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吳易雄: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約瓶頸與破解對策

[ 作者:吳易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11 錄入:12 ]

[摘要]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是農業現代化。當前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主要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不強,農產品加工業總體水平不高,務農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整體偏低,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緩慢等因素的制約,破解這些瓶頸的主要途徑是打造農業新型產業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瓶頸;對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表明,農業現代化發展已經擺到了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發展的同等位置上,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湖南的實際,分析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約瓶頸,有針對性地提出破解對策,對推動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約瓶頸

新世紀以來,湖南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克服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價格波動、生物災害和局部自然災害多發、重發等困難,在高基數上勇奪農業豐產、豐收,保持了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好勢頭,為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湖南仍然面臨一些影響發展的因素,歸結起來有五個方面。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盡管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在推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但基本農田水利設施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湖南省共有各類水庫1.3萬多座,占全國水庫總數的1/7,這些水庫大都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病險水庫數量眾多,占全省水庫總數的40%,小型水利設施蓄水能力不及設計能力的60%,不同程度存在防洪標準低、大壩穩定性差、壩體壩基滲漏、建筑物老化損毀、機電設備運轉失靈、溝渠河道淤塞排灌不暢、灌區設施破損率高、山塘蓄水能力及抗旱效率減退的情況依然存在。農業機械化在迅速發展,但農田機耕道建設嚴重滯后,制約了農機的推廣運用。目前大部分鄉鎮沒有機耕道,僅有的也是建設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于受當時的物力和設計觀念的影響,大多能滿足小型耕整機和板車通行。一臺收割機在收割不同成熟期作物的田塊間作業時,由于機耕道不通,作業機械在田塊間轉移的時間比收割的時間多幾倍。

(二)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不強。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湖南省耕地數量減少的趨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逆轉,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承載壓力越來越大。湖南省現有耕地5681.39萬畝,其中水田4376.58萬畝,旱地1304.81萬畝,人均占有耕地僅0.85畝。在耕地數量減少的同時,湖南省現有耕地質量總體狀況堪憂,高產田只占到耕地面積的30%左右,且面積還在繼續擴大,總體地力不斷下降。土壤養分嚴重失衡,土壤有機質積累緩慢。土壤污染和酸化日趨嚴重。部分農田灌溉水、耕地和農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耕地隱形流失嚴重,新開耕地普遍存在耕層淺薄、剖面發育不完善,保肥供肥能力弱,漏水漏肥嚴重,質地過沙或過粘,土壤結構差,沒有配套的培肥措施,土壤肥力低,局部地區土壤流失仍然嚴重。

(三)農產品加工業總體水平不高。經過多年發展,湖南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5.1萬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120家,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了以糧食、畜禽、果蔬、油料、茶葉、水產品、棉麻、竹木等加工為主,其它特色農產品加工為輔的產業體系。湖南省農產品加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總的來看,湖南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還不相適應,經濟環境與企業加快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不高,全國平均水平為30%,湖南省只有20%,相差10個百分點,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趨小,技術水平偏低,工藝設備陳舊,創新能力不足,生產的產品品位不高,市場覆蓋面窄,由于產后處理水平低,加工滯后,加工出口量很少,競爭力不強,“小、散、差”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標準化加工專用基地建設滯后,原料總量雖大,但品種雜,難以適應加工需求。

(四)務農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整體偏低。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農業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留守人員以老弱病殘婦幼居多,是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這些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者占0.69%,高中及中專學歷者占12.29%,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者高達87.03%。占農民工總量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回鄉務農。今后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形勢嚴峻。湖南省當前的這種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無論從其科學文化素質,還是從其職業素質、專業技能來看,都很難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占農民工總量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回鄉務農。今后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形勢嚴峻。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任務十分艱巨,推進湖南省農民教育培訓立法迫在眉睫。

(五)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緩慢。最近幾年鄉村清潔工程是省政府為民辦的實事,從實施情況看,該工程對于提升農業生產文明、農村生態文明、農民生活文明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深受老百姓的歡迎,一些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眾人面前,但由于受經費的限制,還沒有在湖南省全面鋪開,基層要求全面推動實施的呼聲很強烈。一些地方反映,該工程要在全省所有鄉村實施,讓農民過上清潔舒適的環境。

二、湖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破解對策

農業是一基礎產業,也是一弱勢產業,要使農業得到長足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的目標,必須加大投入,增加農業的造血功能,通過農業產業化、發展機械化、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素質等途徑來實現[1]。

(一)打造農業新型產業體系,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立足湖南省農產品資源優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新興產業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物流業。要大力抓好糧油生產。認真落實國家扶持糧食生產各項優惠政策,嚴格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下大力氣遏制耕地拋荒,擴大雙季稻生產面積。大力推進湖南省糧食生產能力建設。抓好糧食優良品種的選育、推廣,促進糧食生產結構改善。鞏固傳統油菜優勢產區,擴大油菜生產面積,提高優質油菜生產比例。要大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進一步推進優勢農產品優勢區域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縣建設。加快發展高效園藝產業,集中抓好以水果、茶葉、花卉苗木為主的園藝產業,適度擴大棉花、苧麻和蠶絲等高品質纖維生產規模。大力發展外向型工業以促進農業[2],調整優化蔬菜生產結構和布局,重點建設一批南銷、出口蔬菜生產基地。

(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致力于發展高效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要加強重大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圍繞主要農產品品種選育,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加強節水高效農業、農作物高產栽培等技術配套和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和主推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步伐。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鞏固發展省級農業科研龍頭,支持重點地區農科所建設,圍繞主導產業建設一批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扶植涉農企業科技研發組織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選擇機制,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優勢學科技術帶頭人隊伍。進一步發揮國有農場運用先進技術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作用。要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按照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要求,把大力培養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經營管理能力、懂科學技術的職業農民,加快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關系長遠、關系根本的大事來抓,依托涉農職業院校,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上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隊伍,確保農業生產健康穩定發展。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物資裝備水平。農業基礎設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條件,要圍繞農業設施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先補后占,確保耕地占補平衡。加快實施新增糧食產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土地整理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確保5040萬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采取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賦予鄉村領導的工作責任和組織責任,在國家逐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基礎上,發揮村民組織的作用,發動和依靠群眾適當投工投勞,對基本農田保護區溝渠、山塘、水庫實施清淤、防滲工程,逐步修復水利設施,更新排灌機械;加強農業工程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工程農業,重點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園藝設施、采后處理設施建設,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設施,重點在主產地建設一批柑橘、茶葉、蔬菜冷鏈庫,提高農業的設施水平。支持發展設施栽培,重點建設一批蔬菜現代化設施栽培示范縣;加強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大力實施“金農”、“三電合一”工程、“農民上網”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利用“12316”農業系統公益性服務電話和“農信通”短信服務,為農民和涉農企業提供實用農業信息。

(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現代農業運營素質。以工業化理念來謀劃農業,按照產加銷一體化思路,最大限度地將農戶土地經營規模擴大到有效使用現代生產要素的最低臨界規模以上[3],加快推進農業企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要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引導產業資源和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積聚,進一步扶持發展十大標志性農產品加工企業。依托優勢、特色農產品,扶持一批中小加工企業發展,實現企業規模的梯級推進;要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立足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大力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特別是要加快發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整體推進統防統治,提高綜合防控效果;要不斷優化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農協的組織化作用[2],大力推廣“公司+農戶”發展模式、“訂單農業”發展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扶持保護”發展模式等,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與農戶聯合或合作,在自主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支持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與龍頭企業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

(五)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兩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強化農業環境的管理,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加強農村工業、生活污染防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大力發展生物質產業,推進農副產品和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利用。要強化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以湘江流域和環洞庭湖區域為重點,開展農產品產地安全分類劃分工作,健全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網絡。推進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大力開展污染修復和治理技術示范。要強化鄉村清潔工程建設,全面鋪開鄉村清潔工程建設規模,支持開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廚、改欄、改廁、改浴工作,抓好村容村貌治理和鄉鎮集市環境整治,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鄧漢慧,鄧璇.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經驗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啟示.農業經濟問題,2007,(9):106

[2]盧榮善.經濟學視角:日本農業現代化經驗及其對中國的適用性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07,(2):95

[3]劉北樺.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6):1

作者簡介:吳易雄(1976-),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


來源:第二屆隆平國際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