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審計廳近日披露,有4億資金被閑置2年,未能被及時有效使用。這一現象并非四川獨有,審計署發布的40個縣財政扶貧資金審計公告顯示,有8.43億元扶貧資金長時間閑置,其中,2.6億元閑置逾2年,最長的竟逾15年之久。(新華網,7月25日)
為實現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央可謂是下了狠心、出了重拳,從精準扶貧到精準脫貧、從資金到政策,中央出臺的一系列舉措無不釋放出了國家想要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役的信號,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落實層面,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打起了扶貧資金的主意,寧可讓扶貧資金“睡大覺”,也不愿讓扶貧資金真扶貧,以至于扶貧資金“到處都缺錢”和“資金睡大覺”的報道屢見報端。
為何扶貧資金陷入了如此尷尬的境地,為何本該“活躍”在扶貧一線的資金停滯不前?就筆者而言,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就是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對于扶貧資金動了歪念,起了邪心,企圖把扶貧資金“私有化”,他們任性增加貧困人口,任意套取貧困資金,于是一面扶貧缺口擴大,一面扶貧資金閑置,而他們也可以坐享漁翁之利,對這些“閑錢”予取予求;另一方面,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扶貧資金遭遇閑置的重要原因,雖然中央對扶貧資金進行了層層管理和層層規定,但是在這看似嚴密的管理機制背后,卻造成了扶貧資金的使用脫節,大量資金不知如何用,用在哪。同時,管理的缺失也體現在給腐敗制造機會的層面上,試想扶貧資金的管理機制真的如此科學嚴密,那么套取扶貧資金,資金“沉睡化”的現象根本不會出現,正是因為管理機制存在漏洞,于是一些“有心”的地方政府官員鉆制度的空子,通過任意增添貧困人口的方式來套取貧困資金,從而填滿自己的“荷包”。
習主席說過:“扶貧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然而,頻頻發生的扶貧資金被閑置的現象無疑與這一句話背道而馳,因此,確保扶貧資金用于扶貧,徹底清除扶貧資金被閑置的現象無疑成為了脫貧攻堅的重點。具體來說,首先必須建立科學嚴謹的管理機制,祛除多頭管理、重復管理,避免規劃與操作脫節現象,務必實現上層規劃與地方實施無縫銜接,從外部環境確保扶貧資金能夠用、有處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于地方政府扶貧資金使用的監管,建立專門的監管小組,對于貧困人口、貧困資金的確立,再到資金使用都要進行全程監管,對于發現的地方政府官員套取貧困資金,刻意閑置貧困資金的現象,要及時懲處,確保地方在政府不敢碰觸法律的的紅線,不敢染指人民的扶貧資金。
作者單位:平武縣龍安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