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農產品電商圈的“烏托邦”
幾個月前,朋友介紹了一個小學弟給我認識,讓我一定要見見,說是“有可能成為‘第二個馬云’的人”、“或許能夠培育出農產品電商里的‘獨角獸’企業”。朋友是一個熱心腸,提了很多次。我也涉足這個領域,“第二個馬云”的說法也足以刺激我的神經。于是,在我那略顯擁擠的小辦公室里,我見到了這位足足比我小了近兩輪的小學弟。我一邊為他沏著茶,一邊聽他描述自己的宏大規劃——
~~~發展前景?中國有兩個億的中產階級,優質農產品足以再造一個淘寶,這是一個萬億級的藍海市場;
~~~市場推廣?不難不難,經營社群和粉絲。中產階級的圈層化很明顯對不對?圍繞著中心城市那些高端樓盤做市場,一打一個準;
~~~前期投入?這更不是事兒。現在最缺的就是好產品,這年頭只要有好產品,根本不愁賣。中產階級對價格也不敏感,客戶的粘性還特強。我們從一開始就不燒錢,就有利潤;
……
小學弟滔滔不絕、激情滿懷地介紹著他的農產品電商的商業理想,滔滔不絕,眼睛放光,顧不上喝上一口我給他沏的茶。他學工商管理,家鄉在浙江臺州的一個縣城里,父母都是公務員,但他畢業后執意要自己創業,現在通過微信端在杭州賣些土特產。我追問他現在的規模,他刻意回避了,“反正團隊五六個人過得很滋潤”!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昏眩,似乎眼前出現一個幻覺——這不正是20年前的自己嗎?那個曾經有夢想有情懷,天不怕地不怕,能夠把世界“踩在腳底下”的年輕人嗎?就在我走了神的剎那,茶水燙著手,我一下子回到了現實,看到坐在我面前的,正在反復追問我“您覺得項目怎么樣?有沒有興趣一起干?”的小學弟。
在杭州,如我小學弟這般,這幾年投身到農產品電商、生鮮電商的“追夢人”,還有一大批。據說,阿里巴巴上市后離職的中高管里,有幾百人現在用互聯網思維搞“農業”;杭州浙大校友農業創業群里,也有上百個“活躍分子”。每到周未,各個酒店、茶樓與咖啡廳里,各種沙龍與路演會,都會有人竭盡全力推介著農產品電商項目。我坐在角落里,喝著茶,聽著大家對農產品電商明天的描述,也不時聽得熱血沸騰。只是經驗和直覺告訴我,絕大多數項目可能只是“聽聽說說想想”,要實現,真的如“上天攬月”一樣難。但這一切很美好,夢想總歸是給這個社會帶來正能量的,不是嗎?
仔細分析一下當下正在或準備投身農產品電商的群體,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除了如我小學弟這般初創者外,涉農電商的從業者,有近八成(這只是我的預估)是來自互聯網和傳統媒體圈的。
關心創業圈的人會發現,不時會有某某報紙總編或者知名媒體人“下海”了,做社交電商、APP電商,創業內容大多正是農產品。這一類群體有啥特征?
有一定的社交圈子和社會資源,
有了初步的財富和經驗積累,
更主要的是,大多是“理想主義者”,
他們有責任感、使命感,情懷至上。
通過交流,我們發現他們對涉農電商的興奮點,主要源自于,一方面,在國家“讓農村更美,讓農業更強,讓農民更富”的政策感召,另一方面,深知消費互聯網高速發展過程,涉農題材潛力是尚待挖掘的“富礦”。尤其是阿里巴巴上市后成千上萬互聯網新貴在財富上的“套現”,加之資本對生鮮電商的青睞,讓涉農電商題材一下子成了“時不我待”的創投領域。
無疑,在國家一系列涉農電商政策紅利大放送的背景下,在平臺電商加快農村網點布局的氛圍里,在各路資本對生鮮電商的持續關注中,涉農電商成了一個空前的熱點。但與此同時,我們無法回避的卻是“紛涌而入、成群敗退”現實。你想想,政策在支持,平臺在布局,資本在關注,大凡有創業心思的人,都會被這個大“泡泡”所吸引,進而“放大”,形成了自己的“烏托邦”。
但結果是,因為進入者對產品和行業的無知,對需求的誤判,對風口和資本的迷信,或者鎩羽而歸,或者苦苦掙扎,或者進退兩難。農產品電商,看著成堆我們熟悉的“失敗案例”,一樣是創業“烏托邦”的重創區。
這兩年尤其是G20之后,馬云已經從創業教父上升為“神”一般的存在。如我的小學弟一樣,很多人進入涉農電商,就是希望進入這個廣袤無邊的藍海,成為“第二個馬云”。但涉農電商,不同于其它快消品,不能用簡單的B2C思維來運作,但現在進入者大多是“會電不會商”。
一個理想的涉農電商模式,應該是基地化種養+實地體驗+全程無憂的供應鏈保障+可視化的品控體系+電商化運營+服務保障。農產品電商的核心其實是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而非電商運營本身。
我們還要看到,農業的投資大、周期長,種養技術又受到傳統經驗與現代技術雙重考驗,農產品有“剛需”與“偽需”,孰真孰假不分辨清楚,也極容易誤導了從業者。這兩年國家有政策支持,不少進入者也因此受益,拿到了國家財政補貼。
而實際上,任何政策性補貼,都是不可能作為一個持續增長的商業模式來設計的。
一個點上的突破,或者一個階段性的成效,不能說明一個面,或者是一種可持續增長方式,盲目放大其實是“自欺欺人”。
今年的涉農領域,最讓大家詫異的,是恒大糧油、乳制品和礦泉水等業務在虧了幾十個億之后,突然宣布退出了。恒大農業版塊含著“金鑰匙”出世,一直高舉高打。“許教授”不差錢,在任何領域一直都是一個“高調”的人,如此方式“認輸”買單離場,足以證明在農業領域,錢不是萬能的。同樣,出現“第二個馬云”也絕非易事。我們這些新進入者,把事兒想簡單了,想太大了,想容易了,夢想本身就會成為“烏托邦”!
沒有想清楚這些,還是莫趟農產品電商的渾水。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縣學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