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寫、能做、能干,難道成了錯?”在社會還停留在普遍認為公務人員待遇好、工作輕松的時候,這些基層年青干部的心聲已經逐漸成為了基層單位的一大心頭病。“大家都以為我的工作是‘一份報紙,一杯茶’,可現實是我一天都不一定能喝的上一口水,經常忙的衛生間都沒時間去。”當下,許多基層公務人員承擔著完全飽和的工作重擔。
基層單位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踐行“服務群眾”的最近節點。但是基層單位現狀是任務多、工作重、人員少,一人一崗、配適發展的情況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基層單位,人才極度匱乏,人才不得不在鄉鎮承擔著更多樣、更多種的訴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要頂上。
“要給青年干部壓擔子,多歷練他們。”但是,人才需要磨練,同樣也需要培育,放置基層崗位其實更需要專業的培訓。培養要有合適的計劃,不能把人才擱在那里看其發揮,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而“廣撒網,多撈魚”在人才培養上就并不實用。另一方面,基層年青干部,任職時限短,工作經驗不夠豐富,但是卻是許多中年干部的支柱,“小李啊,這個你幫我做一下吧。”“幸好你能寫啊,這個材料就交給小李你吧。”不問年青干部手頭工作的多少、重要程度,不關心青年干部對這個材料相關工作是不是了解,只要你能寫就行。這樣委以重任的表象不僅增加了年青干部的擔子,而且對個人工作也不夠負責。
作為基層,不能光喊“人才難留”,更應該找準實際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制定基層年青干部的培養計劃,讓人才真正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中年干部的培訓,增強中年干部的業務能力,提升業務水平。同時,年輕干部更應當擺正心態,脫離了象牙塔,就應該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職業素養、增加“服務群眾”的責任感。
能干,不是錯。發出這樣的心聲究其根本還是處于抱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作者單位:成都市蒲江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