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當“城歸”碰上陳規(微調查)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城歸”成為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現象。什么是“城歸”?近年來,不少在城市積累了資金、習得專長的農民工,開始逆向流動、返鄉創業——這類人,被媒體稱為“城歸”。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也成為各級政府招商引資的重要內容。“城歸”回到故地,他們會碰上什么問題?
沒場地:自家房子做廠房
從浙江紹興的廠房拉回十幾臺設備,再聘用十幾名工人,廠房用的是自家小樓,呂志良的返鄉創業之路,就在這個簡陋的家庭作坊里開始了。
呂志良此前在浙江紹興從事服飾加工業,2007年選擇回家鄉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創業。在他看來,企業用地是“老大難”問題。“在起步階段,只能把自家房子拿出來做廠房,住宅、工廠不分家。”
“呂志良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并非個例,很多返鄉創業人員申請不到用地指標,束縛了他們干事創業的手腳。”埇橋區人社局副局長武平說。
辦法,埇橋區也在想——調動廢棄的學校校址等資源,政府投資新建標準化廠房。在政府的協調下,呂志良終于脫離了家庭作坊式生產。如今,他有了1萬余平方米的標準化生產車間,每年利潤100多萬元。
差資金:小額貸款也不易
即便申請到用地指標,建廠投資也是筆大開銷。呂志良在創業初期負債累累,曾欠下近百萬元民間借貸,利息高達兩分。
盡管埇橋區近年來將返鄉人員納入小額擔保貸款對象,并向企業提供優惠貸款,但資金的問題,似乎不比土地簡單。
“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很多小微企業,或者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沒有房產等抵押物,很難從銀行借到錢,擔保公司也不愿出面擔保。”呂志良認為,擔保貸款的程序還應進一步簡化。
“對個人而言,最高10萬元的貸款額度雖一提再提,但仍是杯水車薪。加上辦理手續、找有穩定工作的親戚朋友擔保等人情因素,企業需要符合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一定就業等門檻,也讓一些人望而止步。”埇橋區人社局小額貸款辦公室工作人員王會玲坦言。
缺服務:有些政策不接地氣
念了幾年的創業經,“城歸”最看重的還是環境,既有產業的“硬”環境,也有政策的“軟”環境。
4年前,中部某省貧困縣的馬國青(化名)響應號召,回鄉創業生產汽車零配件,但發展并不如意。一來縣里沒有相關配套產業,很多生產所需零配件都要從上海、南京等地購進;二來交通不便,物流費用偏高,這都給企業增加了成本。馬國青慨嘆,“本地用工、建廠的低成本優勢到頭來都被抵消了。”
中部省份某縣的李東(化名)回鄉辦起了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他認為,有些政策的執行實在是“不接地氣”。
“用地指標下來了,計劃建六幢廠房,第一幢廠房建好后申請驗收,卻被告知要全部建好后才給驗收。”李東有些不解,“廠房全部建好之前,就讓企業一直停產待工?”
所幸,用了幾個月時間,奔波了幾個部門,李東的廠房終于可以“破例”驗收。
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慶認為,地方政府筑巢引鳳,不是引過來就完事兒了,破陳規、送服務、強支撐、搭平臺,既要形成合力,更得持續發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