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州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1名聘任制公務員。聘任制公務員采用年薪制,年薪30萬至42萬元不等。(5月24日 人民網)
消息一出,網友的關注點大都落在高薪上,有人提出“30至42萬的價格沒有問題,但按照投入與產出比,高薪聘用的公務員是不是要創造出幾百萬效益才算稱職”,也有人直言“從粵、浙、蘇等多地的試點情況看,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聘任制只會變成變相的鐵飯碗”,甚至有在職公務員喊話要辭職前去應聘。
同各個改革試點地區一樣,德宏州的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初衷在于拓寬機關選人用人渠道,將社會專業人才吸引到政府部門中來,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落腳點在于為群眾提供具有更高效便捷的專業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務員聘任制,不能光看高薪、創新、聘任等帶有宣傳噱頭的“廣告”,而該注重價值是否體現價格的“療效”。
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公務員聘任制的科學性、可行性,避免其淪為地方人事改革創新的宣傳點,是當前開展公務員聘任制試點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
解決人才的考核評價難題。聘任制公務員招聘的是一般是崗位特殊的專業人才。因此,聘用合同中就要突出任務要求的針對性,考核標準也應體現具體的工作職責的專業性,轉變傳統的標準單一、差異化不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辦法。要建立多元人才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的主體作用,體現專業力量、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的決定性,改變以往主要依賴行政命令,“領導評價代替一切評價”的現象。
告別人才只進不出的尷尬。聘任制公務員,從概念上說會面臨解聘的情況,但從試點較早的深圳等地看,聘期滿后基本無解聘人員,且全部進入續聘。顯然,這與促進人才流動的出發點有些出入。德宏州應總結各地的探索經驗,在合理測算和設定績效的基礎上,加強績效考核執行力度,破除“零淘汰”的怪圈。在薪酬方面,完善獎勵制度的同時要動真實行懲罰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人才的潛能和積極性。
在專業技術崗位實行公務員聘任制,是創新政府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政府內部對專業性人才的迫切需求。聘任制公務員,高薪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價值是否與其價格相符。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廣公務員聘任制,要勇于破解目前存在的問題,化形式為內容,真正發揮聘任制公務員的“鯰魚效應”。
工作單位:四川省樂山市中區政協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