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國農地流轉市場轉型邏輯》
農地流轉是學界一個老生常談而又常談常新的重要話題,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且地塊極為細碎的農業大國來說,農地經營及其產權流轉有著特殊的性質及其交易含義。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信任機制以及關系網絡,在農地資源分配與配置中不僅隱含著機理的特殊性,也表現出功能的重要性。盡管農地流轉“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與市場邏輯不一致,且可能抑制農業經營績效的改善,但其內含的價值不僅在于維系農村的基本人際網絡和社會秩序,還在于鞏固家庭經營的基本地位和發揮小農戶的組織優勢,從而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抑制農業經營成本過快上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伴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的推進,以及一系列推動要素配置市場化文件的印發,農村經濟社會不僅發生著深刻的轉型與解構,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化沖擊。由此帶來的可能性后果是,鄉村自發秩序為法律所取代,以人情網絡為紐帶的資源配置方式為市場所支配,人們信奉的不再是“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任何付出代價的活動越發呈現出以市價為線索的交易活動。青年學者仇童偉博士撰寫的《中國農地流轉市場轉型邏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年4月版)正是建立在上述背景之下。該書從中國農地流轉市場轉型的現狀、機理和效應三個方面,系統探討了農地流轉“差序格局”是如何撕裂的,以及由此所引發的要素配置、種植結構和農業績效等多重影響,從而在微觀層面揭示了農地流轉市場轉型的整體脈絡與宏觀圖景。本書主要特點如下:
一、關注特殊現象,從“小事”著手,力求“小題大做”著眼于特殊現象,或有悖常理的事件,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層邏輯,把小問題做成大故事,是我一貫的主張。本書正是基于該理念展開的。通過對農地流轉市場中熟人間交易市場化的事實性描述,挖掘其背后的產權邏輯、職業分化邏輯、公共干預邏輯以及社會互動邏輯,從而向讀者闡述了這一轉型趨勢的前因。在此基礎上,探討其對要素配置和經濟績效可能造成的影響,挖掘這一轉型的可能性后果。
二、遵循理論傳統,將理論與現實對接,力求有所發現經濟研究不僅在于借助理論來解釋現象,更在于通過對特殊現象的分析,拓展理論邊界和深化理論內涵。本書在探討農地流轉市場轉型的內在機制時,先后使用了迪克西特的貿易模型、哈特的參照系理論以及貝克爾的社會互動模型。這些理論從交易費用、合約執行、心理認知等不同側面探討了人類的經濟行為,較為合理地被用于解釋農地流轉行為是如何在熟人關系網絡中從人格化轉向非人格化的。應該說,無論是參照系理論抑或社會互動理論,均以競爭性市場行為或大眾心理為基礎,缺乏對關系網絡及其功能的關注。本書的結論表明,即使在人情關系盛行的交易活動中,“眼紅”“嫉妒”等心理因素仍會使得交易主體產生保持與其他交易一致的需求,從而表明參照系理論和社會互動理論在熟人社會交易中仍成立。
三、聚焦核心問題,重視關聯性與延伸性,力求一般化提升正如本書引言和后記中所闡述的,從理論上來說,農地流轉市場轉型本身可能并不重要,但農地流轉市場化所體現的社會轉型則是值得高度關注的。農地作為傳統鄉村中重要的生計資產,其配置方式體現了社會關系網絡和鄉村秩序的基本運行邏輯。顯然,當該資產的配置完全轉變為市場交易,是不是意味著傳統的鄉村秩序出現解構或崩潰?現在提到鄉村振興,大家都在談產業興旺。產業興旺必然要求要素配置的市場化,但市場化是不是唯一或者終極的方式?文化傳統是法律的重要補充,社會網絡與市場網絡也從來不是非此即彼。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農耕大國來說,鄉村傳統秩序在維護國家穩定與社會安全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本書在討論農地流轉市場轉型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延伸到對“市場決定論”的反思,并拓展到對市場、法制、傳統等多重力量權衡的一般化思考。從特殊現象、理論對接到一般化提升,不僅是我主張的研究范式,也是本書所呈現的努力。
(作者系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