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國慶:糧食問題不是簡單的加減問題

[ 作者:張國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14 錄入:王惠敏 ]

12月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糧食產量61623.9萬噸,雖然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但仍是一個豐收年。與此同時,社會上又出現了一種聲音,且基本上延續了前幾年的質疑,說“糧食怎么又豐收了,老豐收也不是好事”,“既費錢又費地”等等。

歸納起來無非出于三個理由。一是認為糧食生產是用錢堆出來的。這些年來“四項補貼”資金不斷增加,加之對稻谷、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玉米實行臨時收儲價格,伴隨產量提高,導致財政包袱加重。二是認為糧食太多了沒地方存。一方面舊糧還沒處理,另一方面新糧又收獲了,而倉儲能力卻沒有增加多少。和平時期,國家也沒必要存這么多糧食。三是認為國外糧食既質量好又價格便宜,自己生產不如進口。進口糧食就等于進口了土地和水。

那么,事實到底如何?第一,農業補貼真的多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補貼仍然具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OECD國家農業補貼平均水平為21.7%,韓國為52.1%、日本為47.3%、歐盟為25.33%,遠高于我國9.1%的水平,而美國農民的收入40%來自農業補貼。第二,關于倉儲問題。客觀地說,隨著糧食連年豐收,我國倉儲能力確實顯現出不適應,倉容存在不小缺口。這一方面有儲備體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以前農民家家戶戶都備有大缸存糧,現在大都不存了,再加上價格倒掛等因素,導致庫存增多。但是不能因為技術問題否定戰略,不能因為一時問題否定長遠,更不能因為倉容不足而去否定糧食豐收的意義。第三,吃飯問題寄希望于他人現實嗎?歷史早就一再證明,飯碗端在別人手里既拿不穩當,也裝不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而且,國際市場調劑空間有限,既不夠我們吃也不可能都賣給我們。

糧食問題不是簡單的加減問題。一,“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糧食首先是公共物品,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和生存的最基本要素。糧食的屬性決定了它不是一般的商品,不能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辦。二,糧食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糧價是百價之基,關系物價穩定。特別是在這兩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其“壓艙石”的作用更加明顯。三,糧食問題經不起折騰。歷史一再表明,糧食產量大落容易,恢復起來很難。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比如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對糧食生產有所放松,結果導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減產,經過5年時間才恢復到十年前的水平。如今隨著人口總量、城市人口比重和消費水平的提高,糧食需求只可能增加不可能減少,更加需要正確認識糧食的基礎性地位。

“以農至道”。糧食問題不是簡單的多了少了的問題,不是單純的農業本身的問題,也不是農民自己的問題。恰恰在農業形勢好的時候,更不能麻痹大意,放松糧食生產。當然,如何做到好上加好,還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智慧。

殊為可喜的是,這種智慧在今年的糧食生產中已經有了明顯體現。從國家統計局對2016年糧食生產情況解讀看,今年糧食豐收是在各地主動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的基礎上實現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采取“玉改豆”“糧改飼”等措施,使糧食生產更加契合了市場需求。同時,面對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的硬約束,各地在糧食生產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推進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了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可以說,今年的豐收,不僅僅是數量的豐收,也是質量的豐收、效益的豐收、綠色的豐收,具有多重意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12月1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 久久综合网色天天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