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召開了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其中明確提出,今年全省每個村莊配備至少一個以上垃圾收集箱,每個行政村配備至少一輛以上垃圾轉運車輛,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既有高成本的投入,又有系統化的處理,對農村垃圾如此從嚴整治的舉措,折射出我省維護農村環境潔凈、優美的堅定態度,同時,也反映出農村垃圾治理的艱難不易。
當前不少鄉村正面臨著垃圾圍村的尷尬,門前、池塘、溝渠、田野,白色垃圾隨處可見,風來時迎風飛舞,雨來時污水橫流,這些垃圾堆腐蝕著美麗鄉村的優美肌體。正因此,政府部門才如此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整治力度。基于此,根治垃圾圍村,首先要從認識上擺正態度,尤其是為政一方的黨員干部,更要下大決心,從嚴整頓,不可治治停停,有始無終。
長期以來,農村垃圾之所以猖獗,歸根結底,在于缺少一個出口。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呈幾何級增長,許多物品買來時包裝精美,可一旦不用,普遍面臨著這樣的麻煩——丟棄吧,不可降解;不丟吧,留之無用;燒掉吧,二次污染。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在這樣的兩難矛盾中,鄉村垃圾成了沒有去路的“不死幽靈”,飄蕩在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近年來,我省為農村配備垃圾收集箱,建設垃圾轉運站,大力構建“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治理模式,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垃圾的出路問題,這是農村垃圾治理值得肯定的一大進步。
然而,出路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在不少鄉村,許多垃圾收集箱、轉運站,或是“吃不飽”,或是運不走,形同虛設。追究原因,多在于當地政府重視不夠,只一建了之,不注重事后的配套服務。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厘清一個認識——鄉村垃圾治理需要高昂成本,這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結構之下,鄉村處于被忽視的境地,其發展中產生的諸多問題,比如垃圾圍村等,這是我們必須彌補的歷史欠賬。試想,城市環境的治理,尚且需要不惜血本,推行“門前三包”、包區包片,鄉村垃圾的治理難道就拿不出這樣的勁頭和成本?
此外,美麗鄉村建設,其美麗不僅在外表,更要在內里,而內在美就反映在村民的精神面貌、行為習慣上。試問,倘若村民們依然停留在隨手扔垃圾的壞習慣上,又如何長久維持村容村貌的整潔,又如何撐得起“美麗鄉村”四個字?這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同樣需要村民們的自覺自律。美麗鄉村,受益者是每一個村民,其建設同樣需要每一個村民的參與。
總而言之,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徹底根治垃圾圍村現象,而政府部門對此承擔著重任。基礎設施的完善、“門前三包”的落實、村莊保潔制度的建立、村民行為習慣的引導……諸多舉措的落實,都需要付出努力、拿出成本。各地政府部門只有拿出類似城市治理一樣的力度、勁頭,垃圾圍村現象才能早日根除,美麗鄉村建設才能更進一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海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