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域互聯網+行動聯盟
為籌備“中國縣域互聯網+行動聯盟”,我從東北大地到西南邊陲,從江南小鎮到黃土高原,從大別山到太行山,從武陵山區到秦巴山區,跑了幾十個縣域,似乎每天都在飛。就連機上的飛行時間,也都被我用來熟悉各地的情況,平均每天休息時間不到六個小時。原以為振臂一呼就能干成,真正要落實起來,才發現一樣是苦行僧的事,好在越跑信心越足,越跑前景越明朗。
既然要做聯盟,總得要解決一個前提:為誰而聯?何以結盟?不管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公益形態的組織,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使命與價值觀。否則,何以聚合,何以成勢?大半年前,我與浙江省桐廬縣的方毅縣長在當地的慢生活區,有過一次“圍爐夜談”——話題也關乎到類似桐廬這般電商“領先者”,下一步的發力點在哪里?我也與電商發展在國內位居前幾位的縣域政府官員有過溝通,雖然當地的電子商務很發達,但縣域政府在這個領域還有什么可以有所作為的,政府官員坦言也是“無從下手”。如果說這是電子經濟發達縣域的困惑,那在相對處于“追趕型”的縣域來說,政府領導似乎有更多的期望與需求。近一年來,黑龍江明水縣的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成為“龍江第一縣”。該縣的洪非縣長就曾經就問我:“老莫,除了借助平臺電商之外,還有什么方式可以促成縣域之間展開更多合作的?”
通榆電商兩年間,操盤之余,留給我的其實是更多的思考:
一、即使我們超常規發展,但這與一個大農區的縣域產出來說,電商的增速還遠遠不夠;
二、即使我們再努力,帶動更多人參與互聯網分銷,但本地的網商對司空見怪的雜糧雜豆銷售還是缺少感覺;
三、電商服務業嚴重滯后,即使全力發展,但移動互聯網呼嘯而至,依舊被“邊緣化”。
這些思考讓我意識到,通榆的發展,不能關起門來,必須尋求更大范圍的資源整合。由于工作的關系,通過與桐廬電商的官方操盤手王紅春的多次交流,就有了將通榆與桐廬拉到一起來,實現縣域電商的生態共建的想法。思路就是出路,于是乎,今年夏天,在雙方干部互訪后,一個“東北特產展·通榆周”活動在桐廬轟轟烈烈地舉行了。那幾天,通榆的雜糧雜豆被桐廬的市民搶購一空。
“直供模式”似乎就這樣在思路上走通了。更多縣域完全有可能通過合作,實現生態共建:網貨資源的共享,政府相互背書拉升本地的內需,高端會務培訓資源的對接……更重要的是,平臺電商現在成本高居不下,一個縣域也難以拿到更多的流量資源;依靠網店運營的方式,也難以推動本地農產品的大規模上行。縣域結對幫扶,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兩個縣可以合作,二十個縣也可以合作,二百個呢?在這個思維的引導下,我與桐廬的領導迅速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要聯合起來,通過聯盟方式,為縣域經濟注入更強的互聯網基因,萬物互聯,也自然包括縣域這一個物理空間上的融合。
我利用自己所有的空閑時間,奔跑了兩個多月,得到了幾十個縣域政府領導的支持。更讓人欣慰的是,浙江省從2003年開始,實施一個“山海協作”工程,即推進沿海經濟發達的縣域與西部山區及部分海島縣的結對幫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這些年,我們國家也在落實一個個“援疆”、“援藏”工程。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要推出的“中國縣域互聯網+行動聯盟”,何嘗不正是一個全國版的“山海協作”?何嘗不符合“一帶一路”戰略的方向?
組建聯盟,也是為了更好地與平臺電商的對接。聯盟秘書處將把與平臺電商的對接,作為一個重要的業務方向——既解決了縣域的困惑,又實現了平臺電商對資源集約更高效率的要求。通過政府的背書,既能實現對外擴張的公信力問題,也是針對當地民眾的一個更好的民生工程——不出家門,在縣城就能買到全國各地最優質的農特產品。
很多朋友開我玩笑:一個快奔五的中年人,哪來的激情與動力?是創造價值的內心驅動,是成就他人的精神滿足。其實,不只是我,因為這個聯盟,越來越多的好朋友,都無私地拿出了自己的資源,甚至直接以公益方式參與進來了。或許,三五十個縣,占中國縣域行政版圖還只是一小塊,但我們為聯盟準備好的社會資源,卻能夠輻射到大江南北。
公益切入,市場運作。一個致力于縣域互聯網+發展的互補式組織,即將誕生。
作者系云飛鶴舞集團董事長莫問劍(縣域電商權威專家;通榆模式總策劃,“通榆模式”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縣域經濟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典范;中國縣域互聯網+行動聯盟秘書長;曾為新華社著名記者,長期以來,深耕在農業電商一線,著有多篇縣域電商的文章,并被廣泛傳閱,在縣長、縣域以及鄉鎮干部中有較深的個人影響力;參加《贏在中國》創業大賽,并晉級全國總決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搜狐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