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本忠:狠抓養殖污染治理 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 作者:王本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08-28 錄入:吳玲香 ]

近年來,宜都市規模養殖發展迅速,為規避養殖污染,他們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著力構建種養平衡、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體系;在推進治理上出重拳,積極探索大型養殖場沼氣發電沼液深度處理,持續開展生態養殖示范引導,大力推廣生物發酵床養豬,強力推進規模豬場分期整治等綜合治理措施。全市224家具有年出欄500頭以上生產能力的規模豬場,已得到有效治理。近三年累計實施畜禽養殖減排項目118個,已通過上級環保部門驗收認定的53個,使70萬頭生豬養殖得到減排,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主要做法是:

一、科學規劃,嚴格準入

科學規劃,制定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發揮優勢、合理布局的原則,全市確立了總量控制目標,規劃沿江5個鄉鎮主攻豬禽,發展城郊型畜牧業;山區5個鄉鎮主攻草食畜禽,大力發展牛羊。堅持以鄉鎮為單位進行生產布局、建立特色基地。早在2013年上半年,就組織專班,對全市所有規模養殖場進行全面普查,逐場登記,全面掌握了污染物處理方式、排污設施設備建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基本情況,廣泛收集了當地干部和養殖戶對治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按照“治舊控新、堵疏結合,強化監管”的工作思路,制訂了分階段工作計劃和實施步驟,出臺了《宜都市規模豬場養殖污染減排工作方案》,計劃通過三年的連續治理,養殖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好轉。

控制源頭,嚴格準入。一是系統內規范審批程序。從20097月開始,畜牧獸醫局印發了《建設規模畜禽養殖場內部審批制度(試行)(都牧〔200966),實行屬地管理、分級審批、全程監管。明確鄉鎮()是畜禽養殖場建設管理的主體,負責對轄區畜禽養殖場選址把關、審核、申報和日常監管工作;凡新建、擴建規模畜禽養殖場都必須先審批、后建設。對新建、擴建規模以上的養殖場必須有村委會及周邊居民的同意證明,按程序報市審批;對規模以下養殖場由鄉鎮政府審批。對申報、初審、審批、督查、驗收5個環節明確了程序和時限,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堅持適度規模,寧可不上項目,也堅決不能增加新的污染源。2010年以來,該市共對478個規模養殖戶進行了審批,從源頭上大大減少了養殖污染事件的發生。二是劃定禁養、限養、適養區域。在幾年摸索實踐的基礎上,201410月,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劃分畜禽規模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的通知》(都政發〔201437 號),將飲用水源、基本農田保護區、集鎮規劃區,村莊,學校,人口聚集區,市鄉道路主干線等方面區域劃入禁養區,任何單位或個人均不得在禁養區內新發展規模養殖場,否則一律拆除,已建的逐步搬遷或關閉,從制度上形成了控制養殖污染的長效機制。

加強宣傳,提高認識。《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已公布并從201411日起施施。為確保條例內容家喻戶曉,促使養殖戶積極主動治理污染,從20143月份起,宜都市畜牧獸醫局結合本市開展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污染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條例》的宣傳活動,共印發《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知識問答500份,從《條例》規定的規模養殖場在養殖污染治理中應盡的職責、違背《條例》相關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對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的激勵種政策等多方面開展了宣傳,提高了養殖戶養殖污染治理的自覺性及緊迫感,促進了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的治污工作。

二、積極探索,示范引導

治理養殖污染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多,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近年來,宜都通過項目引導、辦點示范、模式推廣等方式,大力推行生態環保養殖技術、生物減排等多種養殖模式取得了好效果。

一是大型養殖場深度處理。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常年能繁母豬存欄2450頭左右,每年向社會提供優質仔豬4萬頭以上,治污問題一直制約著該企業的發展。為了破解污染難題,2010年該公司投資300萬元,建設1萬立方米的蓋瀉湖式發酵池1個、2千立方米的曬渣池1個,1.4萬立方米的沼液生物氧化塘2個,配套安裝了64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一套。建成日處理300噸污水深度處理系統。該糞污處理設施是全省建設最早、工藝先進的糞污處理設施。201011月,農業部在宜昌召開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創建現場會參觀了現場,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開展生態養殖示范。近年來,宜都市組織投入800多萬元,在丁家坪、白龍沖等地新辦了12個生態養殖示范點,堅持每年辦23個點,以點帶面,引導養殖戶走農牧結合的生態養殖之路,形成了“豬--茶”、“豬--菜”、“豬--果”等土地消納循環利用模式。即實行一個規模畜禽養殖場、一套臭氧發酵處理設施,通過管道或貯存塔與種植園相結合,讓畜禽糞尿進沼氣池、沼渣沼液進種植園、沼氣無償提供周邊農戶使用。在總結示范經驗的基礎上,他們規范了規模豬場以農牧結合為主的治理模式,大力組織推進實施。目前全市有128家規模場采用這一模式,農牧結合、循環利用生態養殖成為我市中小規模養殖場養殖污染治理的首選模式。

三是大力推廣生物發酵床。2009年開始,該市積極推廣“零排放”的生物發酵床養豬。目前,全市有16家規模養殖場采用生物發酵床養豬模式,發酵床面積7100平方米,年飼養生豬1萬多頭,減少糞污排放2000噸左右。

四是全面普及標準化飼養。新建或改擴建規模養殖場,推廣“兩改兩分兩配套一結合”工藝,即改水沖糞為干清糞,改明溝排污為暗溝排污,實施固液分離、雨污分離,配套沼氣池、配套無害化處理設施和種養結合方式,全市已建成標準化豬舍“150650棟,“1531”標準化羊舍517棟,“153”標準化雞舍98棟,“1210”牛舍114棟,“156”雞舍67棟。標準化飼養大大減少了畜禽養殖污染。

三、多管齊下,強力推進

一是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農業副市長任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參加的全市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市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明確了部門和鄉鎮的工作職責。每年召開有各鄉鎮行政一把手、分管領導、畜牧中心主任、納入治理的養殖業主和市直相關部門參加的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會議,專題進行動員和部署,其間還組織“兩辦”督查機構專題督辦。建立了部門聯席例會、專項督查考核、責任追究和獎懲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將養殖污染治理納入鄉鎮、村和相關市直單位績效考核目標管理,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強力推進養殖污染治理。

二是硬化投入。依托現有項目,捆綁整合各類資源,重點向養殖治污傾斜。近三年,僅項目和財政投入累計達到1980萬元。20102012年整合項目資金643萬元,對26家規模豬場實施了污染治理減排項目;20132014年整合項目資金745.3萬元,對102家規模豬場實施了污染治理減排項目,共新建沼氣池251900立方米,沼液儲存池9518000立方米,新建干糞堆漚池75965立方米,鋪設輸送管道18451米。今年已投入515萬元,對全市95家規模豬場實施污染治理,其中年出欄500頭以上的58家,200499頭的37家,目前這些豬場正按簽訂的規模豬場限期治理責任書要求加緊建設。全市分期統一整治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納入整治范圍的規模豬場在通過驗收合格后按新增治污工程量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

三是強化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養殖業主為污染治理的第一責任人。每年納入治理的規模豬場由畜牧局和當地政府作為甲方,與養殖業主(乙方)簽訂養殖污染限期治理責任書。當地政府負責做好轄區內規模豬場污染治理的宣傳動員、組織協調和糾紛調處工作。畜牧局負責污染治理方案設計、技術指導和過程督辦,組織項目驗收。市環保局依法對養殖業主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市財政局負責落實補助資金。市能源辦負責搞好沼氣池的設計及建設指導。各責任單位健全巡查制度和信訪投訴處理機制,對違規養殖場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對拒絕整治或驗收不達標的,由環保部門依法進行處罰或實行關、停。近兩年來,共關閉養殖戶18戶,處罰環境違法養殖戶5戶,處罰和賠償金額達6萬余元。

作者單位:宜都市委農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a一片久久久 | 伊人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v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