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團省委首次發布了《湖南省青年電商創業服務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湖南省青年電商創業呈現出創業動機簡單化、創業團隊規模微型化、創業年齡低齡化、創業青年學歷高、產品類別同質化、創業模式單一化、創業收入偏低等特征。
從調研的數據結果來看,33.04%的青年群體都是因為就業形勢緊張、電商創業氛圍好而選擇電商創業,19.71%的青年群體認為電商創業門檻低而選擇電商創業,15.91%的青年群體選擇電商創業的理由是為了方便照顧家人,14.89%的青年電商創業群體是利用線下的實體業務轉型到線上電子商務創業。
數據顯示:通過對青年創業群體電商年銷售額的調研,年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的占比,最高達到70.49%,年銷售額在10萬元到50萬元區間的創業群體占比17.43%,而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占比僅為7.88%。創業收入總體上呈現出低額化現象。
通過對所有參與調研的創業群體創業產品分析,選擇消費類產品(服裝/鞋帽/箱包/日化/珠寶首飾等)創業的占比48.19%,選擇農業類產品(生鮮糧油副食等)占比20.83%,選擇服務類產品(家政美容餐飲等)占比16.21%,而選擇工業類產品(家電數碼等)僅占9.22%。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到,“農業類產品”銷售也非常集中化。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農產品電商化和農產品進城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互聯網正在向農業領域深度滲透,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返鄉創業青年,回到家鄉后選擇將本地的農業特色產品利用電商途徑銷售出去。
同時,導致湖南青年電商創業賺錢少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平臺型電商發展到目前為止,用戶資源和流量都被類似淘寶、百度和騰訊等電商巨頭壟斷,新型的電商創業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做大做強,獲取用戶的成本不斷增高;
二是資金、技術、團隊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都制約著電商創業的發展壯大;
三是創業成功率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但一些政策覆蓋面有限,并且實踐中出現了“短路”現象,還有一些甚至“看得見摸不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農業行業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