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來到南漳縣長坪鎮參加該市人大“聚力脫貧攻堅、五級代表在行動”活動。李樂成強調,襄陽“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要帶著深厚感情貼近群眾,發揮代表優勢服務群眾,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展現代表作為,體現責任擔當。(7月10日 新華網)
“扶貧”與“脫貧”,這是兩個互動性的詞匯,政府“扶貧”,群眾“脫貧”,其間的因果關系凸顯。在這一過程中,有的黨員干部把此項工作當成純粹的“任務”,沒能做到與百姓的“零距離”,所以攻起“堅”來常常處于被動地位,直怪百姓不懂道理。誠然,群眾中也確實有思想僵化的“頑固派”,但絕非主流。其實,群眾的心靈是單純的,之所以有的干部與扶貧干部總是“談不攏”,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感情不到位之故。
當年紅軍隊伍經過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時,當地百姓由于受國民黨先行的反面宣傳,因而在聽說紅軍要來時不惜舉家遷到深山里,就連碾子等工具都搬走了。而我們的紅軍隊伍毫不擾民,不惜用手搓稻殼,哪怕搓掉了皮,搓出了血……總之,他們用最真誠的行動顛覆了國民黨的宣傳,讓當地百姓覺得是自己的隊伍來了。有了這樣的感情,其他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嗎?共產黨的隊伍,正是靠著與百姓的魚水之情,才得以日益壯大,取得革命的節節勝利。
雖然,“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但“脫貧攻堅”仍然是另類的戰場,如果在感情上脫離了群眾,就等于是孤軍奮戰,很難取得完全徹底的勝利。在許多扶貧工作先進人物的報道中,似乎都談到了最初百姓的不理解,后來融入了群眾,讓群眾覺得與他們是一家人了,很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這,就是感情的作用。古人說為了朋友不惜“兩肋插刀”,雖說是江湖義氣不足取,但折射出的何嘗不是感情的功效呢!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最為微妙的,來不得半點虛假。
為此,湖北省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要求五級人大代表帶著深厚感情貼近群眾,發揮代表優勢服務群眾,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展現代表作為,體現責任擔當,可算是抓住了脫貧攻堅中最關鍵的一條“紐帶”。那么,如何走進百姓,做百姓的知心朋友,就成了一項“技術活”。這項“技術活”不是靠巧手弄出來,而是靠為民服務的“初心”做出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徹底擔當起“為民請命”的擔子。這樣,與百姓的感情深了,大家離不開了,脫貧攻堅就會事半功倍。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人民代表也好,黨員干部也罷,只要常把“民間疾苦”掛在心頭,多增加一些感情投入,就能走進百姓,融入百姓,察民情、訪民生、聚民智、暖民心,建立起純潔深厚的感情。大家的心靈相通了,就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人非金石,孰能無情”,讓自己的心與群眾的心一起跳動,“脫貧攻堅”還有何難哉!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