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磊:關于美國政府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分析

[ 作者:張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8 錄入:實習編輯 ]

美國農產品期權概述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和我國一樣,提高農民收入和加快農業轉型一直是美國農業政策的核心內容。

本文通過對美國政府農產品期權應用四個要素的分析,總結了美國農產品期權試點的經驗教訓,對我國農產品期權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美國農產品期權的歷史可概括為“由亂而治”。美國農產品期貨產生于19世紀中期,為工業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農產品期權產生于19世紀晚期,其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936年以前是盲目發展階段,期權市場基本沒有監管;1936年到1982年是暫停發展階段,農產品期權的禁令自1936年生效,一直到1982年《期貨交易法案》立法授權可以開展農產品期權交易;1982年以后是規范發展階段,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通過試點推進,依靠嚴格的規范和積極的監管,使農產品期權市場聲譽重建,迅速發展。

美國現代農產品期權的推出始于1984年,隨后又陸續推出已上市期貨品種的期權交易,直至大部分品種期貨和期權同時上市成為慣例。

美國政府利用農產品期權的四個要素

1.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時機

美國政府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時機取決于兩個層面,一是農業政策層面,二是期權監管政策層面。

農業政策層面

美國的農業政策,從“二戰”以后基本都在自由貿易政策和貿易保護政策之間搖擺,而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時機,出現在自由貿易政策條件下推進農業市場化的過程中。

從歷史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1934年以前,美國主要通過關稅保護政策,獲得廉價原材料并開拓海外銷售。1934年,美國國會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法》,將關稅制定權授予行政部門,并提出最惠國待遇原則。該法滿足了經濟民族主義增加美國出口的要求,并確立了經濟國際主義為對外貿易政策的原則,標志著美國以貿易為突破口,由國家主義走向世界主義。

上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美國經濟發生了三次較為嚴重的衰退,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思潮開始抬頭。隨著貿易逆差的擴大,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由自由貿易向公平貿易轉向,設置了“超級301條款”和“特別301條款”等貿易報復和經濟制裁條款,顯現了強烈的單邊性保護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傾向,并借此干預他國經貿政策。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回升,進入“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的繁榮時期,國內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恢復,美國對外貿易又開始執行以推行自由貿易為主的政策,以確保國內優勢產業得到平等進入國際市場的保障。

作為“以農立國”的移民國家,農業是美國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基礎性產業之一,美國對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是經歷了許多的經驗教訓才成熟的。總體來看,美國是一個農產品周期性過剩的國家,其階段性農業保護的強弱,取決于同期農業出口比較優勢的大小。當美國政府需要減少對農業生產的直接干預時,就會比較多地使用市場機制、利用包括期權在內的市場手段來引導農業生產。

期權監管政策層面

美國的期權監管政策,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負責制定和實施。該委員會于1974年成立,旨在確保期貨期權市場的公平競爭和穩定運行,保護公眾免受欺詐和市場操縱的危害。當時期貨交易大部分集中在農產品領域,而期權因為1936年的農產品期權禁令,只有非農產品的期權交易得到批準。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時機,出現在農產品期權交易試點結束后新一輪農業法的實施過程中。

1978年6月,由于場外商品貿易期權和“倫敦期權”欺詐銷售的泛濫,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禁止了美國境內大多數商品期權的交易。1982年,《期貨交易法案》終止了關于國內農產品期權交易的禁令。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1981年9月通過的為期三年的期權監管試點方案,分別在1982年批準了咖啡、白糖、可可、黃金和國債期權上市交易,在1983年批準了股指期權上市交易,在1984年首次批準了大豆、玉米等農產品期權上市交易。1987年1月試點結束,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批準各期權產品繼續交易,四年之后1990年《農業法案》出臺,授權根據其中的《1990年期權試點條例》開展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試點工作。

2.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根據美國1990年《農業法案》中的期權試點條例,農產品期權試點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確定農業生產者是否能夠利用農產品期權在市場價格波動中得到收入方面的保護,二是為了確定農產品期權交易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程度。這次試點是美國政府對國內農業,由行政手段管理向市場方式調節的改革嘗試。

農產品期權試點的對象包括1991到1995作物年度的玉米,1993到1995作物年度的小麥和大豆。美國農業部鼓勵伊利諾伊州、愛俄華州、印第安那州的農場主進行期權交易,購買玉米、小麥、大豆的看跌期權。參與期權試點的農場主可選擇以目標價格水平來購買看跌期權,以避免因谷物價格的下跌而受到損害。同時,農場主必須按照政府農產品計劃休耕部分耕地,并參加政府舉辦的期權交易培訓,政府負責支付交易中的手續費和其他交易費用,并代為支付購買期權合約的部分權利金。農場主購買看跌期權后,不僅可以減少農作物價格下跌時帶來的損失,還可以獲得農作物價格上漲時的收益。

3.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

根據美國期權發展的經驗,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主要包括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成熟的交易體系和系統的風險管理培訓。完善的期權交易監督管理機制,規范化發展期權,是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制度保障。成熟的期權交易體系,活躍的市場交易環境,是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市場保障。系統的農業風險管理培訓,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農業風險教育,有利于普及農業風險管理知識、優化種植結構。

4.美國農業風險管理的常用手段

農業參與者對于農產品價格和收成風險的估計,再加上自身對風險的態度傾向,決定了其風險管理手段的選擇。大致上,美國農戶對農業風險的管理手段可以分為以下11種:

多元化生產:將面向同一作物農場的生產企業進行分散,或者分散作物生產的地點,使局部災害無法對整體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垂直整合:將兩個在作物生產或流通過程中處于不同層次的業務進行整合。傳統農業大多處于開放式生產環境,而垂直整合則可以起到減少中間費用的作用。比如生產玉米和干草的農戶,可以通過開奶牛場來進行農作物與乳制品生產的垂直整合。

生產或銷售合同:生產合同指的是,采購商在作物生長期就擁有該作物的實際所有權,農戶收取種植服務費作為報酬,采購商負責提供具體的物資和服務,合同在作物生產前就已經確定。銷售合同指的是,農戶在作物生長期擁有該作物的所有權,采購商規定采購價格、數量和質量,合同在作物臨上市銷售前確定。目前,使用合同方式進行生產的農戶占美國總農戶數的10%,其農作物產量占美國農業總產量的40%。

套期保值:農戶根據實際生產或銷售的需要,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相關農產品價格期貨合約或農作物產量期貨合約,將風險轉移給市場中的風險追逐群體。研究指出,通過同時使用農產品價格期貨合約和農作物產量期貨合約,以風險最小化為目標的農戶可以有效減少收入的波動,提高收益的穩定性。

期權合約:與期貨合約類似,農戶通過期權合約進行風險轉移。研究顯示,期權也是一種穩定農戶收入的有效工具。許多調查表明,在美國,農戶對期權的使用程度至少能夠與期貨的使用程度保持一致。

財務杠桿:即農戶或生產商的資本負債率。在收成不好的年度,財務杠桿偏高的農戶會有無法償債的風險,因此這些農戶更傾向于使用期貨和期權來進行套期保值。

流動性:主要指農戶的經營性現金流以及其資產的快速變現能力。當風險發生時,有較強流動性的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更好。

短期租賃和雇傭:短期租賃包括土地、機器、設備和牲畜的租賃,短期雇傭主要發生在收獲季節或其他高峰。短期租賃或雇傭作為擴大生產的手段,提高了農戶在市場狀況變化中的機動性,同時減少了長期租賃和雇傭的固定支出。

作物產量保險和作物收入保險:當作物保險與套期保值一起使用時,農戶能夠得到最大的風險保護。1990年以來,美國國會與政府不斷鼓勵新的農業保險產品創新,1996年美國農業部下屬的風險管理機構開發了農業收入保險產品,目前使用范圍最廣的是作物收入保護率保險。

農業外就業和收入:農戶中的勞動力利用農閑時間打工,獲得額外收入以補貼家庭收入。美國農業部1996年的數據顯示,82%的農業家庭有農業外就業和收入,每一個農戶類別(包括超大型農場)中,至少有28%的農戶其農業外收入超過農業本身收入。

其他風險管理措施:包括調節農業經營投入和產量,耕作制度,機械化程度過飽和等。

美國農產品期權試點的經驗和思考

總結美國政府利用期權支持農業發展的嘗試,其經驗主要有三條:第一,農產品期權執行價格是市場自發形成的,基本反映了實際的供求關系,有利于保障農戶收入;第二,相對于農業直補和農業貸款貼息等行政措施,利用農產品期權支持農業發展,利用期權市場分散農業風險,可以有效減少政府的農業補貼支出;第三,農產品期權試點對于鼓勵和引導農戶進行風險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提高了農戶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從長遠來看是有利的。

除了經驗之外,美國農村期權試點還有許多的實際情況值得思考和研究。比如其一,大部分交易者相信,如果沒有政府的期權補貼,買入實值較大的看跌期權在實際操作上并不可行;其二,期權合約交易單位為5000蒲式耳(約合136噸),過大的交易單位不適合種植面積小或合作種植的農戶;其三,由于歷史原因,試點參與者仍然認為期權交易存在一定風險,普遍認為農業價格保護和收入補貼的作用依舊無法替代;其四,期權是否能夠被準確地定價,取決于對應期貨和期權的交易活躍程度,尤其是在種植季節,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市場,是無法滿足試點參與者的全部需求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期貨日報》 2016-12-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