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6年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情況:去年全國共有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其中江西省井岡山市、河南蘭考縣今年2月率先退出,近期又有9個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順利退出。(人民日報 11月5日)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益無窮?!薄笆谌艘贼~,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焙唵味?,不僅給人魚吃,更要告訴人家如何捕魚。貧困縣,顧名思義是指那些縣域經濟欠發達,居民收入較低,整體競爭力較弱的縣。通報稱,2016年全國共有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其中江西省井岡山市、河南蘭考縣今年2月率先退出,近期又有9個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順利退出。誠然,通過精準幫扶到位,抓產業,促就業,長短結合穩增收;織密一張大網,大病不犯愁,基本保障底線更牢;通過嚴格評估,盲區死角全覆蓋,沒有投機空間等方式摘掉“貧困帽”,值得一贊,但還需用好“漁”之功,走好每一段致富路。
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以報道中的南部縣為例,脫貧攻堅需要產業帶動,可是規?;a業往往周期長,怎么解決短期效益?搞好“四小工程”,即小養殖、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八男 笔情L效產業的重要補充,大多數可以當年見效,長短結合才能穩定增收。那么,當“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當充分做好脫貧的“加法”,讓貧困戶與優勢市場主體、金融和保險機構聯結起來,也就存儲了謀生的本錢。在一定程度上講,摘掉“貧困帽”,需“他扶”,更須“自扶”。
心病還得心藥醫,解鈴還需系鈴人。說到底,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才是脫貧的真正意義,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才讓底線更牢靠。無疑,筑牢基本保障這個底線,除了穩定收入,還必須織密“六有”的保障網即: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住房保障、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既解一時之饑,也為夯實長久之饑奠定基礎。但話又說回來,脫貧攻堅要見真實效、出真政績,歸為一點,要靠尊重科學規律、真抓實干來實現。更得瞄準貧困人口分類施策,充分發揮扶貧對象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增強他們的內生發展能力,方能鞏固增收能力,讓“脫貧帽”摘得更穩定更有質量。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整體脫貧才是底線。事實上,貧困地區缺乏相應的資源,自主脫貧較難,資金和政策的扶持,是摘掉“貧困帽”重要“助推器”,但并非一勞永逸。所以,摘掉“貧困帽”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人知識,不如教人學會得到知識的方法;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梢韵胍?,堅持扶持對象不變、幫扶力量不變、幫扶政策不變、幫扶措施不變、幫扶責任不變,保證脫貧戶穩定脫貧不反彈;堅持壯大增收產業、促進培訓就業,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筑牢基本保障,持續改善生產條件、優化生活環境;再輔以考核機制掛鉤,定能充分探索挖掘當地發展潛能,尋求發展機遇與突破。
心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大。摘掉“貧困帽”值得可喜可賀。筆者以為,只要我們所有的地方領導干部和困難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朝著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在謀發展上下工夫,都有一顆力爭脫貧的“致富心”,定能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啃下貧窮這一硬骨頭。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