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城鎮化,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義。推進城鎮化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的要求,在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基礎上繼續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矛盾,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關鍵就在于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建設,讓更多的農民實現身份、職業和觀念的全新轉換,能夠縮小社會成員在財富分配、發展機會、享受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增強社會認同感,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城鎮化建設,把大量的農村人口變為城市居民,既可以轉變舊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現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農村的人口提高資源占有水平,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共同富裕。本文淺析了永德縣城鎮化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一、永德縣城鎮化建設現狀分析
永德縣地處滇西橫斷山系縱谷區南部,介于東經99°05′——99°50′,北緯23°45′——24°27′之間,四周與耿馬、鎮康、龍陵、施甸、昌寧、鳳慶、云縣等縣為鄰,全境幅員3208平方公里,現轄10個鄉鎮、118個村(居)委會、1634個村民小組,國營勐底農場座于境內。縣城距省會昆明787公里、距臨滄市政府駐地226公里、距南傘口岸103公里,是中國大陸與緬甸交往的重要陸路通道,是云南著名的“芒果之鄉”。
1、人口結構項。2009年末,全縣總人口36.91萬人(戶籍人口337327人,農業人口309528人),世居漢、彝、佤、布朗、傣、傈僳、拉祜等2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20.92%。三個建制鎮總人口16.65萬人,占49.36%,全縣城鎮規劃區人口8.52萬人(含鎮區內以二三產業為主的農業人口及流動人口),占總人口的23.08%。除農場外,城鎮化率最高為德黨鎮,達42.68%。鄉鎮人口出現由山區向壩區及城鎮梯次轉移的勢頭,如:班卡鄉有405戶1617人舉家外遷,勐底農場轄區有4398人自發遷入。流動人口最多為縣城,約2500-3000人,最少為班卡鄉政府駐地,僅29人。調研發現,人口作為一個動態指標,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的現象大量存在給統計帶來很大難度,法定數與實際數也有差異。
2、經濟發展項。2009年,全縣GDP18.51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占28.6%,第三產業占30.6%。人均GDP約5000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7元,城鄉收入比為4.32:1,財政總收入1.22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30元。有內資企業173家、民營企業208家、個體工商戶4180戶。
3、城鎮建設項。改革開放后,隨著永德經濟社會的發展,縣城規劃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重視。1986年由云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編制完成了第一輪縣城總規,總規面積3.02平方公里,修建性詳規0.14平方公里;1988年11.6地震后,借恢復重建之機,永德縣城的建設得到一次較快的發展。除在老城區新建、拆除重建外,亦逐步拓展建設新城區,興建了大量的鋼筋砼結構房屋,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5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人,簡單鋪筑了主要街道路的砼路面和簡要配套建設了水、電等基礎設施,德黨初具縣城面貌和規模,縣城規劃建設步入穩步發展階段;2001年完成了總規修編并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實施,在新規劃的指導下,縣委、政府采取切實的新舉措,極大推動了縣城的規劃建設,在短短的五年多時間內,新城區建成了永安路、永新路、永春路、永順路、永通路、永宜路、永康路、永達路、文化廣場一期工程(二期在建)、永順路綠色長廊,行政辦公中心、縣人民法院、疾控中心、運管所、縣一中新校區、康德住宅小區、財政局、國稅局、林業局、司法局、電信局等在新區建成落戶,東方新景(永德財富中心)、永通花園、金祥實業永德園林生態小區、永德客運站等項目建成投入運營,2001-2003年完成舊城混凝土道路改造1.05公里(1.2萬平方米),新建0.97公里(1.1萬平方米),2004-2008年完成舊城混凝土道路1.22公里(1.8萬平方米),新建混凝土道路6.3公里(10.9萬平方米,建成公共綠地5.5萬平方米。建成區面積由2000年底的2.5平方公里拓展到近4.0平方公里,永德縣城規劃建設步入了又好又快的發展階段,一個獨具特色、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最宜人居、名副其實的“小春城”已然展現。
目前,三個建制鎮規劃區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其中,縣城4.9平方公里,永康鎮5.9平方公里,小勐統鎮1.18平方公里;建成區總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縣城4.5平方公里,永康鎮2.44平方公里,小勐統鎮0.36平方公里。永康鎮2000年開始編制城鎮規劃,如今城鎮面貌煥然一新,《永德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實現以永康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縣委政府將“水府之韻·永康城”建設列入現階段工作三大重點之一,前期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開展;小勐統鎮2004年編制了村鎮建設規劃,并進行了主要街道和農貿市場建設,目前正準備實施商貿街開發。崇崗鄉政府駐地順利搬遷為其余6個鄉的集鎮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目前,我縣房價尚處在合理區間,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4、生活便利項。三個建制鎮中,除永康鎮區萬人擁有公交車輛2.09標臺外,縣城及小勐統公共交通主要靠三輪摩托,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三輪摩托3000輛以上(有運營證的僅420輛),鎮區及集鎮基本用上自來水和生活用電。全縣有醫療衛生專技人員571人(其中村醫223人),千人擁有1.55人。商業網點基本覆蓋城鄉。
5、環境優美項。調研發現,鄉鎮政府所在地人均公共綠地、建成區綠地率多數說不清。除縣城、永康鎮建成投入運行外,其余鄉鎮尚無污水處理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有的鄉鎮沒有固定的生活垃圾堆放地點,個別鄉鎮街道甚至沒有一座公廁。
6、社會安定項。全縣戶籍人口參加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和個體戶5590人(不含農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2360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7473人、失業保險788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85987人,占97.04%。縣內在校生5.57萬人,高中教育毛入學率37.2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全縣無統計,部分鄉鎮估計:德黨鎮約20%、永康鎮約12%、小勐統鎮約4.8%。萬人刑事立案率最高17件,最低1件。全縣城鎮登記失業率3.7%,失業人員559人,享受城鎮低保6791人(含農場)。
二、永德縣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對城鎮化認識不足。調研顯示,全社會普遍存在對“城鎮”和“城鎮化”概念模糊,相關家底不清,認識上存在不少誤區,如:認為“農轉非”后才是城鎮居民,進機關單位或國有企業才算正式就業;或是簡單地認為政府駐地和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搞“一條街、一個集市、幾幢機關辦公樓”就是城鎮化。其實,早在2001年,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于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就明確指出,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及其他建制鎮,凡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的人員及與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親屬,均可根據本人意愿辦理城鎮常住戶口。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轉發國家發改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首次以國務院文件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居住證制度,今后持有居住證者有望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享受當地居民的待遇。在城鄉二元結構短期內無法消除的大背景下,農民既可保留農村的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繼續享受農村生育政策,又可進城購房置業、工作生活,體制性障礙正在逐步消除。我國城鎮化的歷程表明,城鎮化程度越低的地方,推進城鎮化的難度和阻力越大,當城鎮化水平跨越了30%之后,進程就會加速。
2、城鎮歷史較短。明清土司時代,全縣民居無一間瓦房,土改歸流后,少數大戶開始建造瓦房,至1978年,縣內瓦房不足兩成。縣城德黨于清末1908年建城(城東老緬城歷史更久遠,但系異邦所筑,未沿襲),最初僅有一條“一”字形橫街,開設商號鋪面,外地商販和小手工業者開始進入。1932年底起,歷時兩年半、耗資560元大洋,街道由“一”字形拓展為“工”字形,德黨老街初步成型;永康城從南詔至清末,曾是縣政治文化中心,經歷過拓南城、舊城、新城三個時期,到解放初已幾近荒蕪,后來才逐步恢復;小勐統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回民起義時為縣政治中心,隨著交通干道的遷移,發展在三個建制鎮中相對滯后。總體上看,由于沒有大的工業企業,我縣城鎮化及城鎮建設始終處于“邊緣化”,城鎮發展缺乏大的機遇,城鎮規模及城鎮基礎設施嚴重滯后。
3、城鎮規劃及執行有差距。我縣真正意義上的規劃始于1986年縣城總體規劃,距今僅有25年歷史,先天不足顯而易見。2003年進行《永德縣城總體規劃修編(2001-2020)》。目前,除縣城外,永康、小勐統、崇崗已完成城鎮或集鎮總體規劃編制,勐板、大雪山鄉將于今年完成集鎮總體規劃編制,其余4個鄉計劃在2012年前完成集鎮總體規劃編制。以往我縣在科學規劃、嚴格執行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先建設后規劃,邊建設邊規劃,盲目建設、盲目發展以及大拆大建現象突出。如:新、舊城區對接不暢,舊城改造困難重重。相關職能部門條塊分割,形不成合力。黨政主要領導更替后,規劃調整頻繁,造成規劃難,執行難。
4、城鎮化水平偏低。全縣國土面積3208平方千米,轄3鎮7鄉、116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委會、1087個自然村、1633個村民小組。2009年,全縣城鎮化率為23.08%,居全市第七位,縣城規劃區人口4.21萬人,居全市第五位,表明我縣城鎮化水平偏低且縣城積聚功能不強。由于城鎮規模小,積聚能力弱,輻射功能不強,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仍然滯留在傳統的農業產業上,不少人農閑時間無所事事,酗酒、賭博、打架斗毆屢禁不絕。2009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為46.6%,我市為29%,我縣僅23.08%,距2020年達到38%目標尚差近15個百分點,意味著今后5年平均每年約5000人城鎮化,這是擺在縣委政府和全縣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和歷史性重任。
5、城鎮管理滯后。我縣城鎮化過程中存在建設難,管理更難,縣城新城區面貌一新,但日常管護難度大,舊城區“臟、亂、差”現象長期難以改觀,路網結構不合理、不完善,機動車亂停亂放,大量三輪摩托無證運營,交通擁堵年勝一年。停車難、行路難、入廁難等“三難”較為突出,居住環境質量難以提升。鄉鎮環衛工人人員編制太少甚至沒有,鄉鎮街道普遍擁擠。相關職能部門缺乏聯動機制,綜合執法、綜合治理力度不夠。
三、對永德縣城鎮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1、轉變觀念、深化認識。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驗表明,農民從事第一產業解決溫飽不成問題,但要實現全面小康難度很大。我縣城鄉收入比為4.32:1,遠高于全國的3.3:1,并不是我們的城鎮居民太富,而是農村太窮,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有2647元,只相當于城鎮職工月收入的中位數,因此,我縣加快城鎮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高于全國全省全市。今后5年平均每年需轉移約5000人進城,主要靠兩條路徑:一是提高勞動者受教育年限。高中生和大學生群體將是未來城鎮化的生力軍,目前我縣高中教育毛入學率僅37.23%。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要達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如果達到這一要求,每年有將近3000名高中生入學,1000人以上考入高校。建議政府在鞏固“兩基”的同時,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為城鎮化提供人才保證,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二是勞務輸出。農民工是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據統計,我縣勞務輸出累計已達42399人次,其中,省外16772人次,省內9663人次,省內縣外14648人次,境外1316人次。關于勞務輸出,縣內爭議比較大,反對聲音也不少,就縣情而言,勞務輸出總體上利大于弊,繼續堅持是我們無奈的選擇,應堅定信心,長期堅持,否則,不僅城鎮化難以如期推進,農村經濟也會陷于惡性循環,社會治安難以根本好轉。需要說明的是: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新家園建設行動計劃等,只是側重點不同,彼此之間并不矛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2、科學規劃、嚴格執行。城鎮規劃是引領城鎮科學發展的總綱。推進我縣城鎮化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規劃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鎮化和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科學規劃,貴在執行,科學規劃是前提,嚴格執行是保證,要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避免規劃執行中的隨意性,克服長官意志,規劃需要修改的要依法進行,堅決杜絕“今天建、明天挖”的浪費現象,防止各種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建議政府督促、鼓勵、指導全縣10鄉鎮根據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劃定規劃區,規劃區內的鄉、村莊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按照一些專家的觀點,縣城人口要按全縣總人口的30%規劃,據此推算,德黨城最終有可能積聚10萬人口。
3、抓住機遇、擴容城鎮。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近期,李克強副總理指出我國最大的內需是城鎮化,這些都表明城鎮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水平預計超過50%,加速城鎮化建設進程勢在必行,國家有望投入數以萬億巨資,建議政府積極做好相關基礎工作,抓住機遇,爭取更多的國家投入。建議編制“十三五”規劃時,可考慮擴充建制鎮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數量,比如:崇崗和大雪山鄉可以撤鄉建鎮;條件成熟時,德黨鎮的忙見田、忙崗、戶乃、勐汞、松林、明朗等村,永康鎮的永康、端德、送吐、忙臘、忙撈、勐底等村,小勐統鎮的小勐統、班老、灣甸等村可以撤村建社區,或是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力爭到2020年,全縣建制鎮的數量超過鄉的數量,并有一批社區居民委員會。
4、珍惜土地、提高效率。永德幅員3208平方公里,但山區占了絕大多數,境內平均坡度19.5度,僅有14個小的壩子,這些壩區是糧食主產區,而建設用地多選擇壩區,導致城鎮建設與保護耕地的矛盾突出,建設用地資源十分稀缺,要珍惜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往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差距的,目前縣城建成區4.5平方公里,按照城鎮人口規劃每平方公里1萬人的標準計算應該有4.5萬人口,但只有2.4萬,說明過去我縣對土地的規劃和利用屬于粗放浪費型,國有土地出讓價格過低,建設的房屋容積率過低、樓層過少,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調研中部分基層干部反映:德黨寸土寸金,征地工作十分艱難,可是看到政府在用地上的大手大腳,群眾感到困惑和不解。我縣三個建制鎮的規劃面積為11.89平方公里,理論上講可以容納11.89萬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對城鎮的總規和詳規進行升華,使土地的利用從粗放浪費型向精細節約型轉變。今后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政府要面臨的不僅是征地困難,還要面臨拆除違章建筑的高昂代價。政府應引起足夠重視,建議成立新縣城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由處級領導掛帥,下設辦公室,多部門參與、清理亂占耕地和私自交易土地的行為,對于熱點地段予以依法征收,作為政府土地儲備,切實給今后的縣城建設留下一個健康的空間。
5、加大投入,經營城鎮。城鎮化建設是相對無限度、高投入的系統工程,巨額的建設資金一靠上級投入,二靠以地生財,三靠招商引資。一是要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把經營理念貫穿于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城鎮建設必然欠債,賣地還債天經地義。要嚴格執行國有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實現以地生財,以財建鎮。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構建多元化的投資格局,促進城鎮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今后10年,將有5萬人左右進入城鎮,需要成千上萬套住房,這部分剛性需求加上改善性需求及逐年增加的投資性需求,商品住宅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城鎮化核心的行業是房地產,可以拉動上下游60多個行業的發展,今后我縣的房地產開發要在集約用地,提高容積率,提高綠化率,提高居住質量和社區品位方面下功夫,要嚴格控制別墅項目,協調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發展。二是各鄉鎮要加大農貿市場和商業街的建設力度,蔬菜食品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賣,農貿市場不要和商業街完全混雜。無垃圾處理場建設項目的鄉鎮最起碼要有統一的垃圾堆放地點,城鎮和集鎮街道必須建設公廁。隨著其他縣區公共交通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三輪摩托涌向我縣,建議盡快出臺出租車公司投入運營機制,并加大力度整治城鎮交通秩序,完善城鎮功能。三是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重點推進以交通、水利、城建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城鎮、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力爭在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同時,加快以新型工業化為重點的產業發展,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力爭在工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6、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就業結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化過程和城鄉空間社區結構的變遷過程。全縣8.52萬城鎮居民中,有機關事業單位職工7879人、農場職工6078人、鄉鎮企業從業人員2502人、個體從業人員5527人。應加大產業培育力度尤其是發展第三產業這個吸納勞動力最多、投資少、收益高的行業。壯大個體及民營經濟實力,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勞務輸出42399人次的成果來之不易,要堅持走出去,讓農民有機會接受工業化大生產和城市的熏陶。要協調好勞務輸出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兩個方向的關系。要呵護失地農民的利益,使其安居樂業。我縣已經累計投放了154個公益性崗位,建議今后公益性崗位的投放重點不要放在機關,而是投放到鄉鎮環衛清潔等崗位,讓公益性崗位惠及公眾。
參考文獻:
[1]陳元.中國農村城鎮化問題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馮海發.農村城鎮化發展探索[M].新華出版社,2004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4]《永德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5]《永德縣城總體規劃修編(2001-2020)》
作者單位:中共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