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彭應登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馬軍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陳能場
深圳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發起人 毛達
治霾管住散煤和機動車
霧霾早已不是北京的“特產”。在2016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重拳治理霧霾,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
散煤和機動車都屬于低空污染,污染物擴散慢、濃度高,如果被吸入肺部,對人體健康危害大。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在北京,散煤燃燒對PM2.5濃度貢獻率在15%左右,機動車則為30%左右。機動車中的污染大戶是重型柴油車和出租車。其中,一輛柴油車的排放量相當于200多輛私家車,1輛車齡2年以上出租車的排放量相當于30輛私家車。就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而言,柴油車的排放量更是占到整個交通行業總排放量的80%。南方地區的情況也相差無幾,散煤和機動車對空氣污染的貢獻率都位居前三。
在“霧霾圍城”的壓力下,不管是治理散煤,還是控制機動車,我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拿散煤來說,城鄉結合部還存在大量外來人員和小企業使用小鍋爐、土暖氣燒散煤問題,政府的優質煤財政補貼沒有涵蓋外來人員,加重了城鄉結合部地區的污染。彭應登說,農村及城鄉結合部的治理需要一個過程,盡管能源結構的調整、基礎管道的延伸等難度大,但我們可以分階段、分地區地逐步推進,利用資金獎勵的補助措施,推動優質燃煤替代劣質煤、液化石油氣下鄉等政策落地。在他看來,現階段除控制私家車排放,管好重型柴油車和出租車是重中之重,能帶來更理想的環境效果。因此,嚴格控制這兩類車的排放標準,不斷淘汰老舊高排放車至關重要。
不給排污水“搭便車”
工業排放是我國水污染的主要源頭。很多工業園區里,都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以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實現循環經濟的理念。實踐卻暴露出一個問題:企業聚集了,排污更重了。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在考察一些紡織園區后發現,很多印染廠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排污預處理,而是隨意排放到園區的污水集中處理廠。由于違法成本低,污水集中處理廠的廢水超標后,并不會去追究到底是哪一家企業未達標排放。這種“吃大鍋飯”的局面,加重了廢水污染。
馬軍說,要減少污水的排放,一定要從源頭上遏制。首先要建立污水集中處理責任制。園區里的任何企業,都應該公布他們的預處理標準以及排向污水集中處理廠的排污監測數據。這樣,當污水集中處理廠出現超標排放時,政府和公眾就可以讓超標排放的企業承擔相應責任。同時,這些數據還可以服務于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
當然,為破解這一突出問題,國家環保部制定的《關于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明確,2017年底前,工業園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同時,環保部強調,鼓勵有條件的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園區的“環保管家”。
給垃圾找個新出路
“垃圾圍城”“垃圾下鄉”是城鄉發展的“痛點”。環保部發布的《2016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86億噸。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如果處理不當,既浪費資源,又危害環境。深圳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發起人毛達建議,要想給垃圾找到“新出路”,可從“大、中、小”三個層面入手。
“大戰略”,即調整垃圾管理戰略。由環保部門牽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部、住建部等多部門配合,走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這意味著,要不遺余力地推廣“從搖籃到搖籃”的環保理念,堅持零廢棄,引進回收機制。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全社會重新審視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例如一些產品會產生嚴重危害環境的垃圾,那么這類產品的生產數量就應受到限制,甚至不該生產。
“中改革”,即改革垃圾管理制度。首先要預防垃圾產生。全國需要建立統一的人均生活垃圾清運量的減量目標;生產者承擔的責任要延伸到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特別是廢棄后的回收和處置。其次要做好垃圾分類。利用經濟手段,改變混合垃圾的現狀,比如引進專業的分類處理企業,打破焚燒廠的壟斷地位,或者提高混合垃圾處理成本。
“小動員”,即調動公眾積極性。一是要“哪做得好,就支持哪”。社區往往是垃圾分類管理的落腳點。目前,北京市昌平的辛莊、門頭溝的王平鎮等很多社區,在垃圾分類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經驗。政府應將這些好的案例,進行復制推廣。二是要“哪需求強,就支持哪”。只要社區和街道有分類運輸的需求,政府就應給予支持。最好在街道建立垃圾分類投放、運輸、處理的示范線,將整個信息公開,公眾了解垃圾分類的實際好處后,就能在更多有需求的街道或社區推廣。
讓農民了解土壤污染
“土壤沒了,一切就沒了。”這是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最近一次演講中,站在文明的角度談土壤安全。“客觀看待土壤,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是他數次對記者強調的觀點。
2014年環保部聯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土地整治藍皮書》顯示,我國耕地重污染的點位超標率達到了19.4%,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狀況不容樂觀,土地面臨著嚴重污染和退化。陳能場坦言,相較于30年前,我國現在的土壤污染問題更嚴峻。
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灌溉的水源遭受污染,工業活動等排放到大氣中的重金屬沉降到土壤,濫用化肥農藥等。一旦土壤被污染,通過自然的過程,可能需要上百年才得以修復。
控制工業排放的同時,如何讓農民通過科學的方法保住土壤成了關鍵。財政部、農業部近日聯合印發的《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就從政策上給出了支持。陳能場認為,由于農民缺乏對土壤的科學認識,導致這些制度難以落實到位。向農民普及土壤知識任重道遠,比如怎樣判斷土壤的污染程度;土壤污染嚴重時如何退耕還林;如何用植物修復中度污染的土壤;如何通過水分管理來應對輕度土壤重金屬污染。通過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圖畫,將這些專業技術知識傳播給農民,是迫在眉睫又極具意義的事。陳能場正致力于這樣的科普,他辦講座、印發掛歷,將保護土壤的理念傳遞給農民。這一場土壤保衛戰,還需要成千上萬個陳能場。
(本版文章由本報記者譚卓曌采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生命時報 2017-01-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