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產品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關系到國計民生,是國家運作的支柱。在“互聯網+一切”的大背景下,對互聯網或傳統企業巨頭而言,“互聯網+農業”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現階段,大數據、大流通已成為農產品營銷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農業營銷必須堅持的方向。近兩年國家頻繁出臺“互聯網+農業”的利好政策,對農村電商或農業互聯網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近日,我們有幸采訪到了浙江麗水龍泉市“農旅融合”電商平臺項目的發起人周清先生,聽他談一談他是如何利用互聯網做好生鮮農副食品的?
項目發起人周清先生早年跟隨父親經商,熟悉市場,在農產品銷售和農產品貿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并在當地積累了很多有效人脈,未來公司將組建計算機、互聯網、O2O、B2C等電商營銷運作領域的精英團隊,打造麗水農副產品信息服務及O2O平臺。
“互聯網+”與農產品,現代與傳統的碰撞融合
農產品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傳統行業和新思維的碰撞。一個傳統,一個現代,一個下里巴人,一個陽春白雪,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這兩年隨著互聯網技術對農業的滲透,互聯網與農產品逐漸緊密結合起來,從對農業的深度改造開始,到顛覆農業的傳統營銷模式,再到互聯網公司跨界進入農產品生產領域,一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農業盛宴正在上演。
周清先生向投融界的記者介紹:“為了響應國家和自治區‘互聯網+’戰略要求,在麗水搭建了生鮮農副食品O2O+B2C的電商平臺,由平臺提供配送服務,待平臺積累了農戶、消費者、批發商等農產品消費各主體后,平臺可以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實現農產品產業的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化,實現‘農產品+互聯網’新局面。”
對于傳統農副食品營銷和“互聯網+”農產品的模式而言,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明顯的區別,周清先生回答道:傳統農副食品營銷相較于互聯網+模式,肯定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農戶農產品營銷觀念意識薄弱,營銷組織化程度較低,營銷還不夠科學規范;農產品深加工不夠,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落后,產品質量差異大;流通環節過多,流通半徑過小,銷售渠道單一;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
涵蓋范圍大,產品宣傳信息不到位。相比較,‘互聯網+’優勢就顯而易見。
“對于‘互聯網+’農產品來說,O2O肯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而O2O的關鍵價值就是去中介化。通過微信公眾號、APP等模塊服務小餐飲食材采購管理,讓消費者同生產者直接對接,縮短中間流通環節,從而節約人力,減少成本,這個邏輯對于生鮮農副食品交易來說非常清晰。”周清先生強調。由此可見,通過本地化的配送服務,整合打通當地批發市場到餐飲,O2O平臺解決了傳統中小餐飲采購的效率和價格成本問題。
建立冷鏈物流配送體系,降低成本輸出
盡管生鮮市場容量巨大,但是冷鏈物流配送這一塊短板仍然限制著生鮮電商的發展。周清先生說:“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在5%-8%,物流成本在20%。因此,我們重點解決的方案就是既要控制損耗率,又要降低物流成本。目前麗水市當地有一處因經營不善而荒廢的農貿市場,我們可以向政府申請將該場地作為我們的冷鏈物流中心,可以節約場地成本。”
就上述提到的解決方案,周清先生做了較為詳細的解釋:
控制損耗率
從農產品采購層面上,需要從源頭就對農產品進行嚴格篩選,加強農產品的品質控制,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實效性。
從倉儲運輸層面上,一方面提升整體倉儲的能力,保證各類生鮮農產品的有效保存;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生鮮配送的技術,尤其是冷鏈配送技術,降低農產品在運輸環節出現的損耗。
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也要依托冷鏈配送技術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在資金入注后,要加快自身業務發展,建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形成規模效應,以此加快農產品的流通,通過農產品的快速流通,進一步降低損耗,并平攤每單農產品的運輸成本。
周清先生通過改造農貿市場,計劃在麗水市區建立一個農產品物流倉儲中心,經營農副食品干貨、蔬菜、水果、肉類以及水產品等多種產品,建立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為麗水人民提供城市配送服務,旨在為更多家庭提供全球精選的優質食材。同時為農戶、批發商提供一個產品展示平臺和信息發布平臺,消費者下單后可以由平臺提供配送服務,待平臺積累了農戶、消費者、批發商等農產品消費各主體后,平臺可以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實現農產品產業的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化,實現“農產品+互聯網”新局面。
市場前景廣闊,“農旅融合”是未來新方向
最近一兩年,生鮮電商十分火爆,被稱為是中國電商下一個千億市場,在市場增長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各大電商以及傳統巨頭也是動作頻頻。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周清先生依舊十分自信,他談到:“雖然有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占據生鮮品類市場,但是我們的受眾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麗水本地市場。根據市場調研,目前麗水還沒有同類競爭者,而且倉儲、冷鏈物流、正常損耗讓生鮮電商成本居高不下,成為限制生鮮電商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相對全產業鏈的電商平臺更容易實現盈利。所以我們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前景很廣闊。”
據了解,近年來,不僅生鮮電商火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也日益成為農業與旅游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很多城市人選擇在閑暇時間,來到鄉村觀光旅游、放松身心。
面對市場發展的新趨勢,周清先生表示,公司未來的規劃會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合力營造“旅游+”發展氛圍,利用互聯網思維,優化麗水龍泉當地旅游服務。項目后期,會通過平臺整合麗水龍泉當地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服務業務,為麗水市實現“農旅融合”做貢獻。另外,不斷推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中來,令旅游環境不斷優化,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投融界記者問及本項目的盈利點,周清先生總結道:“農副食品的利潤、入駐商傭金、大數據信息變現、旅游服務收費是我們主要的盈利點。”隨后,周清先生說:“為了抓住市場機遇,盡快占領麗水市場,項目需要資金投入,樹立品牌,以實現快速發展。本次依托投融界這個專業平臺,計劃融資400萬元,資金主要用于網站和APP建設、門店建設、市場推廣、渠道拓展以及倉儲物流冷鏈系統的完善。”
采訪快結束時,周清先生對記者說:“項目建設不僅填補了麗水本土電商品牌空白,給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解決了麗水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使農民增加了收入;同時還能帶動麗水經濟的發展,給當地經濟增加了活力;解決了社會閑散人士就業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財富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