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管是各地陸續推行的減少行政審批環節還是整治機關干部“慵懶散”風,無疑都是針對行政機關和其工作人員而言,目的則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使群眾辦事更方便,滿意度更高。在全國自上而下陸續改革的同時,村一級基層黨組織卻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畢竟村一級黨組織不是國家行政機關,村干部也不是行政在編人員,對他們的工作沒有哪條制度可以具備強有力的約束力。十七屆四中全會曾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身兼重任,與之不相適應的卻是工作效率不太高,工作質量難保障的情形,而無論是上級組織抑或底層民眾,也對此習慣以待,認為村級組織能將工作任務完成就不錯了,普遍的“寬容”心理無疑給村級組織提供了得過且過的環境支撐,改進效率便無從提起。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看到的情況往往是,村級黨組織職責分工不明,村書記的工作卻安排給一般村干部來做;部分村干部工作責任心不強,值班的時候也看不見人影;工作疲于應付,對待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不求質量,且能拖就拖,工作思路不明、資料統計不準、信息采集不齊……村級組織工作效率不高,不僅導致面上的工作不能很好完成,也直接制約了村級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究其原因,主要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一是工作任務過重,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辦事機構,上要應付各機關各部門,下要面對全村所有辦事群眾,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社會事業無不壓在人數不多的村干部特別是村書記身上,難免會應接不暇,顧此失彼;二是缺乏約束機制,由于廣大群眾對村干部工作效率普遍要求不高,缺乏提升的外部環境刺激。從內部分析,一是村級組織缺乏高素質的人力資本,由于農村年輕人多外出打工,高素質高能力人才缺失,村級組織運轉多依靠上了年紀的老干部,創新思維不足,創新能力不夠,工作效率便難以提升;二是學習機會和提升渠道較少,村干部忙于應付各種日常事務,真正能靜下心學習的時間有限,而上級也缺乏統一的規劃安排,針對工作能力提升的培訓組織不夠,村干部對待稍復雜的工作任務便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如何打破村級組織工作困境,真正提升村干部工作效率,使村級工作正常有序高效運行,筆者認為重點可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一是上級減負,這需要上級組織部門多考慮村級實際,合理統籌安排工作,減少重復性、形式性工作任務,讓村干部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辦“實事”上。
二是群眾監督,制定村干部工作監督機制,引導群眾加強監督,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對工作態度不好、工作成效不高的村干部進行監督舉報并采取一定懲戒措施。
三是嚴格考核,由鄉鎮一級政府部門在前期調研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可行的村級組織考核標準,將村干部待遇同考核結果掛鉤;同時對工作有效率有成效的村級組織制定相應激勵機制。
四是自我提升,村級組織應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注重村干部能力培養和提升;同時注重選拔年輕、素質高的人才進入村干部隊伍,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上級組織部門也要加強指導和支持力度,盡量減少“大學生村官”的借用,將更多的人才向農村傾斜,給農村發展注入“強心劑”,點亮“導航燈”。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峽口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