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2021年8月,蘇仙區在棲鳳渡鎮村頭村試行空心村整治與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相結合,共拆除老宅房(空心房)75棟,復墾水田約1.5公頃。項目實施后,不但順利拆除空心房14000平方米,還為村里籌集到村莊整治資金50余萬元。通過示范帶動,全區共拆除危舊房、雜房、空心房11萬平方米,為蘇仙區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奠定了堅實基礎。龍潭橋村搶抓土地增減掛鉤良好機遇,實現了不拿財政資金搞建設,不讓各級負債,所有的投入從項目資金中解決。目前,通過土地增減掛鉤項目43畝,籌集建設資金200余萬元,完成拆除危舊房471間21000多平方米,硬化巷道12000多平方米,改造巷道1300多平方米。
5.鄉村創建爭先進,“創”出新特色。組織開展“五清四改一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深入開展鄉村“搞衛生、除垃圾、清雜物、防疫情”活動,在全省率先推行“5%的特色精品村、25%的生態宜居村、70%的清潔整齊村”分類推進模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共開展暗查暗訪4次,通報“潔凈鄉鎮”52個、“臟亂鄉鎮”14個,約談縣市區4個。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數量38.17萬噸、清理村內水塘10687口、清理村內溝渠6604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41568噸,累計拆違、拆舊、拆危等共75973間(處),實現村容村貌持續提質。北湖區保和瑤族鄉小埠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四)“小村民”助力“大治理”,鄉村治理機制進行新探索
郴州市積極探索農村高效能治理長效機制,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角,探索出了多種鄉村自治的高效模式。永興縣高倉村、桂陽縣西水村被推薦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汾市鎮、沙洲村、陂副村、東源村、橋石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1.“一員多用、多員合一”的“村務員”治理模式。桂東縣因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村級事務管理成本大、效率低。針對村級事務公益性崗位“政出多門”,運行中存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職責不清、待遇偏低、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桂東縣創新探索農村公共服務“微治理”體系,將鄉村公共服務一網推進,出臺了《桂東縣村級公益性崗位整合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村(社區)總人口8‰的比例,遵循“經費不減、人員精簡”原則,將全縣原有生態護林員、農村(河道)保潔員、公路養護員、交通勸導員、安全生產監管員等“多員”合一,統一整合為“村務員”,全面承擔“衛生保潔、綜治維穩、護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公共服務體系為主的工作內容,切實將“村務員”打造成全縣政務工作中集采集信息、發現風險、反饋信息、化解問題、服務群眾的“第一觸角”。通過實施“村務員”整合,一個網格區域由原來幾個人變為一個人,工資由60-200元/月不等統一提高到1130元/月以上,同時政府統一為他們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使“村務員”成為一個香噴噴的職業,家門口的穩定就業,確保了“上面一根針、下面萬條線”村級微細服務工作的穩步推進。在全市2021年開展的“搞衛生、除垃圾、清雜物、防疫情”活動的四次暗訪中,桂東縣均排名第一,四都鎮、東洛鄉等8個鄉鎮被評為全市“潔凈鄉鎮”。當前,桂東縣連續3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2019年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2021年入選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連續20年被評定為湖南省“平安縣”,信訪工作“三無”創建和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獲得全省真抓實干激勵表彰,近年來民意調查均位居全省縣市區前列。“村務員”治理模式被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列為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2.村級事務民主管理的“五事工作法”。永興縣馬田鎮的水源村村支兩委針對村里基礎設施落后、黨員力量薄弱和人心難聚等情況,于2014年在全縣首創并實施了“五事工作法”:群眾提事、黨員管事、干部理事、集體定事、代表評事。通過“五事工作法”的實施,村級事務由村民民主決定,全面提高了村民們的知情權和參與度,水源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為水源村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目前,村內共發展龍頭企業3家、專業合作社6家、家庭農場3個,先后建成400多畝油茶種植基地、900多畝烤煙種植基地、200多畝冰糖橙種植基地和30多畝的蔬菜種植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承包經營等方式,大大提升了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水源村也先后榮獲了“省級生態文明村”和“省級衛生村”等榮譽稱號。永興縣“五事工作法”(群眾提事、黨員管事、干部理事、集體定事、代表評事)2021年9月18日獲得《央視新聞》推介,被評為“鄉村振興之星”。
3.村黨支部隊伍建設的“六任支書一臺戲”。龍歸坪村于2000年成立黨支部以來先后產生的6位黨支部書記吸收到村班子中來,一起為村里發展出力。“六位支書”共同秉持“團結奮進、自強自立,建設好龍歸坪村”的初心和愿景,圍繞“六個一”(樹立一種奉獻精神,堅持一個為民服務原則,完善一套規章制度,健全一個工作機制,培育一種傳統正氣,建設一批經濟產業)的工作目標,勠力同心,團結奮斗,示范帶動全村,團結精神從黨支部凝聚延伸,支部的團結春風化雨般滋養著廣大黨員干部,取得了良好效果,全村上下空間的團結。同時,村支部加強議事決策制度建設,凡是涉及對重大村務、重大支出、重點項目,堅決執行“四議兩公開”,獲得了廣大村民支持和擁護。2007年這“六位支書”入選“郴州市十大新聞人物”——和美村官組合。
(五)打響“湘南紅”紅色文旅品牌,傳統文化傳承提升有力
加強對紅色資源的挖掘保護,將發展紅色旅游與農業綠色產業相結合,明確構建紅色旅游和綠色產業發展空間格局,打響郴州“湘南紅”紅色文旅品牌。
1.以文塑旅,旅游資源“強”起來。目前,全市共有紅色旅游景區4家,其中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3家。汝城縣充分挖掘沙洲及周邊村莊的紅色舊址,建成了沙洲紅色旅游景區,打造了一張集黨性教育與紅色旅游為一體的名片。沙洲紅色旅游景區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以來,共接待各類游客134.6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18%、78.27%。汝城文明瑤族鄉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沙洲文旅小鎮獲批省十大文旅特色產業小鎮。截至2020年底,郴州市擁有國家等級旅游景區46家、星級酒店18家、旅行社60家、湖南省鄉村旅游區(點)172家。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600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580億元,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年引進項目23個,總投資96.13億元。納入全省旅游萬億產業重點項目庫的10個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39.82億元,年度計劃占比152%。
2.以旅彰文,傳統文化“活”起來。嘉禾伴嫁歌等3個項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銀飾鍛制技藝、傳統宗祠營造技藝、湘南木雕、嘉禾倒缸酒釀造技藝、桂陽太平窯陶瓷燒制技藝、嘉禾菜刀鍛造技藝、黃氏丹灸罐熨療法、臨武夜故事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0個、省級項目28個,國家級文化藝術之鄉1個,省級文化藝術之鄉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5處,中國傳統村落90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5個,數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來,沙洲瑤族村以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為抓手,結合沙洲“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實際,完成了30棟古民居、40棟傳統民居修繕保護,改造加固古巷12000余米,村內各類文物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傳承。沙洲瑤族村被住建部等部門評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龍歸坪村按照合理的規劃布局,以“龍文化”為主題的傳統古村落為目標,采用湘南民居風格對民房建筑風貌進行修繕,改造“修舊如舊、豐富遺存、傳承歷史”的民房193間。2019年,龍歸坪村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六)“土專家”攜手“田秀才”,鄉人才隊伍建設扎實有效
制定出臺了《郴州市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十條措施》。組織全市2064個行政村開展鄉村人才摸底統計工作,全市共摸底26726人,開展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培訓106期17938人。實施“鄉村工匠”培育工程,委托湘南學院等高校訂單式培養,依托郴州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院校,每年培育100名以上的“土專家”“田秀才”。
1.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北湖區在郴州市率先制定出臺《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選新鄉賢人才共計834名,其中本土新鄉賢630名,“離土”新鄉賢142人,“外來”新鄉賢62名,并建立人才信息庫進行常態化管理。按照“14+N”組織架構,指導全區14個鄉鎮(街道)設立新鄉賢組織,引導各村依托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立“鄉賢館”(人才工作站),對“鄉賢館”(人才工作站)作用發揮明顯、群眾高度認可,區財政給予每個村獎勵2萬元,對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突出貢獻者給予重獎。
2.健全“三支隊伍”機制。蘇仙區在推進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工作過程中,突出農業人才在產業振興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強農業專家、本土人才、科技推廣三支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產業人才支撐。一是強化指導,組建專家人才隊伍。在全區32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已脫貧村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幫扶村選派1-2名科技指導員,或聘請省農科院、湖南農大等專家教授和鄉土專家,指導該村產業發展,幫助農戶通過產業發展穩定增收。如葡萄產業特聘農技員周建鋒,長期為葡萄種植戶提供技術服務指導,引進、推廣葡萄新品種(陽光玫瑰)1200余畝,畝產值達9000余元,深受廣大種植戶歡迎。二是強化培訓,培育鄉土人才隊伍。充分利用蘇仙區農業電視廣播學校“A”類校資質,積極爭取農業電視廣播學校支持,承辦湖南“農廣助農”工程蔬菜產業領軍人才、柑橘產業領軍人才等培訓班,開展培訓120余人次。分別與郴州市夏生職業學校、郴州宏佳技能培訓學校聯合舉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新農商帶頭人、種養加技術能手培訓班,培訓種糧大戶、蔬菜種植大戶及養殖戶200余名,為全區116個行政村培養電商人才。另外,依托科技特派員、科技示范戶指導員、區鎮農技專業技術人員舉辦蔬菜、生豬、紅薯、再生稻、“稻+魚”、葡萄、紅心柚、獼猴桃等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38期,培訓基層農技人員130人次、農民3500余人次。三是強化創新,打造科技推廣隊伍。一方面,對接省市專家,加快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另一方面,立足區情實際,開展送科技下鄉服務。區、鎮各部門技術人員結合蘇仙區農時季節、生產布局及種植習慣,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推廣高效栽培、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新技術10余項。
二、穩中應變需應對推進鄉村振興面臨的現實挑戰
郴州市雖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面對國內外復雜的形勢,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還面臨城鄉要素供給與支撐不足、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結構不優、文旅融合不夠緊密、林地經濟發展不足、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不強等老難題、新挑戰,需要客觀分析,理性應對。
(一)城鄉融合要素供給與支撐不足
邁入新發展階段,區域城鄉融合互動進一步加深,其前提是要素自由流動基礎上的合理配置,但目前郴州市在這方面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制約,要素流通渠道尚未完全暢通,主要表現為鄉村向城市的單向流動,雙向流通受阻。
1.專業人才外流與農村人才匱乏之間的矛盾。受部分農資價格大幅上漲疊加不利的氣候因素,近幾年糧食生產利潤空間狹窄,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低迷,年輕力壯的農村勞動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專業人才的外流致使郴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遭遇“人才瓶頸”。例如在蔬菜采摘,果樹修剪等方面,郴州本地缺少熟練工隊伍,一般都要去云南廣西請熟練的農業產業工人,每天要支付工資300—500元/天,還要包吃包住。如此操作,不僅麻煩,成本也水漲船高。
2.鄉村經濟發展用地結構性需求與國家農地限制之間的矛盾。郴州市在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旅游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面臨著國家制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等方面的政策制約。如北湖區仰天湖一些地方,發展反季節食用菌,一畝大棚的產值達到1—5萬元,當地老百姓十分看好。但是因為仰天湖是山區,沒有平整的空閑地,如若要修建大棚就只能建在耕地上,這與國家保護耕地的政策嚴重違背,使得該產業發展受限。再如這幾年全市重點打造的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由于西河沿線基本是基本農田,不能隨意更改土地用途,盡管當地政府通過煙稻、菜稻等輪作方式來發展產業,但收效并不大。
3.鄉村振興資金需求大與資金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主要是公益事業,需要政府投入。但是受國民經濟下行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影響,現在的地方財政基本是吃飯財政,沒有多少資金去建設鄉村。農民收入情況也不容樂觀。郴州市柑橘受年初遭遇冰凍天氣,開花期、坐果期又受到低溫陰雨、冰雹天氣影響,柑橘品質較常年同期指標(果徑大小等)下降,冰糖橙坐果率較往年下降50%,安仁、桂陽臍橙預計減產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和增速全省排名較為靠后。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031元,總量和增速均位于全省第8位。農民收入的減少直接導致其對農業資金投入的力度減弱。
4.農業科技服務滯后與鄉村產業的新發展之間的矛盾。郴州市縣級層面沒有農科所,鄉鎮農技站名存實亡,缺乏專業人才;相關科研機構組織相對松散,跟鄉村一線聯系不夠緊密,導致鄉村產業發展缺乏后勁,缺乏競爭力。自然條件在農業生產中占重要因素,農業生產必須要遵循當地的自然條件,否則將顆粒無收。由于最靠近農業生產一線的鄉村和縣域缺乏農業科研院所,導致農科科技服務跟不上,一些投資者枉顧當地的資源稟賦盲目投資,最后血本無歸,間接影響了地方招商引資,農民受益也受到影響。
(二)地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轉型發展亟待升級
農業產業結構不優依然是郴州農業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郴州地區自然資源稟賦特色明顯,氣候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優勢,但在具體的產業發展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業的效益,最終也影響了農民的收入。
1.區域產業同質化。在規劃布局時,現有的鄉村振興相關職能部門對產業發展缺乏統一的前瞻性工作規劃,容易受到市場經濟影響使得區域內一窩蜂地同時發展類似的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造成重復投資或資源浪費的現象。按照農業區域布局規劃,郴州是以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為主的湘南特色農業圈,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地還沒有充分挖潛自身地區比較優勢而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區域布局結構,農產品相似程度較高,特色農作物布局分散,規模偏小,發揮不出各個地區的資源比較優勢,農產品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尚未得到凸顯,存在農產品季節性集中上市與消費者全年均衡消費的矛盾。這種區域版塊產業趨同、結構雷同的問題,不利于農業生產中形成有較強競爭力的規模化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品,不利于農業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分工。不僅如此,郴州的旅游產業也面臨同質化競爭的困境。例如,郴州市區、汝城縣、宜章縣一六鎮等地的溫泉旅游頗有雷同,溫泉特色產業與休閑觀光、鄉村旅游、避暑康養等產業結合不足。
2.特色產業競爭力不強。郴州農業是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導,林業、漁業、農業服務業為輔助的產業格局。目前農業資源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各業資源優勢、發展潛力挖掘不充分,種植業比重較大、畜牧業曲折波動、林業快速增長、農林牧漁服務業發展緩慢。調研發現,永興縣冰糖橙雖然在郴州地區小有名氣,但是銷售仍不穩定。究其原因,除了受天氣的影響之外,還歸因于果園管理過于分散,在種養方式、品質管理、營銷銷售等各個流程也就難得形成統一標準和合力。在銷售環節中當地政府雖然注冊了“永興冰糖橙”專用標志,但市面上魚龍混雜,出現的品牌多又雜,沒有一個品牌能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個共識。不論是冰糖橙的品種、品質管控、溯源、產品標準化,還是品牌打造與升級、文化內涵延伸、銷售渠道建立、打擊偽劣等的領域,都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給予引導和支持的。
3.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滯后。由于郴州工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其產業發展整體思路也相對落后,區域內的涉農產業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處低位運行。全市的農業經營主體具有規模小、產業鏈短、農產品加工轉換率低、競爭力弱等特點。多數農業經營大戶局限在僅僅將單家獨戶的土地流轉后集中經營,但其規章制度、組織結構、生產經營方式都較為陳舊,一旦遇到市場風險就會一蹶不振。全市國家級龍頭企業僅有4家,區域內有重大影響力的農業龍頭企業質量不高,年產值規模不大,叫得出名號的也只有玲瓏茶、狗腦貢、莽山紅、臨武鴨。
(三)傳統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的融合亟待加強
郴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旅游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郴州體現了湖湘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融與發展,但是其悠久的文化資源優勢沒有很好地轉化為旅游資源優勢,更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1.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目前,各個鄉村旅游點更多關注于吃、住、景觀打造,對公共廁所、停車位、旅游標識、接待中心等旅游專用設施投入明顯不足,鄉村旅游整體環境質量較差、檔次較低,留不住客人。特別是串聯或承載全市文旅資源的場館場地、交通公路、標識標牌建設,以及周邊的酒店住宿、餐飲補給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已開發的旅游區正步入老化期,對游客的吸引力日益退減,東江湖5A景區提質改造和東江灣省級旅游度假區提質升級亟待推進。另一方面鄉村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鄉村旅游的主戰場在農村,隨著外來游客的涌入,原有的水、電、路、氣等公用設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游客需要。部分正在開發的景區大多地處偏僻山區,交通較為閉塞,難度較大,如汝城沙洲與資興黃草旅游公路就亟待打通。
2.文化資源優化整合不夠。郴州市紅色旅游資源布局零散,缺乏空間整合,縣市區之間互動合作機制沒有形成。雖然目前已在全省率先出臺《全域旅游促進暫行辦法》,率先制定《郴州市紅色旅游發展規劃(2020-2030年)》《湘南紅世界級紅色旅游景區走廊概念性策劃》等紅色文旅規劃,但就現狀而言,產業發展仍舊缺乏區域融合,聞名全國的旅游品牌“半條被子”跟周邊旅游資源聯動不夠緊密,影響全域旅游發展。
3.優勢文化資源轉化較慢。郴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場,全市目前80%的外省游客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未來,郴州也將以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市場為主攻方向。但其經濟發展的基礎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其旅游管理體制、管理水平、旅游產品的包裝都需更有針對性,以便更好地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旅游需求。例如,當前郴州市的文創產品特別是紅色文創產品就存在種類少、缺乏文化和創意、缺少地方特色、購買渠道少、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高等突出問題。
4.多頭管理統籌推進機制不全。鄉村旅游發展涉及發改委、旅游、農業、國土、規劃、交通、財政、金融、林業、水利、環保等多個職能部門,但目前郴州市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是旅游、農業及各鄉鎮在負責推動,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多頭管理、都不管理的問題,沒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造成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得不到及時研究解決,鄉村旅游資源難以得到整合利用。
5.特色文旅發展步伐不快。缺乏統一的對外宣傳推廣品牌,市民和游客對郴州文旅特別是紅色文旅資源的整體認知了解程度有待進一步增強。鄉村旅游發展總體上還處于摸索階段,鄉村旅游到底怎么干、怎么抓,缺乏可借鑒、推廣的成熟經驗。同時各鄉鎮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對自身優勢認識不清,對地方特色、民俗風情、人文內涵等要素重視不夠,且缺乏提煉和挖掘,導致鄉村旅游發展內容單調、品位較低,同質化競爭嚴重,無法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造成資源的浪費,影響鄉村旅游的效益。如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蘇仙嶺,其“蘇仙傳說”已是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橘井泉香”講述的蘇母用井里泉水和橘葉熬藥抗瘟疫的故事,對當前中醫藥防疫抗疫也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但并未發揚光大。
(四)林地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的問題亟待解決
郴州古稱“林邑”,歷來就有“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之喻,是湖南省四大重點林區之一。2020年,郴州市活立木總蓄積量6727.41萬立方米,全省排名第四;林地面積2077.95萬畝,全省排名第3;有林地面積1807.95萬畝,全省排名第3;森林覆蓋率68.1%,全省排名4。雖然郴州市森林資源非常豐富,但從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來看,規模化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缺乏完善的產業結構,存在總體效益不明顯和林下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的問題,處于“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現狀。
調研發現,郴州市林產品加工規模小、層次低,大部分以粗加工、初加工為主,產品附加值低,處于產業鏈低端。具體表現為林產品產出以小家庭作坊為主,單位產品成本高,缺乏規模效益和價格優勢;林業產業結構尚未突破木材生產為主的傳統模式,林產加工業發展滯后,水平不高;技術開發能力不足,科技含量與技術設備水平低,產品可替代程度較高,產品質量缺乏優勢;存在低水平重復和無序競爭,難以形成產業發展合力;缺少高素質的市場營銷人才,沒有充分借助當前的電商平臺效應和互聯網經濟的優勢,企業搶占市場的能力不夠,市場開拓能力不強;涉林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安全生產經費投入不多。
(五)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業供給短板亟待補齊
郴州地處丘陵,山區面積大,自然條件限制了農業大規模化生產,農業連片生產、規模效益產生困難,農戶數量多、土地戶均規模小仍然是郴州市農業生產無法回避的現實。雖然安仁縣為2019年、2020年湖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縣,樹立了以生平米業“三統一”農機管理模式、鑫亮農業“十代”服務、犇犇聯合社“十大聯合”模式和天鷹合作社線上線下服務為代表的農業服務典型,但是郴州市整體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社會化服務明顯仍舊滯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化服務覆蓋面不廣。目前郴州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生產經營模式、靠天吃飯的農業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特別在種植業上表現尤為突出。對比湖南湖區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長足發展,郴州的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相對滯后,災害性的氣象天氣使得農業經營者損失慘重,對郴州市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2020年9—10月湖南遭遇極端連續陰雨天氣,郴州市由于社會化服務覆蓋不夠,因災損失明顯高于洞庭湖區。2021年1月份,郴州市出現連續低溫霜凍天氣,受低溫霜凍影響,柑橘等果樹在1月期間樹勢受損,抗逆性弱,加之春梢多,病蟲害尤其是柑橘黃龍病存在一定的發生風險,導致2021年的柑橘品質和產量降低,不同程度影響了柑橘生產。
2.社會化服務體系沒有發育形成。調研發現,郴州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整體滯后,除了一些規模經營主體提供糧食生產全環節服務外,其他經營主體仍以耕、種、防、收等為主,特別是機插、倉儲、冷鏈、加工等服務仍是薄弱環節;不僅缺乏生產各個環節、市場各個環節的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也缺乏將政府、企業與農戶連接起來,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跨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如安仁縣有規模以上服務組織130多家,其中具有機插機拋設施的只有10多家,全縣機插機拋面積只占糧食種植面積的9%。
3.社會化服務設施配套用地保障難。在現行政策下,服務組織的育秧大棚等設施農業用地基本得到保障,但配套庫棚設施、倉儲加工廠房用地仍難以解決。因為倉儲加工廠房屬于工業性質用地,而農用地轉為工業用地和建設用地必須采用招標、拍賣和掛牌形式,通過完全公開的流程確定土地拍賣價格和土地建設項目使用權人,這就導致服務組織的用地難。
三、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格局
立足新的發展基礎,面對新的發展要求,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構建以品牌為引領推進鄉村產業質量變革、以市場為導向推進農村經濟效率變革、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取向推進農村發展動力變革的體制機制與政策體系,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
(一)以區域戰略規劃為引領推動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規劃體制,通盤考慮城鄉發展規劃編制,一體設計,多規合一,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隨著郴州市區域規劃逐漸細化,規劃逐漸分散到各鄉鎮內,如同散落在各地的游離的點,各鄉鎮規劃戰略之間缺少銜接,缺少協調,甚至導致各鄉鎮各自為政,各鄉鎮與縣域、市區的規劃也不一致。要素流動障礙是阻礙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的深層次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統籌區域各類規劃,促進各類規劃有效銜接,以區域規劃為引領統籌縣域城鄉融合發展,通過完善區域規劃來促進縣域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1.統籌城鄉發展空間,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要圍繞郴州市“大十字”城鎮群,立足于各區域的自然資源稟賦、農業發展基礎,優化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的區域空間布局,加快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步伐。要立足郴州本土,突出嶺南鄉村特色,以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為取向推進農村發展動力變革,發揮重點鎮、示范鎮的示范引領及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挖掘梳理郴州的產業、生態、歷史文化優勢以及功能特色,科學合理地對郴州地區優勢特色農業區域板塊進行統一規劃和引導,著重培育有行業引領力、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特色支柱產業,形成地域特色鮮明、區域分工合理、高質高效發展的區域農業產業布局。各地區在制定各自的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時,也要注意既要根據自身的地區類型、經濟基礎、產業發展、優勢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規劃,更要著眼于郴州地區總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做好有效銜接。
2.優化鄉村發展布局,延續人與自然有機融合的鄉村空間關系。一是著力優化農業生產空間。立足郴州地域資源優勢,遵循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九大千億產業的總目標,著力打造以種植業、養殖業、林業、休閑旅游業為主體的農業發展戰略布局,積極構建“一基地兩區”戰略布局,大力推廣高山禾花魚+特色優質稻“稻魚種養”模式,提高種養綜合效益。其中,“一基地”是指以優質稻米、水果、蔬菜、水產品等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兩區”是指湘粵生態文化農業先行區、湘南特色產業(水產、水果、茶葉)創新示范區的。二是合理調整生活空間。要著眼于鄉村產業和農民生活需求的痛點、熱點及難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滿足鄉村發展需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推進“快遞進村”工作不斷深入,大力提升末端服務能力,為廣大村民的生活安全與便捷提供保障。同時,推進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在2009年郴州市嘉禾縣就被列為全省首批四個“湘南城鄉一體化示范縣”之一,2019年印發《郴州市創建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市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在全省率先創建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市。三是嚴格保護生態空間。堅持在鞏固“兩型社會”的基礎上持續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另外,郴州礦產資源豐富,改革開放以來,資源型產業曾經歷過一段急劇擴張期,畸形發展的礦業經濟雖然為郴州帶來了巨大財富,但其自然生態也遇到了嚴重破壞。因此,要持續推進鄉村的綠化、美化工作,做好山水林田湖等重要生態空間保護,做好鄉村生態振興。
3.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推動城鄉要素自由平等交換。進入新發展階段,實施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戰略,必然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理順城鄉關系,建立和完善城鄉協同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促進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有機銜接,不斷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首先,在要素“人”方面,不僅要充分挖掘郴州本土的農村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存量,更要培育新興農民大學生增量,構建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銷售人員、科研人員、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四級人才梯隊,推動新農人高質量就業。其次,在要素“地”方面,要加強郴州市各區域之間農業資源要素的深度交叉融合,探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現金、置換股份、置換社保“三換模式”改革,加快形成一批“農業+”多業態發展的特色產業,不斷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第三,在要素“錢”方面,要大力發揮“四大百億產業”的優勢,提升資本市場融資能力,積極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政府方面要有效整合農業資源和資金項目,一手抓管理,確保農業資金“放得下”,一手當杠桿,最大限度撬動市場力量,強化資金資本支持。最后,在要素“技”方面,既要夯實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資金后盾,又要不斷探索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新機制,打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二)以打造公共品牌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化、高端化升級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特色產業,重點關注品種結構優化,積極打造區域地標品牌,開拓消費市場。
1.以區域品牌為取向優化特色產業布局。品牌的核心是質量。郴州本地獨特的水土和氣候條件賦予了郴州農產品獨特的品質,如郴州高山禾花魚就是生長在郴州境內五嶺和羅霄兩大山脈海拔500米以上梯田中的鯉魚,那里生態環境優良,水質清冷,因采食落水的禾花而得名。要充分利用好郴州獨特的自然資源,強化本土品種培優,持續提升農產品的品質,打造區域地標品牌,通過標準化生產促進特色農產品提質擴容,完成系列品牌體系建設。另外,必須要高度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推進綠色循環農業發展,通過加強產地環境治理和生態過程規范,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把控農藥化肥用量,做好農家肥、有機肥增施,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按照一個標準供粵港澳大灣區的原則,抓緊制定郴州市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質量標準。強化例行監測,提高監測的時效性、準確性、真實性和覆蓋面。
2.推動特色農產品向中、高端轉型升級。高效對接市場,以銷定產,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現實困境是小農戶分散的小生產方式無法與瞬息萬變的大市場實現良好銜接,經常出現農民“豐產不豐收”的情況。要主動適應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需求由簡單的數量滿足上升為偏重營養、健康的質量需求的新變化,著力優化提升農產品的供給內容和供給方式。積極借鑒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打造高端農產品的先進經驗,引導特色農業走“品質+品牌+營銷”路線,加強農產品溯源管理,探索建立包括農產品的名稱、產地、商戶號、土壤情況和采摘時間的全過程標識機制,打造“可以看得見臉的食物”,通過品質提升、管理升級、商業運作,推動“土里土氣”的農產品轉身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高端有機農產品,實現特色農業高端化轉型升級。
3.延鏈補鏈強鏈加快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推進三產融合,打造綠色、高質、強品、創新的聯農帶農特色優勢產業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對現有優勢區域品牌農產品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搭建產業融合載體,扶持臨武鴨、永興冰糖橙等大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好2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汝城縣泉水鎮、安仁縣靈官鎮)、1個湖南省農業特色小鎮(汝城縣泉水鎮)、6個湖南省農業產業強鎮(安仁縣靈官鎮、宜章縣莽山瑤族鄉、臨武縣汾市鎮、蘇仙區棲鳳渡鎮、蘇仙區坳上鎮、資興市湯溪鎮)。立足區位優勢,不斷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內外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進駐郴州,抓緊抓好澳門君天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郴州)農業產業集群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郴州分中心。
(三)以地域特色文化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突出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挖掘好、保護好和、利用好郴州紅色文化旅游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創響“湘南紅”紅色文旅品牌。
1.把紅色文旅打造成為推進鄉村振興最閃亮名片。一是加快創建紅色旅游勝地。完善紅色文旅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一批紅色文旅項目進入國家、省級支持項目籠子,爭取啟動建設汝城嶺秀至資興黃草等旅游公路項目建設。精心編制和打造市域內、大湘南和省際區域有影響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以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為統攬,大力推進紅色引領、紅綠融合、文旅融合。著力用好黨的建設獨有資源,打造沙洲新時代紅色地標,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郴州段),加快推進湖南(沙洲)紅色文旅特色產業園。二是布局建設紅色教育基地。加快本土紅色革命故事、書籍、文獻的收集整理和推廣,扎實推進紅色文旅進景區等活動,積極開展紅色故事宣講,向市民和游客講述好“半條被子”等郴州紅色故事;充分發揮湘昆劇團、市文化館、市民族歌劇團等陣地優勢,創作編排紅色文藝精品。積極推動開展紅色研學旅游,培育好紅色文旅人才隊伍,構建良好紅色文旅人才引進、培養和發展環境。三是努力打造紅色文創寶地。緊密結合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議程示范區、中國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平臺建設,探索以“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711礦以及“中國女排騰飛地”為載體,建設郴州紅色文創基地。加快文創產品與紅色文化融合發展,包裝打造郴州福茶、郴州福橘、程鄉千日酒、姜山多椒、紅粉(魚粉)等文創產品,打造“郴博文創”品牌。建設“紅色文創+電商”平臺。
2.服務國家、省級對郴戰略定位,以地域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一是圍繞“國家可持續議程發展創新示范區”建設,貢獻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的“文旅智慧”,重點依托泛東江湖、西河、便江等重要水域資源,以及汝城、蘇仙、北湖等溫泉地熱資源,包裝和打造一批重點文旅項目。重點打造三大文化旅游發展帶(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紅綠融合發展,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全力打造“湘南紅”紅綠融合文化旅游發展帶、“西河美”鄉村振興文旅發展示范帶和“郴州八點半、夜空最閃亮”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二是圍繞“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筑牢湖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地位,建設大灣區“新客廳”。三是緊密結合中國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和“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建設,統籌規劃好“大湘南”區域文化旅游發展,切實推動“大湘南擁抱大灣區”。深化“紅三角”區域旅游聯盟城市合作,加強湘粵南嶺文化旅游協作區建設,全面落實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發展四大文化旅游板塊。充分挖掘沙洲“半條被子”故事的時代價值,全面推進莽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叫響無障礙旅游世界品牌。大力整合仰天湖等高山草原、濕地湖泊、民俗鄉村以及百里丹霞水資源,著力發展大莽山山地休閑文化旅游板塊、大沙洲紅色文化旅游板塊、大仰天湖生態文化旅游板塊、大飛天山山水文化旅游板塊。
(四)加強林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要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充分激活林地資源經濟價值的同時,充分保障林下經濟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
1.堅持科學規劃,謀好產業布局。按照集中連片開發、適度規模經營的要求,走集約化發展之路,突出做大做強森林康養、竹木加工、林下經濟、油茶四大特色產業。大力解放思想,增強攻堅克難意識,不斷深化對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特征和發展規律的認識,突出重點,強化措施,調整產業發展重心,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延伸產業發展鏈條,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完善林業產業化扶持政策,推進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升級。
2.促進規模化發展,提升整體效益。一是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通過政策扶持、財政補助、項目支持等多種方式,扶持省、市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好政策和“放水養魚”小策略,利用現有政策和資源優勢,激活民間資本,培育一批新龍頭,振興一批小龍頭,引導小企業積極與大企業、大集團合作,初步形成產業規模格局。二是創新經營機制。依托林業產業龍頭企業和示范基地、示范社,大力扶持種養大戶擴大規模、應用新品種新技術,著力構建“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經營模式,積極推行“訂單”生產。
3.加大科技推廣應用,推動產業升級。一是大力推廣林業生產新技術。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抓好名、優、特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提升主導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林產品品質。二是大力開展農民技術培訓。實施人才強農戰略,整合職校等培訓資源,加大培訓實施力度,強化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著力培養一批種養能手、科技帶頭人等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林農。三是創新林業技術推廣機制。繼續深入推進林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實行科技人員包項目、包產業的技術服務工作機制,定期深入基層、基地一線,蹲點開展技術服務,及時解決生產難題,充分發揮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作用,面對面、手幫手的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要探索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有效途徑,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緊密聯系,建立林業示范園區和實驗基地,鼓勵林業專家和技術人才創辦林業企業,開展林業科技課題研究,開發良品良種,推廣新品種、新材料、新技術。定期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一批林下經濟、油茶種植方面的科技示范戶。
4.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環境。一是強化政策扶持。要抓住政策疊加機遇,在國家政策扶持、項目支持、信貸支持、農民企業投資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的大好形勢下,認真研究和落實國家、省市各項產業扶持政策,找準結合點和突破口,在特色產業開發上積極主動爭項目、爭資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惠民政策和財政獎補政策,發揮政策的激勵作用,堅決杜絕截留、挪用等問題發生。二是強化項目資金投入。建立財政資金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穩定增長機制,不斷增加財政資金的投入,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科技示范園、產業基地、種養大戶的扶持,重點扶持林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示范、推廣等方面。積極探索林業項目整合機制,加強林業項目申報、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等環節的協調,最大限度利用各類項目資源扶持特色林業發展。
(五)著力補齊農村社會化服務短板
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業的發展規模。要積極推動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相關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各類服務組織,不斷強化服務人才培養,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
1.整合服務主體,建立專業化的服務平臺。注重整合政府、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以及科研院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發揮各自的專長和優勢,因地制宜推進區域性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共同搭建起專業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平臺。落實農機推廣服務“331”工作機制,推動農業機械化。另外,還要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公共性的社會化服務,公共性的社會化服務主要是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高度重視郴州市的水稻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積極統籌中央和地方相關資金及社會資本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分區域制訂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政策、下達目標任務、制訂保障措施,
2.拓展服務內容,延伸全流程服務鏈條。適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服務需求逐漸由單純的生產性需求向資金、技術、信息、保險、農產品保鮮、儲運、加工、銷售等綜合性需求轉變的新趨勢,積極拓展農業服務內容,實現全程化的社會化服務。尤其是針對小農戶所面臨的缺乏資金、土地或場地與市場銷售渠道等困難,以及村莊層面的生產種植規模不夠、農業效益不高等問題,綜合考慮農戶與村莊不同層面的需求,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
3.精準服務對象,創新多層次的服務模式。把握小農戶仍然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基本市情,針對全市小農戶特殊性的服務需求,通過“生產在戶、服務在社”或生產托管與“田管家”等方式,為其提供個性化、菜單式的農業服務。針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則著重提供土地流轉、農業保險與金融貸款等方面的支持。創新服務補貼模式,對包含了早稻集中育秧、機插機拋、烘干等3個及其他關鍵薄弱環節的生產托管服務,可按畝均補貼標準全額補貼。
參考文獻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人民日報》2022年2月23日,第1版。
張慶偉:《以實干實績推動“三農”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湘評論》2022年第5期。
陳文勝:《論中國鄉村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陳文勝:《論道大國“三農”》,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年。
陳文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求是》2017年第3期。
陳文勝:《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19年第12期。
陳文勝、李珊珊:《論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貴州社會科學》2022年1期。
陸福興:《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新湘評論》2021年第2期。
姜長云:《科學理解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導向》,《管理世界》2018年第4期。
張紅宇、胡凌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10期。
劉彥隨:《中國新時代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地理學報》2018年第4期。
(作者簡介:李珊珊,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土地;陳文勝,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城鄉關系、鄉村治理。來源:《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8月出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