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下而上地了解農民應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
自下而上是了解農民對于氣候變化認知水平的基本原則。農民對于氣候變化的認知和適應性行為的情況必須通過自下而上的程序才能得以了解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的農民認知水平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案和策略。在一個民主社會里,農民適應氣候變化的行為應該是自愿的而非強迫的,因此,通過自下而上地了解農民認知水平并進一步提升農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才能夠加強農民和項目組、技術推廣服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和理解,建立起項目實施中的信任關系,有助于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推進。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作為重要的橋梁,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這兩條路徑中發揮著上下溝通的作用。首先是發揮農技服務人員的自身作用,通過技術培訓、示范等方式提升農民認知,其次,可以將農民的需求向上反饋給技術研發部門。
需要提及的是,農民認知水平的提升必須轉化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實際行動才有意義,而這種實際行動的轉化必須從個體行動上升到集體行動,才更能體現出這種適應性行為的重要意義。在農村,集體行動通常以社區或村為單位進行是最為方便和有效的。
了解農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的最重要的方式是進行田野調查。在田野調查中,問卷調查是了解農民認知的有效方式。問卷調查方法的關鍵是設計調查問卷,問卷調查的優點是能夠簡單、清楚地了解現狀和問題,并且可以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說明,從而從深層次上把握問題的本質。另外一種田野調查的方式是直接的訪談調查。利用這種方法,我們只需要設計和準備一些關鍵問題或提綱,通過和農民朋友的交談、詢問,直接了解農民的認知情況。該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直接訪談法還可以分為和農民的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開座談會)的方法。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總結一個或幾個關于農民認知水平和適應氣候變化行為的例子,以幫助政府或社區更好地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實踐活動,這種方法通常被稱作案例研究法。
總之,調查是了解農民和社區對于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的最好的方法。通過調查研究,政府或項目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農民對于氣候變化認知的方法,更好地落實和推進項目計劃的實施。
二、自下而上地提升農民對氣候變化和農業污染認知的方法
為了提升認知水平,參與是一種重要的方式。特別是農民帶頭人,如農民協會的領導者、村組織的領導者,種植大戶和種植能手,或者農民中學歷較高、見識較廣、思想進步的人,是農民的中堅力量,項目組需要把這些力量引進項目的決策和計劃中,依靠這些中堅力量的認知水平的提升來帶動農民整體的認知水平的提升。項目組織者可以邀請農民參與到不同層面的適應策略和措施的討論中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是能夠將農民及農民中的中堅力量引入到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和適用技術中的主體之一。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生產實踐和技術推廣中,參與式發展強調一種以農民為中心的技術發展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以農民的需要與問題為中心,尊重農民的能力和權益,培育農民的實驗能力和技術創新管理能力。參與式的認知提升,強調尊重農民的鄉土知識,特別是農民長期以來總結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和實用技術;當然,各組織通過引導農民參與新的技術或方法的示范,引導農民采納新的方法,以不斷創新應對氣候變化的更為有效的方式。參與式的認知提升強調給農民賦權,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外來者對農民起到一種支持、協調和激勵的作用,從而增強農民在農事系統中應對風險的能力。
農民田間學校被認為是參與式提升農民認知的一種主要方式。農民田間學校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世界各國大力推廣的一種非課堂教育方式。該方式強調“自下而上”的知識傳播方式,在農業技術推廣領域應用廣泛。在農民田間學校,農業技術專家的課堂在田間地頭,通過田間的指導和說明,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實踐問題,推廣農業生產技術,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戰略中,農民田間學校的方式恰恰可以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告訴農民什么是良好的環境友好型的農業生產實踐,從而減少污染,減少對氣候的影響,達到應對氣候變化的目的。
對于項目組織者、技術人員和培訓專家,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播信息的工具。因為農民朋友們的教育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如何利用簡單、清楚、易懂的語言讓他們了解氣候變化知識,了解適應氣候變化的行為和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是另外一種更好提升認知水平的方法。研究表明,農民受教育水平越高,他們認識到氣候發生變化的能力越高。當然,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之間是有差異的。一提到教育,我們通常會想到的是坐在學校的教室里,聽老師授課的那種教育方式,然而農民朋友們進一步接受這種教育的機會比較少。因此,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是符合農民特點和需要的方式,如技術人員、專家學者開展的田間學校、村級夜校等。
媒體宣傳是另外一種對農民進行氣候變化和農業污染認知的教育方式。現在,大多數農村社區都有廣播站,通過廣播宣傳,可以有意無意地提高農民對于氣候變化的認知,加強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電視也是重要的宣傳媒介。有關氣候變化、農業污染及其影響,以及有效應對策略和行動的圖片宣傳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認知的形式。
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而言,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環境友好型農業戰略實踐示范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如生態果園、生態種植園等。在這里,農民朋友們可以分享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積極效果,可以分享農業生產實踐的好的經驗,這對于農民提高氣候變化認知、適應氣候變化,減少農業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里需要提及的是女性農民朋友在我們的項目和提升氣候變化和農業污染認知上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中國,在從事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的全部勞動力中,女性占了一半以上。中國正在經歷著“農業女性化”的問題,因為農村男勞動力都移徙到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生產。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調查,農村婦女承擔了世界上一半的糧食生產任務,婦女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家庭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們的勞動不僅僅服務于自己的家庭,也為了整個農村社區的穩定和發展。
農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它是生活和家庭穩定的一個基本來源,同時,農業也承擔著保護環境、傳承農業文化、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功能的作用。作為農村發展、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女性應該受到尊重,并且進一步發揮女性的作用,尤為重要。這一方面是因為女性作為家庭主要勞動力,擁有獲取氣候變化信息和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和措施的權利;另一方面,女性在認知水平和能力上的提升,在培養家庭后代對于氣候變化認知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這對于維護農村社區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因此,在項目實施中,也要考慮如何將女性納入到項目體系中來,發揮女性的“半邊天”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轉自:吾谷專欄 2016-09-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