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貧困戶人均純收入2000余元,現在已經升到了4800元,村里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到8270元,我們已經整村脫貧了。”駐村第一書記金昌權掐著手指頭給記者一項一項地計算著農民的收入。誰能想到,僅僅在兩年前,這個位于中朝邊境圖們江邊的小村子,還是一個物質和精神生活極度匱乏、致富能力較差的典型貧困村。(8月4日 光明日報)
自提出精準扶貧思想以來,各級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扶貧工作立足于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不論是灌水式的傳統扶貧,還是造血式的創新發展,脫貧成績斐然。然而幣厚言甘,脫貧成果終將毀于一旦,因此無數如高嶺村這樣的脫貧村在物質生活脫貧的同時,還在積極探索精神生活脫貧。
精神脫貧理念是精準扶貧思想的戰略重點,不論造成貧困有何種直接原因,精神貧困始終是主觀上的首要根源。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時,曾經的貧困村、貧困人員自然而然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曾經囿于貧困困局、只能日日奔波賺錢的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娛樂、去玩耍,而曾經貧困村中的村民娛樂不過聊天和打牌而已,精神生活可見貧瘠。村民們有錢有時間,打牌是“最好”的娛樂,是非是“最好”的談資,不健康的生活風氣彌漫,貧困村雖然經濟脫貧,但精神上的貧困根深蒂固。
因此,精準扶貧其表是在不斷實現收入指數提升,確保社會經濟水平提高,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進一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其本更應該是持續開展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發揮地方特色,發展全民健身。唯有表里如一,一起脫貧,精準扶貧才能真正走通“最后一公里”。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