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彰顯軟實力,是創新發展的硬支撐,脫貧攻堅更需要人才優勢助力。農技人才是脫貧攻堅的引路人、先鋒隊,作用不容小覷,高精尖的“行業狀元”可謂是稀缺資源,甘于奉獻于基層一線的農業技術人才更是堪稱“國寶”。
李保國正是這么一位“國寶”,他有許多身份,如“農民教授”、“太行山新愚公”、“科技財神”。本應泡在實驗室的教授學者,卻一年200多天泡在大山里,三十年的堅守與鉆研,打造出一個個知名品牌,讓一畝畝變綠荒山,帶領群眾一步步致富,他詮釋了愚公矢志不移的恒心與毅力,再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教授中他是最接地氣的,農民中他又是最懂技術的。李保國的頭銜雖多,但根本上他是一個農業技術性尖端人才,用農業科技成果和手把手的技術傳授,鋪就了太行深山貧困村的致富路。脫貧攻堅正是需要像李保國這樣懂技術的“愚人”。
然而,現實卻并不樂觀,如今農技人才供需關系嚴重失衡。隨著農業轉型升級,需要的人才朝精細化,長期化方向發展,不僅對農機人才的專業要求更高,技術更新、病蟲防治等也越來越需要長期駐點觀察,政府部門技術人員定期上門的宏觀技術指導早已不能滿足種養殖戶的需求。同時,由于編制、考試受限,農機人員斷層嚴重,學歷高、素質高、專業好的技術人才更是高薪難求,甚至有的開出年薪20萬也難覓一位農業技術人才。
而另一方面,高素質、高學歷的農科畢業生基數本就少,農村艱苦的條件、思想觀念的影響、學校培養機制的制約,導致了他們畢業后從事農技行業望而卻步。“學農不愛農”,“學農不務農”,農科人才多盼望“跳出農門”,即便“務農”也因研究經費不足、晉升空間狹窄、職稱評定受限等因素跳槽或轉業,如此,也導致了大批農技人才流失。
就此設想,農民選種育種時由于缺乏技術指導,可能就會造成增產效果并不明顯;如果農作物遭遇病蟲害而施藥不對癥,那么很可能導致顆粒無收;家禽類養殖大戶如果遇到疾病而無法介入治療,極有可能會血本無歸。農業發展轉型需要農業技術的保駕護航,農村的扶貧脫貧工作更需要農技人才的添磚加瓦。
脫貧攻堅關鍵在人,關鍵在技術。切莫讓農技人才成為脫貧攻堅的“短板”,政府部門不僅要提高現有技術人員素質的培訓提升。引鳳先要筑巢。更需進一步破除職稱評定、考試晉級等條框的限制,提高農技人才環境待遇,形成良性的人才激勵機制,讓更多的農業技術人才來到一線,奉獻在一線脫貧。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