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中央提出的大食物觀新論斷是發展經濟學的重大創新成果,是以經濟發展規律與經濟社會環境為客觀依據的。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是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方位上,對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做出的科學答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落實大食物觀,要堅持辯證思維,用好“兩點論”和“重點論”;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注重數量并提升質量;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重心,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相配合的“大食物”新發展格局;以“大健康”為目標,倡導科學膳食模式,做到民眾食物營養均衡;擴大對外開放,更廣更深開拓農業糧食國際合作,開創新產業鏈和供應鏈。
關鍵詞:大食物觀;客觀依據;大健康;科學膳食
從糧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再到大食物觀乃至“大健康觀”,是確保“大國糧安”的不斷豐富發展的新思維。2015年以來,黨中央在發布的多個文件中都明確提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并把這一新理念作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糧食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指導思想。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段具有綱領意義的論述,是黨中央為我國農業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的大方向,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大食物安全”做出的大決策,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實施的大舉措。
一、大食物觀提出的客觀依據
一個經濟科學新命題或新理論的產生,都是客觀經濟規律發展的產物,也是以客觀環境為必要依據的。目前我國提出大食物觀的新論斷,自然是以客觀經濟發展規律與發展環境為支撐的。由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的社會再生產規律,以及我國農業糧食產業發展的實踐,可以引導出大食物觀提出的四大基本依據:國內外宏觀環境發生變化是時代背景,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是基礎條件,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水平提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需求條件,統一大市場體系建立、全面市場化流通搭起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是物流條件。
(一)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
所謂大食物觀,是指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面向全部國土、充分開發以谷物為重點的全部食物資源,以滿足居民食物消費升級的需求。開發全部食物資源,是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基礎。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是在充分保護、用好耕地資源的同時,大力開發草原、森林、海洋、湖河、沙漠等資源,向植物、動物以及微生物要熱量和蛋白。也就是說,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出發,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蛋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多種類食物的有效供給。嚴密的邏輯表明,大食物觀是一個完整的新論斷:開發“大資源”是基礎,是為了滿足居民對“大食物”的需求,以促使其取得全面充足的營養素,即實現科學“大營養”,最終達到增強民眾“大健康”的目標。正確處理它們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推進“大資源”“大農業”“大食物”“大營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是構筑大食物格局的完整統一的必由之路。
(二)國內外宏觀環境發生變化
近年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糧食總產量創“十九連豐”的奇跡,綜合國力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另一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凸顯。這意味著,進入新時代后,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也是黨和政府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和國家發展大局出發,客觀分析人民生活的發展變遷與歷史格局得出的科學判斷。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需要由解決較低層級的供需矛盾轉向解決中高層級的供需矛盾,從解決“數量短缺單一型”供需矛盾轉向解決“優質充裕多樣型”供需矛盾。由此可見,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具有強大的邏輯必然性和時代必要性。
這里還需要清醒看到,當今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國際新形勢、新環境: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二是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所謂的大變局,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是百年來一系列歷史變局的演進、疊加和積累,昭示著未來的新歸宿。所謂大沖突,是當前仍處在激戰中的俄烏軍事沖突,其已成為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事件,嚴重影響糧食、化肥等產品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導致國際貿易嚴重萎縮,動搖了全球價值鏈的基礎。
綜合上述,大變局和大沖突相互疊加、交織,必然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沖擊。當然,既有嚴峻挑戰,也有難得機遇。我國的根本對策在于,在堅定保持戰略定力的前提下,堅持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切實落實大食物觀,高質量發展農業糧食產業,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強農業強國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三)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持續提高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礎,也是踐行大食物觀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多年來,我國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增投入、擴能力,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可逾越,并保障糧食種植面積在16.5億畝以上。迄今,全國已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4億畝,普及推廣良種、良技、良法和節水、節地、節肥的先進技術,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以上。所有這些促使我國糧食總產量打破一般周期,創造了“十九連豐”的奇跡。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8653萬噸(13731億斤),比2021年增加368萬噸(74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以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稻谷和小麥的自給率接近100%。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不僅加強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也成為世界糧食安全的穩定力量。
(四)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呈逐步升級趨勢,為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提供了客觀需求條件。第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呈上漲趨勢。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91元,增長0.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32元,增長4.5%。第二,城鄉居民用于食物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逐步縮小,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2022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比1978年下降27個百分點,達到30.5%。其中,城鎮為29.5%,農村為33.0%。第三,主食消費量穩中稍降,副食消費量趨增。通常被稱為主食的大米、白面等多年來消費量穩中趨降,而被稱為副食的肉、蛋、奶、果蔬,以及水產品等優質化“菜籃子”食品需求旺盛,市場容量巨大。在城鄉居民口糧保持基本穩定稍有增加的同時,現代畜牧業必需的飼料糧消耗量呈現增長態勢。第四,居民食物消費出現新特征,主要表現為:食物消費規模擴大化、結構合理化;食物消費品種多元化、質量標準化;膳食模式科學化、營養平衡化;消費行為文明化,尚德節儉常態化;追求消費綠色化,食物生態安全化;消費方式便捷化,越來越個性化。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我國城鄉消費市場將逐步恢復,升級類商品消費以及新型消費等均會較快增長。如今,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2021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商品第二大消費市場,網絡第一大消費市場。
(五)建立了集中統一的國內市場體系
我國建立了具有本國特色、分布廣泛、高度集中統一的市場體系,具有超大規模、完整結構和發展潛力,并擁有“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優勢,為落實大食物觀創造了“內循環”條件。近10年間,我國凈增各類市場主體1億戶以上。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市場主體超過1.69億戶,堪稱世界之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民人數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12月,全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顯現出強大的韌性,即具有解決農產品市場體系遭遇到各種問題的客觀條件和能力。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雖然面臨嚴重困難和多種挑戰,但長期向好發展的基本條件依然存在。這是由以下客觀條件所決定的: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供給量和市場流通量龐大,客觀需求旺盛;農產品市場分布全國城鄉,回旋余地廣大;新興市場主體大量涌現,素質全面提高,促使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成熟度不斷提升;市場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以及技術產業化應用,使市場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加強。從市場發展的實際狀況看,新建市場主體主要分布在農、林、牧、漁業,以及科技、信息服務業,空間廣闊,行業眾多。這些可產生內在動力的基本因素,成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落實大食物觀的強大物質基礎與活力源泉。
二、貫徹大食物觀的深遠意義
實施一定的經濟發展方略與方針、改革與改制、創新與創舉,一方面應以一定的經濟學理論為支撐;另一方面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從這兩個方面來衡量,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貫徹大食物觀的理論意義
大食物觀是新時代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在人們思想觀念層面的聚焦和反映。它是人們對什么是“大食物”,為什么要樹立大食物觀,以及怎樣落實大食物觀的看法與形成的系統理念。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是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方位上,對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做出的科學答案。
首先,大食物觀堅持人民主體性,即以人民為發展主體和中心。大食物觀以人民福祉為宗旨,完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這意味著,貫徹大食物觀的唯一出發點和歸宿點,就在于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大食物”全產業鏈開發,不斷有效開發要素資源,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讓人民群眾的食譜更豐富,餐桌更多彩,生活更幸福,身體更健康。
其次,大食物觀堅持內生主因性,即以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為發展主因。通過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提高和改善食物供給質量,以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滿足居民對于優質化、多樣化、營養化、綠色化、保健化、方便化、安全化食物的需求。
再次,大食物觀堅持實踐整體性,即把“大農業”“大食物”“大營養”和“大健康”四大產業辯證統一起來,使其成為一個統一整體。一方面,落實大食物觀,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發展“大農業”,科學開發多種多樣的食物,使之具有“大食物”“大營養”的優點;另一方面,大食物觀倡導科學膳食,即以現代營養學原理和人體生理需要為引導,澄清對營養概念的誤解,采取科學膳食方式,改善居民營養平衡狀況,實現居民“大健康”的目標。
最后,大食物觀堅持發展的生態性,即推動“大食物”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發展產業化。在此過程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改變。貫徹大食物觀,在多途徑、全方位開發利用要素資源過程中,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采用生態發展模式,注重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同時,堅持“優、節、保、建”四大原則,即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樣,把資源消耗浪費、環境污染損害降到最低限度,而把包括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內的綜合效益提到最高水平。
綜合上述,貫徹大食物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民福祉為中心,以加強糧食安全和大食物安全為目標,以充分開發利用全要素資源為途徑,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調節手段,提供了構筑大食物格局的新途徑以及新時代農林牧漁業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融發展理念與宗旨、發展方略與重點、發展目標與途徑為一體,堪稱豐富和創新發展經濟學的重大成果。
(二)貫徹大食物觀的實踐意義
貫徹大食物觀,具有政治、社會、經濟和生態等多方面的實踐意義:有利于解決當代社會主要矛盾,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有利于開發利用全部資源,增加糧食和“大食物”產能;有利于改善食物供給結構和質量,增強確保“大國糧安”的能力;有利于滿足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實現科學膳食和營養平衡;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有利于發揮資源替代作用,緩解我國人均耕地資源不足的壓力;有利于開創農村新產業,開拓農民增收新渠道,增強鄉村振興動力。具體來說,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將會取得以下幾個方面的重大效果。
1.開發廣闊國土,發揮資源替代作用
我國國土資源的結構特點是耕地、林地占國土總面積的比重少,森林約占13%,耕地約占10%;人均占有耕地數量少,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時,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大多稟賦較差,交通閉塞,利用難度大。顯然,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小、后備土地資源利用難度大是必須彌補的短板。其途徑之一就在于開發廣闊國土,發揮資源替代作用。貫徹大食物觀,就是廣開視野,全方位、多途徑拓展食物來源,開創新產業,包括向森林、草地、山地、江河湖海、設施農業索要特色食物;綜合開發利用資源,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增產多樣化、優質化產品;發展生物科技,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索取熱量、蛋白質等優質食物。采用比喻的說法就是:發展綠色經濟,建設“樹上糧倉”,增產優質、特色木本糧油產品;發展藍色經濟,建設“海洋牧場”,增產高價值水產品;發展白色經濟,建設“蛋白工廠”。鑒于此,落實大食物觀具有替代土地資源、豐富市場供給、改善居民膳食、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等多方面的作用,需要在珍惜、保護與有效利用耕地的同時,積極擴大開發耕地以外的國土資源。
2.打開森林寶庫,建設“綠色糧倉”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巨大的森林寶庫和食物資源庫。森林食品被公認為人類第四大食物來源,它是以森林生態環境下生長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為原料,遵循動植物和微生物自然生長規律生產加工,無人工合成添加物的食品。森林食品以森林的良好生態環境為依托,具有原生態、無污染、保健、安全等多種優點,是比普通農產品更天然、更綠色的食品。現今人們初步了解、開發利用的森林食品有十多類,主要包括:森林藥食資源、森林堅果資源、森林水果資源、森林蔬菜資源、森林油料資源、森林淀粉植物資源、森林花卉資源、森林香料資源、森林色素植物資源,以及森林食用菌資源等。迄今,我國主要通過開發木本糧油資源及振興林下經濟兩條途徑開發森林食物資源,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1年,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已超過6億畝,各類經營主體超過90萬個,從業人數達3400萬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總數達649個。按照《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25年)》,到2030年,林下經濟的經營和利用林地總面積達7億畝,實現總產值1.3萬億元。可見,對于主要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市場壓力巨大、資源和環境約束嚴峻的我國而言,開發森林食品資源可發揮巨大的資源替代作用。
3.開發廣袤海洋,耕耘“藍色牧場”
我國是世界水域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灘涂資源、海洋漁業資源、海洋礦產資源、港灣資源、海洋旅游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資源。內陸水域有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總面積約2700萬公頃的淡水養殖基地,近海海域有總面積約4.73億公頃的海水養殖空間。海域擁有2萬多種海洋生物,漁業資源豐富。就魚類而言,全世界約有3000種魚類,中國約占2400多種,其中海洋魚類、淡水魚類居多,繁殖力強,生長快,適應性廣。這些構成了我國浩瀚的“藍色國土”,生產的海產品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蛋白食品,具有極大的食物資源替代作用。近年來,我國通過科學利用廣闊海域空間,提升海域生產力,建立生態化、良種化、工程化、高質化的漁業生產與管理模式,實現了“陸海統籌、三產貫通”的海洋漁業新業態,海洋經濟規模總量不斷取得突破。2012—2021年,海洋經濟總值從5萬億元增長到9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產業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特別是新興海洋產業的增速超過10%。
4.開發廣袤草原,建設“肉庫奶罐”
我國擁有各類天然草原近4億公頃,占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3%以上,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比重高達40.9%。歷經改良和建設,我國廣闊草原變成現代大牧場,目前全國草原劃分為五大新牧區,包括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和西藏。各大牧區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各異,適宜于發展多種特色牧業,盛產多種動物蛋白食品和珍貴畜產品,像肉、奶、皮、毛、羊絨以及產量可觀的雜糧等。如今,我國畜牧業轉型發展已取得明顯成效:保供給,肉蛋奶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4億噸以上,畜禽養殖綜合規模化率達到60.5%;保安全,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6%,質量安全水平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保生態,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74%,綠色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2022年,我國的肉類、蛋品、蔬菜、水果以及水產品的總產量都高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總產量高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牛奶、牛肉和羊肉總產量依次達到3932萬噸、718萬噸和535萬噸。這表明,貫徹大食物觀,借助生產手段、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等方面的顯著進步,將促使草原成為動物蛋白食品“肉庫奶罐”。
5.科學保護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過去單一、粗放型的農業經營方式,造成對耕地、水資源等的過度和不恰當利用,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嚴峻挑戰。大食物觀強調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貫徹大食物觀,必將更加注重環境友好、生態保育,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依靠綠色技術緩解農業水土資源緊缺、農業環境污染的壓力,實現糧食綠色低碳生產。以草原為例,廣闊草原的物質生物地化循環、維持生物物種與遺傳多樣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保障系統,不僅承擔著為人類提供各種植物和動物蛋白食品及原材料的基本功能,而且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食物觀指引下,對草原資源進行可持續開發利用,將使其防風蝕、固沙漠、防治沙塵暴、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和凈化空氣等保障生態環境的功能進一步加強。同時,健康的草原生態系統可以抑制溫室效應,以及減緩噪聲、釋放負氧離子、吸附粉塵、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從而起到凈化空氣、改善生活與生產環境的作用。
三、大食物觀的落實舉措
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方面、多層次和多領域,必須辯證處理好落實大食物觀與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業結構改革、與改善居民食物營養、與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保護資源環境、與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的關系。在處理好上述重大關系的過程中,要著重采取以下五項必要舉措。
(一)堅持辯證思維,用好“兩點論”和“重點論”
運用辯證思維,全面處理好落實大食物觀與保障糧食安全的關系。一方面,糧食屬于“大食物”的范疇,糧食不僅是食物,也是生產其他食物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食物的多樣化不僅可以改善居民膳食結構,讓居民吃得更好、更營養、更健康,而且有利于開發全部國土資源,減輕耕地資源不足的壓力。鑒于此,在落實大食物觀過程中,必須堅持用好“兩點論”和“重點論”。
1.糧食在食物系統中占據首要地位
食物系統由來自自然環境中的植物、動物和生物的多樣化食物資源的生產、加工、儲存、流通、制備和消費等整個產業鏈條所構成。根據所含主要成分不同,食物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谷類、薯類及雜豆;動物性食物,包括豬、牛、羊、禽等肉類,以及禽蛋、奶類和魚等;油脂類食物,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果蔬和菌藻類食物;木本糧油和堅果等特色食品資源,包括茶子油、橄欖油、牡丹油、核桃油、棕櫚油等木本糧油和板栗、大棗、柿子等堅果。由此可知,第一,作為生活資料,糧食是人類口糧,是維持民眾生計和生存的根本。第二,作為生產資料,糧食是多種工業原料,包括現代飼料工業、食品工業、醫藥工業,以及燃料乙醇工業等都不可缺少。第三,作為軍用戰略物資,糧食對于“備戰備荒”和鞏固國防不可或缺。第四,作為重要后備物資,糧食是抵御嚴重自然災害、防災救災的壓艙石。第五,作為特殊商品,糧食是防范市場風險、穩定市場的穩定器。從中可以得出一個重要啟示:在大力開發利用全部要素資源中,必須把確保和加強糧食安全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決不能以“大食物”替代糧食,更不能不要糧食。
2.糧食在居民食物營養平衡中起基礎作用
食物具有明顯特點:第一,各類食物分布廣狹、產量高低、作用大小及生長的環境條件等各不相同。第二,各類食物的構成結構、組成成分各不相同,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其比重也不相同。第三,各類食物以不同比重提供人體必需的七種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水。第四,人體生理發育和健康保障對各種食物的需求量及營養素攝入量各異。各類食物生產、銷售和消費的實踐證明,糧食(谷物、薯類和小雜豆)的生產總量、銷售和消費總量,在各種食物中都高居首位。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主要膳食谷物與薯類是人體所需能量、多種微量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提供的總能量約占50%—65%,這表明,糧食在居民食物營養平衡中起基礎作用。
3.糧食是生產動物蛋白食物的基礎原料
所謂的動物蛋白食物基本上是飼料糧轉化而來的。以人們日常生活必需的動物食品為例,目前一般飼料轉化率(料肉比)為:生產1斤豬肉,大體需要消耗3斤多飼料糧;生產1斤牛肉,大約需要消耗6.5斤以上飼料糧;生產1斤禽蛋,大約需要消耗2斤飼料糧;生產3斤奶,至少需要1斤飼料糧“催奶”。此外,還需要配入相當大數量的、不同比例的蛋白飼料(大豆、菜籽蛋白等)。如果削弱或缺少糧食這個基礎保障,膳食結構的重要構成內容肉、蛋、奶、魚,以及果、蔬、菌等多樣化食物都將成為無木之林和無源之水。因此,為落實大食物觀,必須打好糧食安全的糧食基礎。
從以上闡述中可進一步認識如下邏輯觀念:只有確保端牢14億多人口的飯碗,并增強其作為生產力第一要素的人的體力、智力和勞動能力,方可振興和發展各項事業。為此,需要高質量發展“大食物”產業、草原“綠色食物”產業、海洋“藍色食物”產業和生態型林業食物產業;優化農業糧食供給結構;高質量建設和發展商品市場流通體系及“無縫連接”的物流系統;構建糧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當然,在客觀認識保障糧食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大食物”的價值和作用,從二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出發,推動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相得益彰。
(二)堅持供給側改革主線,注重數量提升質量
一部農業糧食發展史,就是一部由低到高、由傳統到現代的農業結構轉變和升級的歷史。包括農業糧食在內的經濟結構問題,極具普遍性、復雜性、變化性和長期性,因此農業糧食結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等客觀環境的變遷,農業糧食經濟結構必須相應轉變和改革。
1.農業糧食產業進入了結構改革的關口
21世紀初,國內糧食市場多重矛盾交織,新老問題疊加:部分糧食品種供過于求,相對過剩;普通品種儲糧滯銷,去庫存任務艱巨,收儲制度亟須加快改革。這表明,我國糧食供求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矛盾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同時,我國農業糧食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因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其進入結構升級、方式轉變、動力轉換的緊要關口。鑒于此,必須推進農業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糧食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加快農業糧食轉型升級,在注重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朝著綠色生態可持續方向轉變和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和落實大食物觀,就是順應以供給側為重點、供給側和需求側相向而行的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工程。供給側和需求側必須保持協調、平衡的比例關系,否則就會出現農業糧食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適應消費結構的情況。例如,有些產品供不應求,造成消費者“買難”;有些產品過剩或不足,造成生產者“賣難”,過剩與短缺并存,會造成資源配置不當和嚴重浪費。鑒于此,實施農業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適應需求側結構的變化,具有極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著力補齊農業糧食供給結構的短板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供給質量與效率,改善供給結構。農業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即提升其供給的總體質量及其相應的服務能力,以達到規定的標準與品質要求。第一,要補齊產品的質量短板,確保優質糧食持續穩增。目前要調動一切資源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努力推動糧食產能早日邁上新臺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第二,要補齊食用植物油料短板。基于食用植物油市場需求量大,而供給缺口大、進口數量大的狀況,當前要因地制宜擴大大豆、油菜籽種植面積,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第三,要補齊農業糧食生產結構的短板。合理調整農業糧食生產布局,抑制“南糧北移”擴大的趨勢,注重發揮南方地區積溫高、土壤肥、水源豐沛的優勢,合理擴大優質稻谷的生產,嚴格防止耕地“非糧化”。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3.提高食物有效供給質量
深化農業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提高有效供給質量,包括健全產業產品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品位檔次、品牌形象。第一,轉變發展理念,從偏重于數量擴張轉變為數量與質量并重,優先提高質量。第二,創新體制機制,具體包括建立農業糧食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工業和城鎮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的防控機制,建立綠色農業標準體系,完善農業生態補貼機制等。第三,轉變農業糧食發展方式,走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和生態發展道路。要保持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稟賦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健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減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稈、畜禽糞等資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廢舊地膜和包裝廢棄物等回收處理制度。第四,從資源利用、產地環境、生態系統、綠色供給等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建立農業功能區,建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建立節約高效的農業用水制度等。
(三)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重心,實現物流雙循環
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的整個進程,攸關局部與整體、數量與質量、生產與生態、城與鄉,以及國內外等方面的重大關系。從實質上講,這些關系可以歸納為如何處理好糧食和“大食物”的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問題,即落實大食物觀,必須解決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與國外雙循環相配合的新發展格局。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以大格局和大視野,創建國內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有利的國際環境條件,即必須創建國內現代市場流通網絡和完備的物流系統,又必須開拓國際貿易市場,暢通國際物流通道。
1.切實做強糧食和“大食物”產業
一方面,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關系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決不可放松或削弱。要牢牢掌握糧食主動權,保持糧食基本自給,特別是確保14億多國民的口糧(大米、小麥)完全自給,或者說口糧自給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另一方面,要積極落實大食物觀,開發多樣化特色食物。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因地制宜開發全部國土資源,增加豬、牛、羊肉以及牛奶、禽肉、禽蛋等動物蛋白食品供應,開發更多魚類和水產品,同時要積極開發木本糧油等森林、園藝產品和菌類食品,向“不與糧爭地”的“海洋牧場”“林下經濟”索要特色食品。在增產初級產品的基礎上,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振興畜牧品、水產品與森林食品的精深加工業,延伸產業鏈,有效增加附加值。如是,就為糧食和“大食物”建立國內大循環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2.建立國內糧食和“大食物”的大循環體系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經濟逆全球化的環境條件下,國際農產品供應鏈遭到“隔阻”甚至“斷鏈”的沖擊和挑戰。為此,必須進一步發揮國內超大規模的市場體系優勢,建立國內食物大循環體系。在此過程中,要采取“四引入”措施:一是引入新理念,促進食物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融合發展;二是引入新平臺,推廣“互聯網+”平臺,提升糧食等農產品特別是“大食物”市場體系的現代化水平;三是引入新技術、新裝備,把各種物流要素、設施節點有機結合,使之成為統一的現代物流系統;四是引入新動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威力,探索產業鏈、供應鏈的新形式,在提高糧食和“大食物”的大循環效率和效益中發揮關鍵作用。
3.積極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進一步開拓多元化市場、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和增強競爭新優勢,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特別是要進一步優化對新興市場出口產品結構,擴大新興市場的占比。二是加快自貿區建設,完善合作機制,搭建各類平臺,暢通貿易渠道,提升貿易質量和效果。三是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四是謀劃建立國際大循環新體系,建設國際營銷體系,持續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從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大背景出發,可設想:第一,繼續以“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提升農業糧食的合作水平,向產業鏈供應鏈的廣度、深度拓展和提升。第二,繼續擴大與俄羅斯的貿易規模,特別是中國到俄羅斯遠東地區興辦大豆農場,促使其成為我國優質大豆的主要來源之一。第三,繼續優先發展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糧食合作,積極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關系,擴大優質大米、熱帶水果、棕櫚油等產品的進出口。第四,繼續與中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國保持穩定的大豆等農產品合作關系,與北美、歐洲進行農產品正常貿易。第五,積極“走出去”,促進要素資源在國際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例如,到俄羅斯、非洲等地創建農場,因地制宜種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
總之,要從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出發,建立和形成我國農產品貿易布局,使其在落實大食物觀過程中發揮重大作用。通過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形成糧食與多種食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為基礎的生產環節更加強大化與現代化,作為關鍵的流通環節更加市場化與效能化,作為終端的消費環節更加合理化與平衡化。
(四)以“大健康”為目標,倡導科學膳食模式
保障糧食安全和貫徹大食物觀的基本目標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大健康”水平。“大健康”的內涵包括:以國家健康價值觀為核心,強調生物、心理、社會及生態和諧,遵循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實現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實現“大健康”目標,必須倡導科學膳食模式。
1.科學膳食是一種食物消費模式
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存在多種弊端:一是城市居民對豬肉及油脂的消費量偏多,油鹽過量,導致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有升高趨勢;二是居民膳食中米、面精度過高,雜糧、豆類制品消費量偏低,由此造成鈣和蛋白質攝入量不足;三是居民每日飲水量、運動量均不達標。居民膳食構成與生活方式不合理,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消極影響,導致慢性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消除這些弊端,采取科學膳食模式是必由之路。所謂科學膳食,不是指具體的食物品種,而是一種根本區別于傳統的、非理性食物消費的消費模式,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全面、均衡、適度”六個字。“全面”是指食物消費多樣化,既包括谷物、薯類、豆類等多種植物性食物,又包括適量的動物蛋白食品,如豬牛羊禽蛋及魚類等,這是構成科學膳食的基礎;“均衡”是指人們食用的各種食物及從中攝取的必需營養素比例合理、相互平衡,即營養平衡,這是科學膳食的核心;“適度”是指消費的各種食物及攝入的營養素量,都要與人體的合理需要量相適合,不可過度或不足,這是科學膳食的原則。
2.營養平衡是維護人體健康的基石
科學膳食模式涉及多樣化的“大食物”與谷物豆薯等“主食品”之間的關系。客觀而言,這兩類食物,即主食與副食之間既有互補效應,又有替代效應。禾谷與雜糧類食品及動物蛋白食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是有效加強人體健康的基石。正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薦的十條基本原則: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適量奶類、大豆或制品;經常吃魚、禽、蛋和瘦肉;少油、少糖、少鹽;飲食適量,不可過量;堅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三餐分配要合理,吃的零食應適當;每天飲水要足量,合理選擇飲料,如飲酒必須限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落實大食物觀旨在讓居民吃得更豐富多樣、更優質營養、更儉約文明、更科學保健。要實現這個目標,科學膳食是主體,營養平衡是核心,合理消費是途徑,人體健康是目的,而其中的營養平衡是保障人體健康的基石。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2年就提出的,把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視為人體健康四大基石。落實大食物觀,必須堅持合理膳食、營養平衡的現代營養學原理,消除誤解或錯誤認識。例如,有人認為吃動物蛋白食品越多越好,甚至誤以為可用多樣化食物替代糧食。這不僅違背大食物觀的本意,而且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五)擴大對外開放,更廣更深開拓國際市場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既是發展具有本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落實大食物觀的必要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面臨全球肆虐的疫情、經濟全球化的逆流,以及俄烏沖突對農業糧食產業鏈和供應鏈帶來的嚴重沖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僅沒有關閉,而且越開越大。從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歷史高度出發,落實大食物觀,必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發展總體上,既要注重擘畫完成落實大食物觀的頂層設計,又要注重建立健全對外開放的制度體系、產業體系及組織經營體系;在發展原則上,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在發展路徑上,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從單一產品國際貿易到資源的國際配置,乃至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
具體地說,要采取以下五項措施:一是加大開放力度。要進一步開放農業糧食乃至“大食物”市場,放寬外資準入,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二是提高開放質量。要從農產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促進引資引技引智緊密結合,以國內帶國際,以國際促國內。三是擴大開放包容度。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和而不同”與“和合共生”理念,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四是保障開放安全。要堅持獨立自主與擴大開放有機結合,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健全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系。五是嚴格把好國門安全關。海關處在對外開放國門安全“第一線”,承擔著把好“國門關”的使命,必須筑牢國門安全防線,把不符合準入要求的商品和食物攔截在國門之外。
這里要特別強調,在提升和擴大對外開放中,必須進一步優化進口結構和布局:一方面,按需求擴大進口。在確保糧食安全、口糧完全自給的前提下,擴大優質農產品進口,提高市場有效供給。適量進口非轉基因大豆、油菜籽及優質奶類等農牧業產品,以有效彌補國內食用植物油、飼料蛋白和乳制品市場供應的不足。另一方面,合理調整布局結構。適應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和價值鏈的巨變,合理調整國際貿易的地區布局,打造更安全、更暢通、更互利的對外開放渠道和平臺。
結 語
深刻探討大食物觀的內涵、提出依據和深遠意義,就會認識到:“大食物觀”之大,在于“國之大者”。大食物觀的內涵與精髓,充分體現了“國之大者”的本意與本質,即關乎治國理政的重大事務。然而,“國之大者”的內涵和底蘊是隨時間、地點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相應變化的:“國”不同,“大者”也不同;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條件下的“大者”也不同。因此,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全局和發展等多個視角觀察、認識和把握“國之大者”的時代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民”為國基,“谷”為民命,“食”關國運民生,確保以糧食為重點的食物安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美好、更健康、更文明生活的需求,是我國當代“國之大者”底蘊的重要體現。社會經濟科技愈發展,“國之大者”賦予大食物觀的內涵和底蘊就會愈豐富、愈深刻,踐行路徑也會愈來愈寬廣。
大食物觀之“大”,在于視野廣大:面向全部國土,放眼全部資源,胸懷全體人民;大食物觀之“大”,在于思路遠大:著眼發展“大食物”,著力創新“大農業”,著意追求民眾“大健康”;大食物觀之“大”,在于格局高大:統籌促進“五鏈”深度耦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大食物觀之“大”,在于目標宏大:探索具有本國特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式現代化;大食物觀之“大”,在于擔當責任重大:確保端牢自己的飯碗,增進人民幸福安全感。這意味著,必須貫徹執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面落實六大責任。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滿足居民日益多元化、優質化、全面化、均衡化的食物需求,包括對食物品種、品牌、品味、品級的要求,提高我國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和“餐桌上的幸福”。這就是落實大食物觀的初心和真諦。
(作者系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糧食經濟、農村合作經濟學人,孫冶芳經濟科學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州學刊》2023年第5期 )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