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貧困縣摘帽”不僅是兌現對人民群眾的承諾的需要,更是我國改革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要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干部必須力戒四種作風。(陜西日報4月5日)
這四種要力求誡免的作風是“衙門老爺式作風”、“ 資歷鍍金式作風”、“ 和尚撞鐘式作風”、“ 蜻蜓點水式作風”。
有的干部是離著單位太“近”,離著基層太遠;離著權力太“近”,離著群眾太遠。身上不肯沾塵土,腳上不肯沾泥土,看見基層覺得煩,看見被扶貧的群眾覺得臟。有這種心態,又怎么能夠真正深入到扶貧單位?有這種心態,又怎么能夠被群眾所接納呢?
扶貧工作從大的層面來說是國家戰略,是非常緊迫的任務,按照2020年之前全國范圍內實現全部脫貧、全面實現小康生活的戰略目標,不光是要全社會各個層面要“動”起來,身為黨員干部則更要身先士卒,更要拿人民群眾的福祉來當作自己追求的目標,以黨員干部的原則來嚴格要求自己。
從“小”的層面來看,其實,干部到基層去工作,去扶貧,這不光是一次歷練,是很好的經歷,真實的接觸基層社會,接觸到社會的真實的觸角,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真正能夠讓農村扶貧工作卓有成效,真正能夠把群眾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這不光是考驗著扶貧干部們的工作熱情,也考驗著干部們的工作能力。通過這樣一種歷練,讓每一名干部都能夠獲得工作能力上的自我提升,獲得對于基層真正感知。正如有句話所講的,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理論如果不通過社會的實際感觸與認知,不通過真正接觸,就不會讓理論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一點對干部個人來說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正處在劇烈的轉型時期,不光是扶貧工作是緊要任務,深化機構改革,簡政放權,經濟“新常態”,產業化升級,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只有真正感知過基層的,真正在基層做出過成績的,才能夠在這場變革的大潮當中站穩腳跟,真正能夠把自己鍛煉成有用之才。所以,從基層鍛煉的角度上來說,給基層扶貧工作加碼,給干部個人能力上進行提升,這都是不可多得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年輕干部來說,更是如此。
身體力行比只懂得理論更為重要。干部的培養和鍛煉就是要好好沾一沾泥土,好好在基層磨練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塊“好鋼”,這對個人來說是財富,對于組織來說也是財富。
(作者單位:綿陽市三臺縣靈興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