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譚本仲:實施五大工程建設美麗鄉村

[ 作者:譚本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21 錄入:吳玲香 ]

建設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農村實踐,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課題、新挑戰,也是當前及今后新農村建設的總抓手。新的形勢下,漢壽如何在現有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成一個惠及全縣人民群眾的美麗鄉村,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結合漢壽縣情實際,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認為,著力實施五大工程,是我縣建設美麗鄉村必須把握的重要方向。

“四新”基礎——建設美麗鄉村的優勢

建設美麗鄉村,我縣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備了良好優勢。

1.抓產業帶動,現代農業有了新突破。按照鞏固糧油、主攻養殖、擴大果蔬、培育苗木、突破加工的思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圍繞傳統農業抓基地示范,建成了巖汪湖、周文廟2個萬畝優質稻高產創建基地和龍陽鎮萬畝出口蔬菜高產創建基地。圍繞特色產業抓品牌創建,成功創建綠色食品品牌11個、有機食品品牌8個、無公害農產品品牌50個,培育了漢壽甲魚漢壽玉臂藕兩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圍繞新興產業抓載體建設,建成農業休閑基地35家,其中星級農家18家,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巖汪湖鎮西洞庭湖濕地旅游度假村。

2.抓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有了新局面。近三年來,全縣累計投入鄉村環境衛生整治資金2.1億元,新增垃圾池4160個、垃圾桶12760個、垃圾填埋場12處、移動垃圾車和垃圾清運車631輛,配備保潔員600名,整治道路1802.4公里,撤除馬路市場23個、亂搭亂建1700處、車輛亂停亂靠點75處,安裝路燈1930盞,完成公路綠化307公里,新建公共場所綠化1.2萬多平方米,啟動了太子廟、株木山等重點集鎮路改、網改工程。經過近幾年的綜合治理,全縣鄉村的重點部位、難點部位都得到了有效治理,環境衛生觀念深入人心,鄉村生態環境明顯改觀,創建省級以上生態鄉村24個,被評為2012年全省城鄉衛生整治行動一類縣。

3.抓基礎建設,普惠擴面有了新進展。從加強基礎建設、改善民生民利等方面著手,不斷擴大美麗鄉村建設的惠普面,努力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近年來,全縣完成改水20萬人,新建沼氣池5200多口,硬化村組公路1100多公里,襯砌及疏通溝渠2300多公里,新建或改造鄉鎮敬老院8所、鄉鎮衛生院19所,新增農村低保對象1100多人,完成了3800戶農村無房戶、危房戶的住房改造。

4.抓精神文明,村風文明有了新氣象。按照鄉風文明的要求,把農家書屋、農民文體團隊等陣地建設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任務,與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實現兩手抓,兩手硬。目前,全縣已實現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村級綜合文化廣場全覆蓋,29個鄉鎮文化綜合站、600家農家書屋相繼完成建設,正積極創建武陵戲之鄉、中國烙畫藝術村,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難”困擾——建設美麗鄉村的瓶頸

盡管我縣美麗鄉村建設有了良好的開局,但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比,仍然存在“四難”瓶頸:

瓶頸之一:農民增收難。農民收入的增長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致富問題。尤其是受資金、技術、土地流轉、市場信息等因素的制約,我縣現代農業的推進速度比較緩慢,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十分有限。尤其是我縣農業加工企業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對農業增收的直接帶動作用不明顯。

瓶頸之二:資金籌措難。我縣屬于中部欠發達縣,也是財政弱縣,目前正處于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型跨越的時期,財力保發展、保民生的支出較多,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尤其在農村公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水利建設等國家項目的配套資金自籌方面壓力很大。

瓶頸之三:均衡推進難。村(居)一級在思想認識、基礎設施、經濟實力等方面差異較大,導致各村(居)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力度不一、進度不一。有些村(居)力度很大,效果也很明顯,但有些村(居)尚未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存在鄉鎮與鄉鎮之間差距大,同一鄉鎮內部各村(居)差距也較大的現象。

瓶頸之四:特色挖掘難。盡管我縣農村文化資源豐富,但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和深入挖掘,農村文化特色不是十分明顯。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搶救、保護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內涵需要進一步豐富,各地的文化形象需要進一步提升。

五大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的方向

建設美麗鄉村,必須立足“四新”之基、突破“四難”瓶頸,著力實施產能提升、生態保護、鎮村同治、農民培訓、農村能源五大工程。

1.實施產能提升工程,促進農業提質升效。產業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必須大力加強農業產能建設,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要繼續按照“鞏固糧油、主攻養殖、擴大果蔬、培育苗木、突破加工”的總體思路,建成優質稻基地120萬畝、高產油茶基地30萬畝、甲魚生態養殖基地6萬畝、蔬菜基地40萬畝和319國道沿線“百里花卉苗木走廊”,重點發展糧油、楊木、生豬、棉麻、特種水產等一批加工企業,打造一批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大型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龍頭,重點打造一個年深加工1000噸的龍頭企業,建成“漢壽甲魚城”。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大力引進和推廣符合生產實際的先進適用農機,5年內推廣機插、機收、機播等先進適用農機4000臺套,農機化綜合水平在84%以上,每年新修機耕道200公里以上,打造全省機耕道建設示范縣。

2.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三大行動,堅決杜絕水庫投肥養殖,加大湖泊、河流污染整治力度。要加強環境衛生整治。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每年不低于2000萬元的標準,切實保證縣財政對環境衛生整治資金的投入;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認真探索和總結組織保障、分類減量、評比激勵、責任約束、監督舉報、檢查獎罰等工作經驗,形成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按照每年向5萬人宣傳垃圾分類減量的環保常識的要求,力爭用5年的時間,普及全縣25萬個家庭。要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單位、文明鄉鎮、文明村(社區)、文明戶及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活動,構建和諧文明鄉風。

3.實施鎮村同治工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統籌規劃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經濟、服務、環保、休閑、保障、維穩等基本功能,逐步實現農民變市民、村組變社區以及形成集鎮、中心村莊、農村社區的一體化格局,加快城鎮化進程。突出抓好村莊規劃建設。按照美麗鄉村要求,對村莊產業、宜居社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進行系統規劃和全面安排,力爭用23年時間,逐步實現縣、鄉、村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全覆蓋。引導農民適度集中居住。按照整體性規劃、漸進式建設的思路,力爭每年改造一批農村危房,建設一批農村宜居小區,穩步推進中心鎮、特色鎮、示范鎮建設,逐步實現農民向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保留和塑造村莊田園風光和歷史文化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大力抓好水、電、路、氣等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村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4.實施農民培訓工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力爭每年培訓農民1.5萬人次以上,不斷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在培訓對象上,根據農業生產一線的勞動骨干、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立志在農村創業的創業者和廣大農民群眾等群體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活動,確保各類培訓對象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在培訓內容上,抓好實用技術培訓,著力培養一批種植、養殖、加工能手,力爭每村逐步擁有35名農民技術骨干;抓好服務技能培訓,著力培養一批動物防疫員、病蟲害防治員、農村信息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農機維修員、農業技術員等農村技能服務型人才,適應農村社會化服務需要;抓好轉移技能培訓,根據發達地區和城鎮勞動力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對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和在崗二、三產業農民開展培訓,增強農民的市場經濟知識與專業技術技能,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在培訓方式上,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廣泛采取集中培訓與現場培訓、本地培訓與外出培訓、部門培訓與社會培訓、技術培訓與道德法律培訓等相結合的辦法,切實增強培訓實效。

5.實施農村能源工程,夯實農村發展基礎。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落實到美麗鄉村建設上,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原則,繼續加強農村能源建設。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抓住國家、省對農村沼氣等能源建設大力支持的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扶持,認真落實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每年投入農村能源建設的資金不低于200萬元。進一步加強能源開發。在穩步發展戶用沼氣、積極開發聯戶小區沼氣、大力發展大型沼氣工程、加速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科學發展省柴節煤爐灶上使力,努力實現多種能源綜合開發,確保每年新增戶用沼氣池800口以上、節柴灶600臺以上、太陽能熱水器700臺以上,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40%以上的適宜戶和90%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建有沼氣池。

(作者系中共漢壽縣委書記)

來源:第八屆縣鄉干部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 青青青视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