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的農業技術體系率先成熟于秦漢時期,是以北方旱作農業為基礎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漢唐間,伴隨中央政權對江南地區的次第開發,傳統農業技術的諸多元素也源源進入江南地區,催生了稻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對江南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回顧這一歷史過程我們亦不難發現,源自于北方地區的傳統農業技術不是立竿見影地在江南地區產生普遍影響,而是存在一個不斷本土化的過程,至唐代,這一過程大體完成.因此也最終引發了江南經濟的真正的繁榮。
【關鍵詞】漢唐時期;農業經濟史;旱作農業技術體系;本土化;稻作農業技術體系
農業科技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是促進農業技術邁進的重要因素,這一點亦是古今中外農業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因此備受學界關注;尤其是幅員遼闊的中國,在農業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除了存在與域外文明進行的科技文化交流之外,更多的則是境內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業文化之間的持續始終的互動,這更是中國古代輝煌農業文明的重要動力之一,故亦為學界不容忽視之研究領域。
綜觀學界以往之研究,雖然對農業科技文化的傳播現象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但卻忽略了生產技術跨區域、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本土化問題,所以許多人傾向性地認為,生產技術進入某一地區之后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立竿見影的功效;但歷史事實卻并非如此,從生產技術傳入到其真正發揮效應,不僅往往會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間隔,而且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的生產技術是否能真正地實現了本土化?非常顯著的一個范例,就是漢唐間北方旱作農業技術的南傳與江南稻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其間不僅存在著明顯的時間間隔,而且還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性轉化。本文不揣淺陋,即以漢唐間南傳技術在江南地區的本土化過程及其影響為例,既希望比較具體地展現這一問題,亦期望從技術傳播與轉化角度為解讀漢唐時期的經濟重心轉移問題提供一種思路。
一、農業技術體系的地域性特征及南北農業生產環境的差異
農業生產的自然屬性使得任何一種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都立足于一定的地域范圍,并與該地域范圍的氣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自然條件,即地理環境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基于不同地域地理環境的農業生產,必然會形成各具特色的類型和技術體系。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自然稟賦往往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中國地分南北,具有相當顯著的地理、氣候差異。如就農業生產的地理環境而言,北方多平原、臺地,地勢較為平坦,而南方地多丘陵,且河汊密布;就土質而言,南方地區多是各種巖石在原地風化形成的風化殼,并以紅色風化殼分布最廣,而北方地區主要的成土母質是黃土狀沉積物及沙質風積物。氣候差異也是相當地顯著,由于所處緯度差異,故江南地區為亞熱帶、暖溫帶氣候類型,而北方則屬溫帶氣候類型,故南方暖濕,北方干涼。此外,秦嶺—淮河一線亦為中國800毫米等降水線之分界,因此,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規汛期較短,含沙量大。因此,南北雙方的生物資源差異也是自然而然的。
作為以地理、氣候以及生物資源為基本要素的農業生產,基于這樣的差異必然會形成內涵顯著不同的各種類型,這一點早在原始農業誕生之初,就已經有著相當顯著的體現。現代研究與考古發掘證明,早在中石器時代,在中國遼闊地域范圍內,就已經形成眾多特色各異的原始農業生產類型,猶如滿天星斗,遍布大河上下、長江南北;這些農業文化遺存,按大的地區范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黃河流域的旱作農業文化;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文化;南方沿海地區的漁獵(貝丘)文化;北部、西部地區的畜牧(細石器)文化。[1]
在漫長的原始農業發展進程中,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同類型農業生產的發展并非并駕齊驅,而是有所差異。研究表明,在人類邁入文明門檻之際,黃河流域的旱作農業率先取得突破性發展,并在秦漢之際形成最早的農業技術體系——旱作農業技術體系。這一技術體系是基于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而形成的,具有抗旱保墑、重視水肥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精耕細作、鐵犁牛耕等技術特色。[2]也正是在這一技術體系支撐下,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并滋養了中國的早期文明的繁榮。而與之同時,南方的稻作農業發展則相對較為緩慢,還保留了較多的原始生產特點。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云:“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贏蛤,不待賈而足,地孰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砦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見諸于其他史籍中關于江南生產狀況的描述,也大抵如此。[3]
二、秦漢時期北方農業技術在江南的傳播與發展
不同內涵與特色農業類型共生的格局,以及不同發展狀態所造成的發展層次與水平落差,既為南北農業科技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亦提供了基本的勢能。因此,伴隨著先民活動范圍的日廣,相互之間的來往交流便漸次展開。現代考古發掘和研究證明,南北之間農業科技文化的交流始之甚早,甚至在原始時代就已經客觀存在,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今人的想象,典型如稻作技術的北傳;當然,真正形成規模性持久的交流,則是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后,尤其是在秦漢時期,政府主導下的農業生產技術的大規模持續南傳,奠定了南方地區區域農業生產技術轉型的基礎。
(一)北方農業技術在江南地區的傳播
秦漢時期北方旱作農業技術的推廣是伴隨秦漢政府的區域開發而展開的,其既依托嚴密的管理體制,同時也是加強中央集權政治的重要舉措。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以各級政府為主導,通過移民、勸課農桑、興修水利等各種舉措,使得北方較為成熟的技術體系在南方各地得到了一定的傳播,并最終形成了中國文明史上第一次區域開發高潮和科技文化交流高潮。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人口的遷徙。人是科技文化的重要載體,人口流動因此也是科技文化傳播交流的主要途徑。研究表明,秦漢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流動高潮,尤以北人南遷為主流。其大致分為兩個時段:秦至西漢中葉為第一階段,移民主要由政府主導,具有濃郁的政治軍事意義,即在“強干弱枝”政策的指導下,大量遷徙以故六國貴族大宗為主體的中原各地民眾進入江南各地。[4]西漢末至東漢時期為第二階段,移民的主流則轉變為民間自發性的遷移。如西漢末,北方連年兵禍,大批中原民眾不得不避亂江南,發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北人大規模南徙長江流域的現象,“民人流亡,百無一在”。[5]東漢時期這一現象也屢屢出現,如安帝初,“連年水旱災異,郡國多被饑困”,“饑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戶且盡”,故渡江而南者比比。建安年間(公元l66–220年),大規模的北人南遷再次出現,僅關中一地遷入荊州的人數就達十余萬家。[6]持續的南遷,使江南人口短期之內出現了大幅度增加。據《漢書·地理志》和《續漢書·郡國志》的戶口資料來看,江南地區諸郡國在東漢永和五年(公元l40年)戶數達到l70余萬戶,人口數為7307763人。相較于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戶數增長141%,人口數增長112%。北方人口的大量遷入,不僅改變了江南“地廣人稀”所造成的勞力資源匱乏問題,而且也帶了北方發達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因此,也是江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先進生產工具與技術的傳播。鐵制農具是秦漢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因此,追尋鐵農具的分布狀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從考古資料來看,戰國時江南地區已經開始使用鐵農具。如湖南長沙戰國楚墓、湖北江陵紀南城古墓均有鐵農具出土,主要包括有鋤、镢、鐮、鏟、凹形鐵口鋤、斧、鍤、錛。[7]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鐵農具的使用范圍還相當有限。進入秦漢、尤其是東漢時期,隨著政府開發觸角的逐漸延伸及區域開發重心的南移,鐵農具在江南地區獲得了較大幅度的推廣,而且呈現出種類多樣化、體系漸趨規范完備的發展趨勢。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湖北、湖南、江蘇、福建、江西以及浙江等地都有大量鐵農具出土,出土農具種類有钁、鏟、鐮、斧、犁、鋤、鍤等多種,涉及各個農業生產環節,特別是鐵犁的出現和使用,為南方農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推廣牛耕也是秦漢時期區域開發的重要舉措之一。戰國時期南方是否已有牛耕,學界尚有爭議;[8]但東漢時期使用牛耕的則成定論。東漢史料中明確記載南方牛耕的材料有兩條:一是《后漢書·王景傳》記載,王景“遷廬江(今安徽舒城)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教用犁耕,由是墾辟倍多,境內豐給”。另一條則是《后漢書·第五倫傳》的相關記載,第五倫任會稽太守,“移書屬縣,曉告百姓,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詐怖愚民,皆案論之。有妄屠牛者,吏輒行罰”,采取舉措保護耕牛,從一側面反映了牛耕在南方使用的史實。從出土的鐵犁等相關文物來看,也是如此,在數量、范圍等方面遠遠超越了前代,甚至一些丘陵地區,如江西、福建等地的邊遠山區也發現了使用鐵犁牛耕的實證。[9]此外,在南方東漢墓葬中,陶牛已成為了常見的隨葬品,牛耕水田明器和陶牛圈明器均有發現,[10]似乎可以表明牛耕在一些地區已成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構成。
再次是重視興修水利之風的漸興。江南地區河湖聯結,構成密集的水系網絡,具有極為便利的水利條件。故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諸多水利工程,如孫叔敖興修的芍陂、吳王夫差主持開鑿的邗溝。[11]但總體而言,在江南氣候環境和“火耕水耨”耕作方式下,人們對農田水利的重視遠不及北方地區。秦漢統一以后,隨著中央對江南政治控制的日趨強化、北方人口的不斷南遷以及南北科技文化交流的持續發展,北方較為成熟的農田水利思想、技術、管理制度也開始在江南逐步推廣,江南漸興興修水利之風。史載,西漢時,九江郡所轄十五縣,均置有陂官、湖官,專門負責水利事宜;《漢書·溝洫志》云:“九江引淮……穿渠為溉田,各萬余頃。”可見九江郡民引淮水溉田已達一定規模。儀征漢墓所出竹簡《先令券書》記墓主朱浚生前有桑田二處,稻田、陂田各一處,[12]亦表明西漢后期江北淮南地已較注意陂塘水利。進入東漢以后,陂池塘堰水利工程在南方普遍興起,成為了促進了南方農業發展的有力保障。一些地方官吏也因興修水利、重視農業而見諸史載。如《后漢書·王景傳》記,建初八年(公元83年),“遷廬江太守,……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由是墾辟倍多,境內豐給。”在吳越地區,對農田水利工程的關注也顯然超越了前代。“熹平二年(公元l73年),陳渾在臨安修起湖陂,溉公私田一千余頃”。[13]《通典·會稽郡》記,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l40年),“馬臻為太守,創立鏡湖。在會稽、山陰兩縣界,筑塘蓄水,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則泄湖灌田;如水多,則閉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無兇年。其堤塘,周回三百一十里,都溉田九千余頃”。聯系吳、越二國在先秦時興修小水陂以利農作,而發展至漢代在寧紹平原修建大型陂塘的事實,亦表明這一時期水利工程建設已經出現了由小而大的發展趨勢。
(二)秦漢時期南傳技術在江南地區的本土化狀況及其分析
通過上文描述可以看出,秦漢時期在中央強勁區域開發政策推進過程中,北方農業生產技術的傳播的確達到了相當的廣度和高度,尤其進入東漢時期,隨著國家區域開發重心的南移和北方旱作技術的長期積淀,可以說已經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效:從技術發展角度而言,不但在許多技術環節上出現了從無到有、由少而多的發展,而且出現了完備化、精細化的某些跡象,或者說已經拉開了本土化的歷史帷幕。正如陳文華先生在《漢代長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關農具的成就》一文中指出:“(江南)漢代水稻栽培從整地、播種、灌溉、施肥、中耕到收獲、留種,都有明確要求,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技術體系”;[14]從整體效應而言,使南方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火耕水耨”耕作方式受到了嚴重沖擊,范圍大幅度縮小,進而促使這一時期江南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
盡管如此,另一個方面的問題也很值得關注,即與北方相比較,其所表現出諸多的差距:農業經濟發展整體遠不及北方,北方依然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農區范圍、尤其是采用新技術的農區范圍還很為有限,呈現出明顯的點狀分布特色;很容易看到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即在強勢政府式微之后,采用新技術的地區還往往會發生萎縮,如在兩漢時期推廣到一定程度的牛耕,在進入后世反倒又再次出現了“東南以水田為業,人無牛犢”[15]的局面;南傳的生產工具、農業技術沒有真正融人江南的稻作農業技術體系,或者沒有真正形成適應南方農業生產環境的技術體系,非常顯著的例證就是南方各地出土農具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從其種類、形制來看,與北方這一時期的農業工具并無太大差異;二是出土地點大都集中于郡縣治所周圍,而這些地方也往往是北方移民,包括屯墾比較集中的地區。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開發重點、氣候等因素之影響外,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南傳技術在江南的本土化進程沒有完成,這也就是說,北方傳入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以及相關的理念文化,還沒有真正地同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社會及文化環境相結合,也沒有真正地形成江南特色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
三、北方南傳技術的本土化及唐中葉南方稻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
(一)核心技術環節的轉化及稻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
如前所述,南方稻作農業生產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北方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要真正促進這一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簡單運用北方旱作生產技術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立足南方自然地理環境和作物特點,構建具有稻作農業特色的技術體系。回溯中國區域農業歷史的發展進程,我們不難看出,到了隋唐時期,經過長期的吸收、融匯和創新,南傳的諸多技術出現了諸多“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并逐漸形成了整套的、完全適應南方農業地理環境的技術體系。
(1)從漢犁到曲轅犁:核心技術環節的突破
漢犁,即耦犁,是秦漢時期大力推廣的一種犁具,有大、中、小等多種類型。與北方的土地平整、土質疏松等特點相適應,漢犁大都為長直轅,兩牛三人的“二牛抬杠”最為普遍。較之于前代,漢犁的出現和發展不可不謂出現了重大革新,也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廣,但其弊端也非常顯著,由于形制較大,故操作并不是非常便捷,即所謂的“回轉相妨”。也因為如此,雖然有政府大力之推廣,但整個秦漢時期江南使用牛耕的總體水平仍然有限,這一狀況的改變得益于唐代中葉江東犁(曲轅犁)的出現。
江東犁第一次較好的解決了南方紅土的開墾和水田耕作問題,因此也為牛耕在南方的真正推廣創造了條件。關于曲轅犁的構造,陸龜蒙的《末耜經》有較為明確的記載:“冶金而為之者曰犁鐫,曰犁壁,斷木而為之者曰犁底,曰壓鐫,曰策額,曰犁箭,曰犁轅,曰犁梢,曰犁評,曰犁建,曰犁盤。木與金凡十有一事。”可以看出,江東犁顯然與北方的漢犁具有密切聯系,是在改進漢犁基礎上所出現的一種新犁具:一方面,曲轅犁較多地保留了漢犁的基本部件,如犁轅、犁梢、犁床、犁箭、犁橫、犁壁等;[16]但另一方面,與漢犁相比較,又明顯具有了諸多的創新:其一,出現了曲轅和犁盤,淘汰了漢犁的犁衡(肩扼),縮短了犁轅,減輕了犁架重量,克服了直轅犁“回轉相妨”的缺陷,操作更為靈活自如,顯然與“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闊狹不等”的生產環境相關;其二,出現了專門用以控制耕地深淺的犁評,使入土的深淺、起土的寬窄更加隨心所欲。其三,出現了犁梢和犁底的分工,改變了犁梢與犁底連成一體的舊制。犁底修長,便于耕作時保持平穩,做到深淺一致。犁梢則通過人手的上下左右操作,來控制耕地的深淺和耕垡的寬窄。其四,犁鐫替代原來的犁鏵。南方土壤土質粘重,耕墾自然與北方有差異。后世的《王禎農書》對此有較為詳細的總結,“鐫狹而厚,唯可正用。鏵闊而薄,翻覆可使”,故“開墾生地宜用镵,翻轉熟地宜用鏵”,“蓋鐫開生地著力易,鏵耕熟地見功多。北方多用鏵,南方皆多用镵”。上述的創新,顯然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了南方水田耕作中土質粘重、耕地情況復雜等條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漢犁和曲轅犁之間,在北方還曾經出現過與曲轅犁更為接近的犁具——蔚犁。由于漢犁為長轅類型,犁架笨重,回轉困難,故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發明了短轅的蔚犁o《齊民要術·耕田篇》載:“今自濟州以西,猶用長轅犁、兩腳耬,長轅耕平地尚可,于山澗之間則不任用,且回轉至難,費力,未若齊人蔚犁之柔便也”,說明山東一帶已出現適合在山澗、河旁、高埠、谷地使用的蔚犁。蔚犁與長轅犁相比,是一種操作靈活、輕便、性能先進的短轅犁。可以肯定它是中國犁由長轅直轅犁到短轅曲轅犁的一個過渡。晉代時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也有可能使這種犁具及其技術傳入南方地區。從廣東韶關出土的東晉犁田模型使用的犁具來看,與北方的蔚犁非常相似,都屬于短轅犁類,應該是曲轅犁的誕生的基礎。江東犁體積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應該說它的出現,突破了在耕作環節上的重要局限,因此使得鐵犁牛耕在南方推廣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2)整地工具的本土化:方耙、礪礋、磟碡的出現
在北方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中,整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至秦漢魏晉時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整地工具,見之于《齊民要術》就包括耙(包括竹木耙、鐵齒耙等,形制包括一字耙和人字耙等)、勞(即耱、耢)、撻、批契、木斫、陸軸等。魏晉隋唐時期,隨著這一技術在南方有所發展,出現了適宜于水田耕作的諸多創新。
從鐵齒漏楱到方耙。鐵齒漏楱,是由畜力牽引的一種人字耙,主要旱田平整土地,即《齊民要術·耕田》所謂:“耕荒畢,以鐵齒漏楱再遍耙之”。但其顯然不適合水田耕作。隨著北人南遷,這一工具和技術環節也進入南方地區,并逐漸立足南方農業生產條件出現了諸多改進。如從廣東連縣出土的西晉犁田耙地模型和廣西梧州倒水公社出土的南朝耙地模型看,此時耙的形象已經有所改變,可能已經開始被應用于水田耕作,具有了攪拌田泥和平整田地的作用。及至隋唐時期,耕耙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工具的改進也是非常明顯,出現了方耙。這種耙與旱田耕作所常用的人字耙相比較,不僅形制較大,使人不易于陷溺于泥水之中,而且結構牢固,更能承受阻力,顯然適應了水田耕作的條件。故《耒耜經》謂“耙,散坡去懌”。
從陸軸到磣碡。北方的整地工具中還有《齊民要術》所說的“陸軸”,其為北方的一種石制農具,主要用于旱田破垡和鎮壓田土。從《齊民要術》記載來看,至遲當時已經在北方的水田耕作開始出現了應用的萌芽,即“先放水,十日后,曳陸軸十遍”,[17]但陸軸無齒,不能使泥漿充分混合,顯然與南方水田耕作要求有一定差距。隋唐以后這種農具結合南方水田土壤較粘重和阻力大的特點有所改造,質地由石而木,形制上則增加了諸多觚棱,名稱亦由此而稱為磣碡,適宜于水田整地。至于礪譚,則可能是在磣碡基礎上創制而成,其特點是有列齒,可以“破塊滓,溷泥涂”,為南方水田所獨有。正如《耒耜經》所謂說“耙而后有磟碡,有礪礋焉。自耙至礪礋皆有齒,磣碡觚棱而已,咸以木為之,堅而重者良”。
(3)南方水田耕作體系的初步形成
江東犁、磣碡和礪礋等一系列配套水田農具的創制,不僅為南方稻作技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也是其體系化發展的重要標志。《耒耜經》所謂“耕而后有爬(耙),渠疏之義也,散垡去芟者焉。耙而后有磣碡,有礪礋焉”,其實也已經反映了這一時期水田耕作已經具有了“耕”、“耙”、“耱”等技術環節,標志萌芽于西晉時期的水田耕作體系至此已經基本形成。[18] [19]這顯然要歸因于這一時期上述系列工具及其技術的本土化發展。
(二)精耕細作技術特色的繼承與發展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精耕細作旱作農業技術體系臻于成熟,《齊民要術》的出現即是例證。此后隨著大規模的北人南遷,精耕細作的技術思想也在江南各地得到了廣泛傳播,在有效結合南方水田實際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呈現出后出轉精的發展特色。
深耕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深耕是精耕細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繼承前人總結的基礎上,《齊民要術》更是提出了“秋耕欲深,春夏欲淺”、“初耕欲深,轉地欲淺”等一系列經驗。至唐中葉,這種深耕思想在南方水田耕作中也有所體現。如陸龜蒙在《象耕鳥耘辨》一文中,對傳說中象耕鳥耘進行自己的詮釋。他認為所謂的“耕如象行”,即要求耕田必須象大象行走一樣“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則是要求平直,并在此基礎上強調了“深耕疾耘”的原則。可以看出,陸龜蒙這些認識的形成既有繼承前世農學家基本理念的成分,也有結合水田生產實際經驗的成分,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南地區水田耕作中重視深耕的實際。
集約化程度的提升。勞動集約是精耕細作的重要特征,即投入較多的勞動量。戰國中期《孟子》所謂的“深耕宜耨”、“百畝之糞”就是提倡向土地多投入勞力,多投入肥料,深耕細做。《呂氏春秋·上農》也說:“敬時愛日,埒實課功。非勞不休,非病不息。一人勤之,十人食之。當時之務,不興土功,不料師旅。男不出御,女不外嫁。”就是要求人們珍惜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提出了農之道關鍵在于勞力的投入。在唐代以前,南方一直處于“水耕火耨”的粗放經營階段,即以火燒草,不用牛耕;直播水稻,不用插秧,不追施肥料;以水淹草,不用中耕進行田間管理。可見,這是一種粗放的水稻栽培方法,省去了水稻生產中人工最多的幾道工序——插秧、中耕除草等。到隋唐時,隨著水田農具的完備,水稻移植技術、中耕技術的應用,每畝稻田人工總投入量顯著增加。
此外,以江南農業發展為主體的農書——《山居要術》、《耒耜經》、《茶經》等的相繼出現,也是這一時期江南農業技術精細化和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重視水利傳統的進一步發展與南方水利的勃興
唐代中葉以后,隨著經濟中心的漸次南移和農業技術的進一步推廣,重視水利的傳統在江南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出現了江南農田水利建設的勃興,甚至出現了南方水利技術的反向傳輸。
首先是陂塘湖堰水利工程的勃興。陂塘塘堰主要是利用南方多山多水的地理特點所開發的一類水利工程,主要分布于淮南及江、浙低山淺丘及高亢平原地區。隋唐時期,除了修治、擴建芍陂、揚州五塘、白水塘、大農陂、永豐陂、德政陂、鑒湖等舊有的陂塘工程外,還興修了大量的大、中、小型陂湖工程,其中不少的工程質量突出、效益顯著。如唐太和七年,明州鄖縣(今浙江寧波市)縣令王元韋主持修建的它山堰水利工程,“度地之宜,疊石為堰,冶鐵而錮之,截斷江湖,疏為百港”,即繼承和運用了都江堰的施工技術與經驗,堰成之后,灌溉七鄉農田數十萬畝。[20]再如唐元和三年,江西觀察使韋丹在南昌附近“筑堤捍江,長十二里,疏為斗門,以走潦水”,修筑陂塘598所,灌溉農田l2000頃。[21]
其次是太湖塘浦圩田水利系統的基本形成。早在先秦和秦漢時期,太湖地區已經開始修堤筑塘;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南遷人口大部分進入了荊、揚兩州,而丹陽、晉陵則為僑寓集中地,故太湖西北以塘壩蓄水為主的水利工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隋代,為全線貫通江南大運河,在湖州及周邊地區繼續修塘建漤,圍田筑圩,太湖水利初具規模;及至唐代,以土塘為主的南北海塘系統已經初步形成,環繞太湖東南半圈的沿湖長堤也在唐中葉全線貫通,為大規模的塘浦圩田建設奠定了基礎。史載,中唐以后,與太湖地區大興屯田相聯系,這一地區的治水治田遂進入高潮。其在低洼區筑堤作圩,防洪排水,在高仰處深浚塘浦,引水灌溉,形成了“畎距于溝,溝達于川,……,浩浩其流。乃與湖連,上則有涂(途),中亦有船”的溝渠路系統。塘浦圩田建設把太湖流域的洼地變成良田,“旱則溉之,水則瀉焉,日雨日霽,以溝為天,無兇年下歲”,[22]太湖流域迅速成為唐王朝的主要糧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這一時期江南水利建設的勃興相聯系,灌溉農具也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并在運用過程中有了諸多創新。從史載來看,發明于北方的翻車在江南稻區獲得了普遍的運用。《元和郡縣志》江南道蘄春縣條下即有“翻水車”、“翻車城”之記載,以“翻車”名城,足見當時其推廣使用情況。出現于隋唐時期的筒車也在江南各地有普遍使用,日本《類聚三代格》卷8載,天長六年(公元828年)的《太政府符》稱:“耕種之利,水田為本,水田之難,尤其旱損。傳聞唐國之風,渠堰不便之處,多構水車。無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間之民,素無此備,動若焦損。宜下仰民間,作備件器,以為農業之資。其以手轉、以足踏、服牛回等,備隨便宜。”這一記載不僅充分說明了筒車的使用情況,也反映了筒車技術的發展進步,已經出現了手轉、足踏、牛拉等諸多種類。江南灌溉工具的改進與發展,在當時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據史載,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征集江南造水車匠赴京,所成水車,分發畿內諸縣令,令依樣制造,以廣溉種,技術傳播出現了反向的流動。[23]
總而言之,經過長期的積累、互動以及改造,至唐中期北方南傳農業技術在江南地區本土化進程已基本完成,并逐漸呈現后出轉精之勢,從而為江南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乃至中國經濟重心的轉移創造了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萬桃濤.東漢時期南方農業生產的發展[J].農業考古,1993,(3).
[2]太湖地區農業史研究課題組.太湖地區農業史稿[M].北京:農業出版社,l990.
[3]陳文華.漢代長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關農具的成就[A].論農業考古[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l990.
[4]郭文韜.中國古代土壤耕作制度的再探討[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2).
注釋:
[1]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技史稿》,農業出版社,l989年,第9~l5頁。
[2]出現于西漢時期的《汜勝之書》對北方旱作農業技術體系曾經有所總結:“凡耕之本,在于趣時、和土、務糞、澤、早 鋤、早獲。”
[3] 《漢書·地理志》亦云:“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江南地廣,或火耕而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果窳贏蛤,食物常足。故砦窳偷生,而亡積聚。”此外,與《史記》同一時期的《鹽鐵論》中也有類此的記載:“荊揚南有桂林之饒,內有江湖之利,左陵陽之金,右蜀漢之材,伐木而樹谷,燔萊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廣而饒材。”
[4]如《后漢書·鄭弘傳》注引謝承《后漢書》曰:“其曾祖父本齊國臨淄人,官至蜀郡屬國都尉。武帝時徙強宗大族,不得族居,將三子移居山陰,因遂家焉。”
[5] 《后漢書補逸》卷21《董卓》。
[6] 《三國志·魏書》卷21《衛覬傳》。
[7]鄧輝:《戰國時期江漢地區的農業》,《中國農史》1990年第l期。
[8]考古文物中迄今未見春秋戰國南方鐵犁出土,是否認南方牛耕的重要論據。但也有學者指出,石犁早在五千年前已在長江下游出現,而浙江紹興也出土了越國的青銅犁,并且在文獻中也有反映牛耕的材料,如吳王曾夢見兩副犁鏵靠在宮室的墻上,公孫勝占夢認為“越人人吳邦伐宗廟,掘社稷也”(《越絕書》卷十一《記吳王占夢》);楚康王時有太宰叫伯州犁者,因此認為楚國在戰國時可能推行牛耕。詳見黃崇岳:《“火耕水耨”與楚國農業》,《中國農史》1985年第3期。
[9]萬桃濤:《東漢時期南方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考古》1993年第3期。
[10]邱立誠、尚杰:《廣少i,i新發現的漢代陶牛圈》,《農業考古》1985年第2期。
[11]太湖地區農業史研究課題組:《太湖地區農業史稿》,農業出版社,1990年,第頁。
[12]揚州博物館:《江蘇儀征縣胥浦101號西漢墓》,《文物》1987年第l期。
[13] 《余杭縣志》卷21《名宦傳》。
[14]陳文華:《漢代長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關農具的成就》,《論農業考古》,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15] 《晉書》卷26《食貨志》。
[16]從陜西米脂東漢牛耕畫像石和嘉峪關魏晉壁畫來看,漢犁的構造有犁轅、犁梢、犁床、犁箭、犁橫等木質部分和鐵 質部分犁鏵、犁壁組成。
[17] 《齊民要術》卷2《水稻》。
[18]1963年廣東連縣西晉古墓中出土的犁田耙田模型中,就具有了耕、耙等技術環節。詳見徐恒彬:《簡談廣東連縣出土的西晉犁田耙田模型》,《文物》1976年第3期。
[19]郭文韜:《中國古代土壤耕作制度的再探討》,《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0]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自序及卷上。
[21] 《新唐書·韋丹》。
[22] [唐]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并序》,《全唐文》卷430。
[23] 《冊府元龜》卷497(邦計部·河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