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文學:耕地需要休養生息

[ 作者:李文學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1 錄入:王惠敏 ]

1999年國慶節前,時任國家農業部副部長的劉堅同志同我討論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他說:“現在我們國家一方面是農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總量基本自給;另一方面是水資源嚴重短缺,耕地質量下降,復種指數追高,嚴重透支生產能力。”他讓我就小區域耕地休耕輪作問題,做一些深入研究。經過調查和走訪,我寫出了《讓耕地休養生息的策略思考》一稿,送給劉堅同志。他經慎重考慮,認為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推廣休耕輪作,大方向是對的。但是,中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年際間增量較大,還不能說中國糧食過關了。現在提出休耕輪作,恐怕時機不成熟。

一晃17年過去了,時過境遷。中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從上世紀末期的9000億斤穩定地上升到11000億斤,好的年成完全統計已經達到12000億斤以上,人均占有原糧達到了400公斤以上的歷史最好水平;糧食生產的組織形式,已經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家庭承包的小規模經營為主,轉向通過土地流轉,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合作化、企業化、社會化的大生產組織逐年增加,生產單元的糧食商品率已經達到95%以上;國人的食品結構更加多元化,人們的口糧總量逐年下降,原糧的轉化性應用途徑得到空前拓寬;國家外匯儲備迅猛上升,2015年末達到33304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用于調劑糧食品種及進口油料的支付能力大幅增強,只要外匯需要,就可滿足供應。特別是中央政府對糧食生產、流通、加工、貿易等環節之間的調控能力顯著增強,對糧食經濟規律有了更深刻、更實際的認識。綜上這一系列基本情況,給實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讓耕地得到休養生息創造了條件。

進入本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堅持不懈地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糧食生產創造了“十二連增”的歷史最好水平。農業穩定發展了,但還不能認為即達到了科學發展的標準,也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著不小的距離。主要表現在:農業的增長方式粗放,耕地、水、勞動力資源約束越發趨緊;耕地的有機質含量下降,耕層變薄,土壤的理化性能變劣;化肥、農藥等生產投入品過量使用,農業的面源污染加劇;農業外部和內部矛盾疊加,生態修復的迫切性凸顯。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說明,農業亟待得到休養生息。中央審時度勢,提出對耕地輪作休耕進行試點,摸索經驗,爭取開辟一條讓耕地真正得到休養生息的寬廣道路。這是中央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所采取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也是主動緩解生態和資源壓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日前,農業部會同中農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聯合發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提出力爭用3年到5年的時間,初步建立耕地輪作休耕組織方式和政策體系,集成推廣種地養地和綜合治理相結合的生產技術模式,探索形成輪作休耕與調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余缺的互動機制。專家學者及農業系統的領導者普遍認為,采取科學的耕地輪作休耕,對降解土地污染、增強土地肥力、減少水土流失、恢復耕地的理化性能都有積極作用,對生態脆弱的石漠化地區,意義更加重大。

把中央的部署付諸實施,當務之急是統一四點認識。一是中央提出的輪作休耕制度的改革,是試點,不是全面推開。二是試點的目標、方法、步驟由中央統籌部署,謹慎而又穩妥地推進,試點的目的是積累和總結經驗。三是試點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前提條件。休耕是讓耕地恢復和提高生產能力,不是減少耕地總量,也不是改變耕地用途,是一種“藏糧于地”的策略選擇。四是要正確處理輪作休耕試點與農民收入的關系,保證農民收入不能因為輪作休耕而減少。

既然是一項改革,就要支付成本。為了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失,中央已經決定,2016財政年度,中央財政籌集14.36億元資金,專項給予輪作休耕試點農民必要的糧食和現金補助。社會各界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國家強化政策扶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試點一定能夠取得預期效果。爭取在“十三五”末期完成試點,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劃定區域穩步擴大試點面是大有可能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人AV在线不卡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