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春節“博士返鄉手記”爆紅網絡,到2016年春節各種返鄉手記井噴,再到今年降溫,逐漸平和。“返鄉體”之前借助網絡和社交媒體可以說是長期霸屏春節朋友圈,今年,“返鄉體”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不過還是出現了像《廈大教授劉連泰:返鄉日記這么火,都是文科博士愛裝》,《返鄉手記:屌絲回家過年的自尊維持方式》,《人大碩士反思返鄉手記,為何說中國農村衰落不可避免中國的未來在于建設縣城》這樣的文章,只不過相較于之前的唱衰鄉村,觀察,反思,行動的聲音多了起來。
【“返鄉體”走紅社交媒體,是真實的故鄉還是虛妄的返鄉?】
“返鄉體”最早走紅是在2015年,一篇題為《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么》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得到大量轉發,80后博士生王磊光感嘆“知識的無力感”,引發巨大爭論。后來,王磊光回應,自己從未說過讀書無用,只是強調知識的無力感,“本來讀書出來是應該有所為的,但是回到家鄉卻不能做什么。”即便文章的真實性受到多方質疑,該文還是獲得百萬閱讀量,也使“返鄉”這一題材在社交媒體引爆。
于是2016年,“返鄉”儼然成為媒體議程設置下的屏霸式焦點,一時出現了一系列跟風效仿之作,《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 《一個農民兒子眼中的鄉村圖景》 《新春返鄉見聞:“彩禮之痛”致脫貧農民一夜返貧》,一場聲勢浩大的“審判故鄉”行動開始,然而在這其中卻爆出一出出以假亂真的“虛構故事”———“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被國家網信辦證實虛構情節,《春節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同樣未逃“造假”指責。文章描摹了這樣一幅鄉村景象:農婦組團“約炮”、媳婦罵婆婆“老不死的東西”、低保夫婦不顧兒子常年酣戰牌桌……結果惹得當地村民喊冤:“返鄉記”作者并未返鄉,“咱們村根本不是那個樣!”新華社記者調查更是發現,文中描繪的禮崩樂壞的“時間、人物、地點都是虛構的”。
【 逆向文化沖擊,媒體喧囂下的消費獵奇? 】
其實,“返鄉體”并不是一件新興事物,不少傳統媒體都會開設類似“返鄉見聞”的專欄,這本屬于媒體常規的策劃和選題,但是借助新媒體平臺返鄉見聞形成一次又一次的爆炸式傳播 ,這一是因為網絡平臺寫作門檻的降低,二是因為很多人對農村社會的一些真實情況并不熟悉,因此希望通過返鄉筆記了解農村,再加上根植于春節這一特定文化背景,“返鄉體”有著巨大的讀者群。
丹尼斯·麥奎爾在《大眾傳播模式引論》中曾提到“大眾傳播的第三種模式” 即“展示和注意力傳播”,“大眾傳媒首要目的既不是傳遞某種信息,也不是表述某種信念,價值觀來團結公眾,而是只為了吸引或抓住受眾的注意力。” “返鄉體”每到春節前后成為媒體制造熱點的工具,在各類公眾號泛濫,流量意味著直接的經濟利益,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返鄉運動中,媒體自然是最大得利者。
筆者對《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么》,《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等十篇“返鄉體”熱文進行詞頻分析,發現教育,婚姻,倫理,養老,交通,城鄉差異是這些文章關注的重點,在他們的筆下,農村經濟是破敗的,農村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落后的,農民的道德是滑坡的,這些筆記都流露出濃濃的鄉愁,“知識的無力感” “疏離感” “陌生感”是作者常有的情緒。
斯格茲于1944年提出“逆向文化沖擊”(Reverse culture shock)這一概念,主要是指出國人員在離開本土相當一段時間內,經歷了異文化的沖擊、適應過程后,回到母國時對于曾經熟悉、現在卻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環境產生的類似于進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誤讀等現象。同樣,在城市工作、學習、生活的人們回到故鄉,回到農村,也會經歷了一次逆向的文化沖擊,這樣情感沖撞式的書寫可能也會有一些誤讀和偏差,但是在被流量綁架下不少返鄉筆記變成一種功利化的寫作,吸引眼球,煽動情緒。當現在回過頭看《近年情更怯——一個博士生的返鄉筆記》這篇早年的“返鄉體”,并將其和日后的“返鄉體”相對比,我們遺憾地發現,日后的作品幾乎都沒有脫離它的框架,無論是在表達水平還是思想深度,乃至探討問題的廣度。正如麥奎爾說的“媒體制作之下,訊息的內涵通常服從于其表現形式”,不少“返鄉體”僅僅限于返鄉形式,為賦新詞強說愁。
今年,返鄉體的數量減少,也少了一些紅極網絡的爆款文章,廈大教授批判之前走紅的博士返鄉筆記,直言道“讀到這些裝模作樣的文字,也曾一度感到自己冥頑不化,生出幾許自卑:我也是個博士,還是個博士的導師,也曾顛沛流離,也曾潦倒蝸居,也曾返鄉,怎么硬是沒有生發出一點或是悲天憫人或者孤獨彷徨的情結?怎么一直在渾渾噩噩中或是大快朵頤或是嬉笑怒罵?我沉淪了呆滯了甚至物化了?”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 中寫道“透過大眾傳播我們已經看到,各類文章中的偽善都用種種災難悲情符號,作為反襯來頌揚日常生活的寧靜”,在媒體,各類公號精心篩選的部分“返鄉故事”中,作者極盡夸大鄉村的種種不如意,人情薄,風俗惡,在這種區隔的話語之下,鄉村儼然成為被消費被獵奇的符號。
【個體敘事下的信任危機:是親歷者還是旁觀者?】
約翰·費思克在《理解大眾文化》中說:“后現代主義試圖以小敘事和個人主義敘事來突破公共敘事。” 大多數“返鄉體”實際上是基于社會學田野調查,以個案的方式進行書寫,于是我們不禁要問個案是否能描繪出鄉村的整體面貌?
答案當然是不能,個體經驗化的敘事不能代替公共意識,當然有些返鄉筆記很客觀很實在,得到讀者的共鳴,但有些返鄉體有失偏頗,看到的只是鄉村的一個側面。更糟糕的是很多作者預設立場,抱著居高臨下的心態,從大城市視角出發,把一種微妙的失落感轉化為對鄉村不客觀的描寫,以找到某種心理平衡,其實他們并不熟悉鄉村,這樣污名化的表達,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側面。其實一些鄉村的經濟情況和物質條件并不差,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基本生活質量也不比大城市低。有些人感慨農村生活無聊,沒目標,渾渾噩噩,打麻將種田……作者用自己的想法來看待別人的生活,不一定準確。這樣只會使沒有鄉土經驗的人把鄉村看得越來越落后和隔絕。
其實返鄉體不乏中國節日常見的文化痕跡,比如拜訪祖廟、回農村、放鞭炮、貼對聯、祭祀等,但這些卻并不是“返鄉體”引起熱議的關鍵原因,這些本可以深挖內涵的文化痕跡在“返鄉體”文章中只是可有可無的空洞背景,而故鄉,尤其是鄉村被籠統地圈定在落后的范圍,與之產生強烈對比的自然是“返鄉體”文章作者工作的地方,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代表。
返鄉者既是“親歷者”,在寫作時又是“旁觀者”,社會學的田野調查和筆記需要不設立場的觀察和客觀的敘述,但是部分“返鄉體”作者“虛構了一種在地者的在場和參與,從而實現了在地者事實上的不必在場和不必參與。”這使得本可能成為社會議題切入口并挖掘出深層歷史文化原因的題材淪為一次又一次對故鄉的簡單嘲笑。受眾對“返鄉體”文章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出現信任危機,很多讀者耳聞“返鄉體”,第一件事就是確認文中所談之事是真是假。
【折射社會鄉愁,鄉村走向何處?】
法國哲學家彭塔力斯曾提出“社會鄉愁”的概念,這里的鄉愁不僅指對故鄉的懷念,更是對現實的感傷——“流去和毀滅的時間力圖在一個仍然存在的地方展現它的理想面容,故鄉是對生活的隱喻。”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時期,這種陌生感,疏離感會更明顯。
返鄉筆記是鄉愁的產物,也有著經濟,科技高速發展時代下的陣痛與迷茫。
于是,今年的“返鄉體”不再只感慨“知識的無力”“道德的崩壞”“經濟的凋敝”,更多的作者從反思到行動,提出一些對鄉村有益的發展建議。《人大碩士反思返鄉手記》中,作者鄧嘯林就提出“中國的未來在于建設縣城”這樣的觀點。
其實,“鄉愁”一直是中國社會的重要母題,除了眾多返鄉筆記之外,社會學大師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特征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和概述。在他看來“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的落伍,頑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頭上的譏笑,而是生存機會上的威脅。”的確,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語境下,返鄉筆記需要的不是一味地悲哀嗟嘆,而是真正關注鄉村社會的現實議題,在危機中尋找出路。
作者單位為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學吧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