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振鵬:充分發揮城郊旅游產業對新型城鎮化的帶動作用

[ 作者:張振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1 錄入:王惠敏 ]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許多國家把旅游產業當作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并相繼出臺支持政策。我國于 2009 年底,也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近年來,隨著我國休假制度的不斷調整,旅游者的旅游行為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城市居民開始將具有鮮明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態景觀的城市郊區作為節假日休閑放松的主要目的地。一種以城郊為地域載體,以城郊文化與自然資源的產業化開發為核心業務的新興旅游產業形式——城郊旅游產業迅速發展起來。2012年底,我國政府將“城鎮化”列入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新型城鎮化是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是建立生態文明的過程。而城郊旅游產業作為推動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就業的產業形式之一,有利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符合新型城鎮化的要求。

一、城郊旅游產業在新型城鎮化中的功能

現代城市發展的多樣化特征使城郊空間范圍的界定比較模糊,但在一般意義上,城郊是指城市行政區內、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域,即城市與鄉村的中間過渡地帶。城郊地區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擁堵,但比鄉村生活更豐富和便捷,是城鄉文化互動交融的區域,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而這些資源正是城郊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特征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主要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本質是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調整。新型城鎮化建設依賴于低碳、低能耗、就業帶動力較強的第三產業部門,其對改善地區經濟發展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城郊旅游產業是城鄉互助發展和協同發展的紐帶,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能夠發揮多重功能。

(一)新型城鎮化中城郊旅游產業的經濟功能

城鎮化是統籌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及產業要素配置,實現城鄉產業結構與空間布局合理化,充分發揮產業在增加就業崗位和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的經濟發展過程,其主要推動力是產業發展,重心是產業發展方式的選擇和產業發展能力的提升。城郊旅游產業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城市居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資源大都來自鄉村,城鄉資源由此可以實現雙向流動,優化城鄉收入分配結構。此外,城郊旅游產業的發展會吸引更多的外部資金和人才,不僅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能夠為城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提供資金保障,為城鄉統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城郊旅游產業的發展無疑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一定經濟意義。

(二)新型城鎮化中城郊旅游產業的社會功能

新型城鎮化是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其人口比重的變化體現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途徑并非只有向城市遷移這一種,也可通過城市要素向城郊村鎮的集聚,促使農村人口就近、就地實現市民化,推動鄉村社會形態的演進。城郊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吸納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如景區管理、餐飲客房服務、保潔和綠化等均需大量的勞動力。同時,有條件的農民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觀光農業,提供“農家樂”等特色旅游休閑服務,或從事旅游商品生產與銷售,,進而直接成為產業發展主體。這也會為面臨“空心化”的鄉村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創造新的經濟社會體系,使“鄉村在經過一個讓人認為已死去的休克時期后,重新獲得了社會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背墙悸糜萎a業不僅可以緩解鄉村居民大規模涌入城市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使“離土不離鄉”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有了可靠的載體,也使城鎮化發展內化為轉移人口的需求進而主動融入其中。

(三)新型城鎮化中城郊旅游產業的文化功能

文化是依托特定地域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逐步凝結所形成的人類與環境相互適應、相互融合的精神和智慧結晶。城市與鄉村是兩種不同的人類聚居載體,有著不同的演進歷程和發展規律,也形成了精神內涵和價值取向不盡相同的文化。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不可避免。但城鄉文化并不是對立的兩面,城市在空間范圍上向農村擴張的同時,也將鄉村文化融入了城市文化生態系統。城郊是城市新的“形成層”和鄉村城鎮化的“先導區”,是城鄉文化碰撞的“緩沖區”,文化與自然資源為核心要素的城郊旅游產業為城鄉文化的公平對話提供了機遇。城郊旅游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是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回應與適應,而城市居民在消費過程中帶來的信息和理念,又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創造力。這種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有利于新型城鎮化突破傳統城市化千篇一律的建設模式,對于新型城鎮化具有特殊意義。

(四)新型城鎮化中城郊旅游產業的生態功能

城鎮作為自然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持續發展能力需要納入自然生態系統中去考查,城鎮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自然系統和諧。近年來,近年來,城市的自然生態問題逐漸凸顯,日益惡化的人居環境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置身于原始自然的美麗風光,體會愜意和安適已成為很多城市居民向往的生活狀態。然而,長途旅行需要的時間和費用過多,不能充分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這便助推了城郊旅游產業的迅速興起。城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而從業者和當地居民由于從中獲利,更強化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助于提高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機會成本,營造相關綠色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城郊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歸屬于生態旅游的范疇,城郊旅游產業對于自然生態保護具有積極作用,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生態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

二、當前我國城郊旅游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當前我國城郊旅游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我國當前城郊旅游產業發展基本處于自發和無序狀態。盡管休閑旅游經濟被許多城市列入發展規劃,但其在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仍處于附屬地位,很難在資源上獲得更多的支持,這與城市居民日益旺盛的休閑旅游消費需求存在矛盾。由于缺乏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導致產業發展目標不明確,再加上現有資源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致使城郊旅游產業陷入“未興先亂”的局面。同時,由于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有限,加之模仿的成本和風險低且業務推廣速度快,導致城郊旅游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為取得市場競爭優勢,企業往往采取最簡單的競爭策略——低價競爭,結果導致市場價格體系紊亂。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自發和無序的發展狀態,那么城郊旅游產業只能是曇花一現。

第二,需求多樣化與產品單一化的矛盾突出。休閑需求屬于一種生活方式的需求,更強調精神的滿足感,正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而我國當前城郊旅游產業基本上是以餐飲、觀光和農產品銷售為主營業務,產品類型和服務內容單一,而且缺乏文化內涵和創意設計,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使用效率低下,產業發展與消費需求未能有效對接。這種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使城郊旅游市場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如果不及時改善,供求矛盾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凸顯,并嚴重限制產業的發展空間。

第三,城郊旅游產業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利益主體的多樣性和利益關系的復雜性,使城郊旅游產業在利益分配上存在沖突。城郊旅游產業的利益主體涉及企業、相關機構、資源控制者和當地居民等多個方面,在產業發展中,任何一方過度看重其自身利益而實施機會主義行為,都會使其他利益主體遭受損失。在我國當前階段,旅游業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引發爭議的事例屢見不鮮,如同一景區不同行政或部門區劃導致的利益沖突。由于城郊旅游產業不同利益群體缺乏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協調機制,導致產業各方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危及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利益協調機制

城郊旅游產業尚屬新興產業,在我國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目前顯現出來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發展秩序混亂、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和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等。究其原因可以發現,利益相關者之間缺乏協調機制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所在。任何產業都是由不同利益相關者在利益的驅使下,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分工與協作的關系,并集聚在一起所構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組織。城郊旅游產業具有關聯性強、帶動性大的特征,是由多個產業部門按照由核心向外圍逐層擴散構成的一個呈網絡狀結構的組織系統。其中,依托特色旅游資源開發為主的產品部門為核心層,即在當地人文或自然景觀基礎上建成的景點或景區;滿足旅游者其他必要消費需求的產業部門為緊密關系層,其以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旅游交通及相關產品銷售為主;滿足旅游者非必要消費需求的產業部門以及提供基礎性服務的機構為外圍層,主要包括農產品供應、特產和紀念品及手工藝品的生產加工企業、提供基礎性服務如銀行和郵政等服務機構、為旅游地組織客源的旅行社和導游服務部門等。另外,政府機構和行業協會也是外圍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責是營造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并為各產業部門提供相關服務。城郊旅游產業發展涉及眾多的利益相關者,利益多元化和目標多元化并存,屬于非共同利益群體的合作形式。 因此,如果找不到利益平衡點,并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必然會導致各利益主體的“各自為政”、“各取所需”,使產業陷入無序發展的困境。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各產業部門的產品單一、競爭無序,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和品位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總之,為保證城郊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一種能夠有效協調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結構,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各利益主體的目標一致和激勵相容,營造一個互惠、穩定的產業利益相關者共生系統。

三、促進城郊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策略

城郊旅游產業作為促進現代城鄉文明交融和共同進化的主要途徑,其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協調各利益群體的關系。而新型城鎮化是經濟資源的再發現和分配機制再調整的過程,也要面對由于利益調整所引發的矛盾和體制問題。因此,為促進城郊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互動發展,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機制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發展策略。

(一)明確產業相關利益主體的共同目標,促進各主體的合作共贏

城郊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的目標主要包括經濟利益目標、社會文化目標和生態環境目標等。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不同目標的關注程度存在差異,而且會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如,在產業發展初期,,城郊居民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扮演著生態環境維護者的角色; 而企業對生態環境目標的關注明顯不足,只有環境問題影響到經濟利益目標的實現時,企業才會轉而成為環境維護和治理的主要力量。但城郊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完全有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擁有共同的目標。新制度經濟學的代表人物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Kenneth Galbraith)在《經濟學和公共目標》一書中批判了傳統經濟學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目標的觀點,提出了以關心人為標準的“公共目標”的觀念,并指出“公眾接受的計劃目標”是“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城郊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合作的基礎是擁有明確的能夠得到群體識別并認同的公共目標。這一目標的達成很難依靠產業經營者的主動參與,而需要處于城郊旅游產業組織外圍層的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發揮作用。地方政府是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的資源分配者和市場秩序的調節者,行業協會負責企業和從業者行為的指導和監督。處在起步階段的我國城郊旅游產業,需要政策和行政手段保障其平穩發展。應通過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制度安排,規范產業行為,將利益相關者各自的現實目標整合成為公共目標,使利益相關者將彼此之間的行為作為正外部條件,在實現自利的同時實現利他合作,引導城郊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能夠互惠、共贏,促成產業組織系統一體化結構的建立。

(二)充分發揮非正式制度在城郊旅游產業發展中的規范作用

明確公共目標是有意識地設計并創造行為規則的過程,屬于正式制度范疇。而非正式制度是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廣泛認可的共同恪守的行為準則,主要包括倫理道德、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等。“正式制度通常必須由非正式制度加以補充和發展,兩者共同決定經濟績效。”與生產活動和財富積累有關的價值觀念是決定經濟發展方向和程度的主要因素,物質資本、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本如果疏離非正式制度,其配置和創造財富的能力都會受到束縛。城郊的社會關系通常有三種:一是以姻親、血緣為主的先賦型親緣關系。二是以鄉鄰、熟人為主的地緣關系。三是因資源短缺而構建的業緣關系。在城郊社會中,代際間流傳的行為準則和經過沉淀形成的道德體系,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信心基礎,可約束社會成員的行為。道德體系是通過相互的信任機制執行的,并在重復交易中轉化為博弈規則,最終成為互利交易得以進行和經濟增長得以實現的主要保證。因為重復博弈會抬高欺騙的成本,所以城郊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在非正式制度的影響下通常會自覺規范交易行為,合理安排生產和消費活動,從而維護自己的聲譽以及在產業組織內的地位。另外,非正式制度有利于增強交易各方的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業組織效率。非正式制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互相滲透、相互制約,是一種互動與耦合的關系。在城郊旅游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非正式制度對于發展秩序的穩定和發展質量的提高具有明顯作用。

(三)充分發揮城郊旅游產業的集群發展優勢

產業集群通常是在特定領域中,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與產業聯系密切的大量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的具有協同效應的產業組織形式。城郊旅游產業就是一個由眾多利益相關者按照業務關系劃分為核心層、緊密關系層和外圍層的產業組織,公共目標是利益相關者合作的基礎,非正式制度增強了合作互信,因此,城郊旅游產業具有典型的產業集群特征。城郊旅游產業依托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其發展空間相對集中,與產業集群在地理空間上集聚的特征高度契合。同時,城郊旅游產業提供的產品是一種綜合性產品,既包含物質要素,也包含非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效組織與搭配,僅依靠擁有單一生產和服務能力的個體難以做到,需要眾多獨立且能力互補的企業和關聯機構或個人來共同完成。市場供給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能夠帶來可觀的產業收益,會使產業集群內部各產業主體通過專業化分工所建立的合作關系更加穩定和緊密,產業集群也會因此呈現良性演進態勢。

(四)開發特色休閑旅游產品

城郊旅游產品開發的重點在特色和休閑兩個方面。城郊旅游產業的主要消費者是城市居民,城郊之所以能夠吸引城市居民,主要原因在于城郊自然景觀和生活習俗與城市之間存在鮮明差異,而城市居民除了追求這種差異所帶來的觀感上的滿足之外,還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因此,如何為消費者提供特色休閑旅游產品是城郊旅游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城郊特色根植于城郊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之中,因此,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尊重自然和文化資源,避免淺層次開發、低水平開發和不恰當開發等現象。城郊居民是城郊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主體,他們熟知當地的文化傳統,積淀了寶貴的生活智慧,并對區域資源充滿了感情,這是城郊旅游產業發展能夠形成和保持特色的可靠來源。但城郊居民在休閑消費需求的把握和產品開發的能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需要產業實踐領域的利益相關者的知識和經驗來彌補,將城郊特色轉化成可滿足觀光、體驗、度假、運動、娛樂等休閑需求的不同類型和不同主題的旅游產品。同時,應賦予城郊旅游產品時代特征和內涵,提升產品文化品位和社會價值。通過城郊居民與產業經營主體間的合作,既完善了產品的結構,又增加了產品組合的多樣性,更大限度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提供相對完整的城郊旅游體驗,實現需求與供給結構的相互協調。

(五)帶動新型城鎮化“精明增長”

 精明增長(Smart Growth)是從美國興起的與城市空間向周邊地區蔓延趨勢不同的城市增長理念。這一理念倡導“以人為中心”的城市設計思想,提倡城市社區重塑人性化的富有特色的城鎮生活氛圍,注重城市公共空間和城市周邊農田的保護,主張為城鎮居民提供多樣性的選擇。城郊旅游產業所創造出的游憩空間為提升城市生活質量,使城市居民的休閑生活向多層次、多種類方向發展,同時也為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式。德國科隆通過把城郊生態用地和生態系統建設成為生態走廊,促使農業、林業和休閑旅游業等在城市空間內的協調發展,實現了城市生態的平衡發展。法國巴黎通過實施“區域綠帶計劃”推動“綠色旅游”,將自然和文化的保護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構建了完整的城市與城郊和諧發展的空間生態系統?!熬髟鲩L”是以科學的城市規劃為前提,平衡資源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這種“精明”最終要體現在城市土地的使用上,因此,編制科學的土地規劃是實現城鎮化“精明增長”的關鍵。城郊地區是由農村向城市逐步過渡的連續統一體,土地使用結構的配置要考慮城鎮化水平和主體景觀特征,維護城市空間配置的和諧度。實現新型城鎮化的“精明增長”,需要各個發展要素之間的關系從無序走向有序,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形成協同效應。對此,政府應通過制度和政策來調節諸多關系,保障城郊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互動、最優發展。

城郊旅游產業的發展使零散狀態的城郊居民,以組織化或集體形式參與其中。市場意識和商業意識的強化促使他們向外尋求經濟合作,經濟邊界的開放使城郊社會與外部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城郊居民的生活因此進入了更大的社會體系中。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收益在改善城郊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使他們更加珍愛祖輩留下來的文化傳統和自然風光,民間文化的傳承和自然資源的保護也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實現同步發展,使作為發展主體的人與發展的最終成果成為和諧統一體,這也應該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本質意義所在。

作者系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縱橫》2014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日本图片综合区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色久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