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桂華:英媒關于小崗村的報道引發的思考

[ 作者:桂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7 錄入:實習編輯 ]

原題:英媒稱中國農業現代化與集體土地所有制存在矛盾,是這樣嗎?

不久前,一家英國媒體報道我國安徽小崗村土地制度改革狀況。報道稱,當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國農業現代化與集體土地所有制存在矛盾。英媒引用當下一種流行的觀點:隨著城鎮化推進和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老去,農業生產將出現危機,因為農村年輕人都到城市去打工,他們不愿意種地也缺乏生產技能而不會種地。因而,中國農業就需要新的經營形式。這家英國媒體引用小崗村農民的說法,“農民需要被慢慢地趕出來,成為勞動力的來源”,然后將土地交給“農業企業家”經營。

國內媒體轉載了英國媒體關于小崗村的報道,“農民出去、資本進來”的改革主張在國內也比較流行。報道中,英國媒體借用小崗村的的一位從農民那里流轉土地的“農業企業家”看法:“中國農業發展剛起步。它需要由企業而非政府推動。就規模和規劃而言,美國的昨天或者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農民不會種地,或者說將來沒有農民來種地,所以需要通過土地制度改革,比如打破集體所有制,由企業或者其他資本主體來從從事農業生產。問題是,農民真的不會種地了嗎?

2016年,我們開始了一項國有農墾系統的調查研究活動,發現全國很多地區的農墾也同樣存在普遍是老年人種地的情況。對比發現,在國有農場種地要比農村輕松很多。當前我國大部分農墾也實行職工生產責任制,將一定規模土地交給農工家庭經營,與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有一定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在于,農墾的職工不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職工按照農場要求一年一承包土地,并且要按照農場的作業保準要求從事農業生產。很多農場向職工收取“共同生產費”,用于渠道、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實施統一育種、統一耕翻、統一播種、統防統治、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割等作業。因為做到了各個生產環節的“統一”,作為生產責任主體的農民(農工)既可以按照農場制定的作業標準自己投入勞動從事生產,也可以將這些作業環節交給市場服務主體,比如育秧合作社按照農民(農工)要求,提供供種、育種、機插秧的一條龍服務。

有了“六統一”做基礎,農民(農工)從事農業生產十分輕松。僅剩下“一把鐵鍬”成為農民(工)最主要的生產工具,分散的農民(農工)可以組織起來與市場服務主體對接。調查發現,在同一個地區,普通農村的水稻收割可能需要80元/畝,而農場只需要50元/畝,原因是農場的土地是集中的,而農村一家一戶土地分散細碎,提高作業成本。在農場中,年輕一點的農民(農工)可以多承包一些土地,比如100畝,并且自己投入勞動完成主要生產作業任務,每年除掉上繳農場費用還可以獲得4—5萬元純收益;50多歲的農民(農工)則可以將大部分作業交給市場,也能獲得一定收益。農場的各級管理人員同時還是農業技術人員,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不斷篩選試種推廣最優品種,將最新技術向農場轉化,實現管理與技術的有機融合,保障農場農民(農工)種植的高產穩產。另外,農場不僅制定“統一”作業標準,而且還督促農民(農工)落實,比如該噴灑農藥時,隊長(相當于農村的小組長)就會通知,并上門要求農民(農工)執行。擁有農業生產經驗的人都知道,田間管理的關鍵是做到統防統治,否則就會大大降低病蟲害防治效果(噴藥不同步,會將一塊田的蟲子趕到另外一塊田,待藥效喪失又飛回)。

農場的管理人員說,在“統一”的基礎上,除非是喪失勞動力或者智力不健全的人,種田幾乎變成“傻瓜式”的,人人都可以進行。原因是,一家一戶之外的農場組織,將農業技術環節都統籌起來,農民(農工)只需要按照統一作業標準種植即可。“別人曬田你也曬田,別人下種你也下種,不懂的可以咨詢技術人員”,在農場種田相當簡單,經過一兩年就可以成為種田熟手。隨著社會化服務體系越來越健全,六十歲老人只負責看水等田間管理工作,其他重體力勞動都可以機械化,由市場服務主體完成。老人種田也并不難。

相較而言,在普通農村種田則要難的多。原因是,普通農村土地分的很散很細碎。我們到廣東省清遠市調查,當地一個農民不到十畝地,居然分散為五六十塊。這樣的土地著實沒有辦法進行耕種。當年很多農村進行土地承包采用遠近肥瘦搭配方法,土地分的很散,后來通過改革又不斷延長土地承包期限并通過確權等不斷固化這種土地細碎插花局面,造成現在農民生產困難。

普通農村土地細碎,極大增加生產難度。比如農田水利灌溉,一個村幾百戶,很難自發合作起來統一解決水利問題,就形成家家戶戶打機井或者靠天收的局面。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六七十年代形成的農村水利系統迅速走向破敗,農業生產的抗自然風險能力大幅度降低。國家投資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又遭遇土地不能夠調整,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收到法律保護等障礙,分散插花的土地上進行統一公共物品建設,難度很大。再就是現代農業技術推廣,也因為末端技術服務體系與千家萬戶分散農民的交易成本太高而效果不佳。

在農業技術日新月異和農業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的今天,我們的農業經營體系開始走向一家一戶原子化狀態,很顯然,這才是造成矛盾的關鍵。對比農村和農墾的狀況可以發現,農村種田之難,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存在于這種單純強調土地承包經營權而虛化集體所有權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與農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存在巨大沖突。

從生產技術上講,種田不難,尤其在集體統籌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普通農村農民種田難,原因是土地細碎造成公共品供給困難,土地承包經營權固化造成國家投資無法落地,一家一戶原子化經營主體與公共技術服務無法對接。由于缺乏統籌,面對高度分散插花的土地,機械不能下田,就需要農民肩挑人扛去完成重體力勞動;由于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落后,就造成農民需要一家一戶解決用水問題;由于農民不能組織起來對接市場服務主體,就造成普通農村的生產作業成本提高。普通農村生產之難,恰恰反映一家一戶農民擁有的土地產權過于分散細碎,而非相反。

一些媒體擔心的下一代年輕人不會種地,或者擔心中老年人種田難,并不是真問題。因為只要做好了統籌,真正將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系落到實處,種田技術基本都可以由基層公共服務組織以及社會化服務主體去解決。縱然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必將維持數億人生活在農村的局面,農民將依然是農業經營主體。所以,很難說美國今天的農業就是中國農業的明天。解決農民種田難的問題,關鍵是做好統籌,而其中關鍵是堅持集體土地所有制。過去十多年,農民擁有越來越多的土地權利,而農業生產難度卻也越來越大,這才是困擾中國農業發展的癥結。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澎湃新聞 2016-10-1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综合精品中文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 亚洲欧美国产一级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