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來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和解決深度貧困問題?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有關問題作出解答。(7月5日新華網)
目前來說,剩下的貧困人口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靠常規的辦法難以解決他們的脫貧問題,一定要采取超常規的方法。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主要負責人曲天軍說,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恰恰是非常有效的超常規方法。電商扶貧,即電子商務扶貧開發,就是將今天互聯網時代日益主流化的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作用于幫扶對象,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改進扶貧開發績效的理念與實踐。2016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與15個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完成了對電商扶貧的頂層設計。針對這些地區和群體,需要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讓他們實現穩定、持久的脫貧。為了給扶貧濟困的愛心和力量提供可信的平臺和參與的渠道,國務院扶貧辦在去年扶貧日開通了中國扶貧網更好地動員社會有能力的人來參與脫貧攻堅。
筆者認為,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信息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為扶貧開發工作帶來新的機遇。電商扶貧,以電子商務為手段,拉動網絡創業和網絡消費,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銷售和發展。隨著互聯網思維在全國城鄉的滲入,我國農村市場上掀起了一場火熱的網上銷售經濟,也為全國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精準扶貧的良策。然而,縱觀我國貧困地區往往存在交通以及通信基礎設施落后、產業基礎薄弱、市場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成本低等一系列不利的因素。因此,作為貧困地區,首先更多應依靠政府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政府應制定各項政策支持當地土特農副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同時要為貧困家庭的農產品找到銷路,打通精準扶貧的最后一公里。其次要吸引具有互聯網意識、懂電商的人回鄉創業,同時促進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培養品牌意識和顧客理念。只有把難啃的‘硬骨頭’拿下,才能解決脫貧攻堅的艱中之艱、難中之難,確保在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脫貧。
(作者單位:四川省農村信用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