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評論家何三畏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感慨:中國鄉村文人消失了,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據何先生觀察,現在的農村很少能夠看到一手漂亮的手書正體字。即使是墓碑,也不是本村人所寫,而是由城里制作,用電腦字庫書寫的。具有鄉土靈性的手書正體字,正被千篇一律的印刷體所取代。
通常,人們能比較清晰地看到鄉土社會在物質層面的貧瘠與進步,卻少有人能比較直觀地判斷鄉土社會精神文化層面的狀況如何。因為和物質相比,精神文化是一種隱性因素,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缺乏統一的評判標準。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對鄉土文化的生產主體——“鄉村文化人”——這一群體的觀察間接評判鄉土社會精神文化的活躍程度。
鄉村文化人這一群體隨著時代發展其內涵不斷變化,但大體上由如下三種類型構成:一是那些接受過正規教育卻因為種種原因“進城失敗”的鄉村讀書人。典型的例子如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中的文藝果農杜深忠,雖一輩子在農村務農,卻少有地表現出對精神生活的渴求,愛讀書,會書法,喜音樂。從他身上展現出來的是農民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寶貴的自我反思;二是傳統民間手藝的繼承者。比如剪紙藝術繼承者、儺戲繼承者、嗩吶傳承人等。今年五月份熱播的電影《百鳥朝鳳》講述的就是嗩吶傳承人在新時代下的悲歡離歌;三是具有某種原創精神的民間藝術家。他們并非某種固有藝術形式的繼承者,而是具有某種開創精神的發明者、創造者。比如中國大陸“自然筆記”的倡導者秦秀英,本是內蒙古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兒媳的啟發下自學畫畫,創作出數百篇農事筆記和鄉土社會生活筆記,很好地反映了鄉土社會精神面貌的變遷。
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浪潮的加速推進,鄉土社會日趨瓦解。城市對鄉村的沖擊不僅表現在地域空間與人口比例上,還表現在文化上。在過去,鄉村人農閑時的文化生活較為豐富,扭扭秧歌、拉拉二胡、下下象棋或者看看露天電影等。近些年間,有的農村地區人們的文化生活幾乎被麻將全盤占據,間接地折射出了鄉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乏味與荒蕪。鄉村文化生活復興與重建的重任,很大程度上便落在了這些鄉村文化人的身上。
植根于鄉村厚土中的鄉村文化人懂得農民的喜怒哀樂,知曉農民的文化取向,更明晰鄉土文化的傳播之道,在鄉村文明的傳承和延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往往通過自身傳承或創造的獨特藝術形式,以最貼近生產生活的方式感染著身邊的鄉民,潛移默化,綿延流長,促進鄉土文化整體上的活躍與繁榮。在鄉村日益邊緣化的當下,也正是因為這些鄉村文化人的堅守,鄉土文化的奇異之花才不至于完全凋零。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無疑是鄉土文化的“守望者”。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需要格外重視鄉村文化人的意義和價值。而何三畏先生在文章中所感慨的,也正是鄉村這一代代活的“瑰寶”,已普遍被商品經濟的大潮沖擊的七零八落,鄉土社會傳承幾千年的文明形式正面臨著斷裂的可能。
要想留住鄉村文化的“守望者”,必須加強引導,推出更多利好政策。比如有關部門要組織人員調查鄉村文化人的現狀,建立民間藝人檔案;成立鄉土文化培訓班或相關鄉土文藝機構,對鄉村文化人從物質和組織形式等方面進行扶植;積極推動鄉土文化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在保留原有本色特征的前提下推陳出新,根據市場需要開發鄉土藝術新的、富有現代意味的表現形式;積極推動鄉村文化人走向市場,幫助他們建立一整套民間藝術品展示和銷售機制,在改善其生活條件的同時,擴大鄉土文化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等。
文化需要傳承,有傳承才有未來。留住鄉村文化人,還要注意培育鄉土文化新力量。培育一批年輕、有見識和創造力的鄉村文化人,讓新鮮血液融入鄉土,讓鄉土文化更加生動,讓鄉村生活更加充滿內涵和經久不衰的魅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12月2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