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是當前討論和研究的熱點問題。嚴格來說它包含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價格形成機制問題,即價格形成規律,它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轉移;一個是價格政策選擇問題,根據當前實際選擇合理的價格政策。開放條件下價格形成機制和規律是怎樣的?當前我國收儲價格政策為什么面臨困境?農產品未來價格政策調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把握好這些問題對未來我國農業發展十分重要。
一、開放條件下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進口稅后價格
由資本的逐利性決定,只要農產品國內價格高于進口稅后價,進口就有動力,最終使得國內市場價格與國際價格趨于一致。換句話說,進口價格加上關稅構成了國內市場價格的最高限,即天花板價格,若國內農產品價格高于這個價格,則差價驅動型進口增加,價差越大進口越多,最終把國內的價格拉到進口的稅后價水平。進口稅后價對國內價格具有的這種天花板作用構成了開放條件下國內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最重要的內容。由于進口稅后價取決于兩大要素,一個是國際農產品價格水平,一個是國內關稅水平,因此,就進口國和進口產品而言,這兩個水平決定了國內農產品價格長期趨勢。
二、我國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的作用及面臨的困境
首先,價格支持政策與市場經濟和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并不矛盾。價格支持政策是美歐西方國家普遍使用的政策,其運用有相當長的歷史,目前仍在使用。我國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設計目的是為了在糧價過低時保障種糧收益,避免谷賤傷農。在進口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階段和條件下,這一政策對于確保國內生產、供給和市場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價格支持政策與價差擴大沒有必然聯系,內外價差擴大本質是成本問題。糧食最低保護價和臨時收儲價是根據國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或“生產成本加基本收益”的原則確定的。由農業基礎競爭力和階段性變化決定,我國農業生產成本進入了快速上漲時期,這是推動政策性收儲價格不斷上漲、內外價差不斷擴大的根本動因。國內外價差擴大并成為常態,使得價格政策失去了“低吸高出、吞吐儲備、穩定市場、發揮托底作用”的運作環境,特殊情況下才啟動的措施變成永久性措施,造成了“邊收儲、邊進口”、“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怪象。當然,除成本上漲這一根本因素外,內外價差還受國際市場下行、人民幣升值等波動性因素影響。
第三,收儲價格政策之所以面臨困境,原因在于我國缺乏與內外成本差距相適應的配套關稅政策。日本、韓國、瑞士、歐盟的農業相對于美國等主要出口國,也缺乏基礎競爭力,但其通過高關稅保持了國內高價格,支撐了農業高成本。由于我國承諾的約束關稅水平低,在國內生產成本階段性上漲時,不能相應提高關稅水平,從而提高進口稅后價,導致進口稅后價低于國內成本價、低于政策性收儲價。這不僅使收儲價格政策面臨難以持續的困境,而且給未來中國農業帶來重大挑戰。
三、未來價格政策調整需要注意三大問題
收儲價格政策在現實條件下不可持續。價格政策調整的原則也已明確,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價補統籌,但在具體落實中要注意把握三大問題。
第一,去庫存與保產能、穩產量的協調問題。當前糧棉油糖大宗農產品過剩和庫存積壓嚴重,需要逐步將庫存減少到合理水平,這就意味著當年供給不僅要在現有水平有所減少、不能超過當年消費總量,而且要騰出部分空間用來吸納釋放的庫存。強調保產能是必需的,但產能與產量不能過度、長時間偏離。在當前去庫存壓力下,政策目標應有利于調減生產,退出邊際產能,但長期看,大宗農產品必須立足國內生產保障基本供給。因此價格政策調整必須兼顧好近期和長遠的需要,避免1998年之后糧食持續減產情況再次發生。
第二,價補分離與價補統籌的結合問題。根據開放條件下價格形成規律,市場定價實際上是國內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并軌,國內價格將取決于主要出口國的商業農場的生產成本,實際上意味著降價。這有助于增強國內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競爭力,有助于減少進口動力。但市場定價將使得國內價格低于目前的平均成本,價格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于價補統籌。要明確價補統籌的目標和性質,要選擇好補貼與生產的掛鉤方式,要保證補貼水平與價格損失的匹配。
第三,利用現有糧食購銷主體與培育發展新主體。要統籌考慮保障種糧務農效益、保障產品市場價格競爭力、發揮新老市場主體作用,可在繼續目標價政策試點的同時,探索采取“穩定收購一頭、放開市場主體和銷售一端、價差補貼”的思路改革糧食特別是大米小麥價格政策。
本文根據作者在“清華三農論壇2017”分論壇二“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補貼制度改革”上的發言整理,經本人確認并授權。
作者系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